1992年的莱州湾海蜇继1991年丰收后,又获得了好收成。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产鲜海蜇120多万吨,比1991年的31.5万吨增加了3倍多。客观地认真分析1992年海蜇丰产丰收的原因,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找准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好对策,对指导我们今后的资源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保证海蜇丰收的做法
据省渔政、莱州、寿光水产部门及部分科研单位对莱州湾海蜇资源的多次调查和莱州湾沿岸渔民的反映,1992年的海蜇资源与1991年同期相比数量少,预计海蜇资源量仅有1991年的2/3,且因雨水少等原因,个体也小得多。若以1991年总产31.5万吨推算,1992年应产海蜇21万吨,而1992年实际产量却达到120万吨,比预计产量翻了近6番。总结1992年海蜇管理和生产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准备充分
1991年莱州湾海蜇的突发,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在吸取1991年经验的基础上,省政府和沿海各级政府以及省、市、县水产主管部门对1992年海蜇的生产和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并做了认真充分的准备。省水产局先后颁布下发了有关规定、通知、电报,沿海各级政府和水产主管部门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海蜇的管理、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等问题,并做了周密部署和具体安排。省渔政机构成立了秋汛资源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力量,加强对莱州湾海蜇资源的管理。半岛沿岸市、县也成立了相应临时机构,加强海蜇管理,如莱州市由副市长挂帅,组织渔政、生产、公安、税务、盐业、工商等单位参加,对海蜇的产、供、销进行统筹安排。生产、管理期间,省水产局以及地(市)、县政府的领导都亲临管理第一线,召开现场会,了解情况,做具体指示。这些都为夺取海蜇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调查研究,合理安排投产船数
六七月份,省渔政机构先后几次组织有关专家、科研人员和渔政船对莱州湾海蜇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并多次召开渔民座谈会了解情况,还派专人赴辽宁、河北、天津等省(市)了解辽东湾海蜇资源和管理情况及当地渔民对莱州湾资源的反映。在此基础上,征求了广大渔民和生产、收购、加工单位意见后,在辽宁海蜇生产放开,河北海蜇开捕期提前到8月5日的情况下,确定山东省海蜇生产的开捕时间仍维持在8月10日,并本着“重点安排(莱州)湾内,统筹安排湾外,适当照顾省外”的原则,扩大了投产船数,合理安排了生产船只,共安排省内渔船8 500条,外省渔船700多条,总计比1991年增加了3 000多条。这一决策对缓解各方面矛盾,充分合理利用海蜇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管理与生产结果看,也是正确、合理的。
(三)强化海陆管理,严格维护开捕期
1992年海蜇分布面广,投产船数多,生产时间长,增加了海陆管理的难度。为此,省渔政处成立了海蜇、增殖对虾统管的秋汛资源管理委员会和两个中心指挥组,调动了30多条渔政船,近700多名渔政检查员和渔政船员云集莱州湾和半岛海域,加强港口和海域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坚持宣传教育与行政处罚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兼顾海上治安秩序的整顿,并严格实行海蜇捕捞许可证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开捕期,保护了广大渔民的合法权益。
(四)服务生产,服务渔民
山东省渔政本着“服务”的宗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挥渔政船的综合功能,将搜集到的渔情渔汛、渔获价格、天气预报等信息及时传递给渔民和生产单位,并昼夜值班,防患于未然,担负着海上抢险救生的任务,使1992年长达40多天的海蜇生产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恶性事故,做到安全、生产双丰收。
二、海蜇大丰收的启示
(一)实施两项关键措施
上述四个方面的做法为海蜇的丰收奠定了有力基础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1992年的海蜇在资源量调查比1991年少、个体也小的情况下,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大丰收,而且中心渔场稳定,资源持续时间长呢?冷静思考一下,不难看出,1992年有两点做法与1991年明显不同。一是省水产局以鲁渔管函字(92)第18号文明确规定的“禁止在莱州湾渔场及渤海其他海域加工海蜇,倾倒加工海蜇产生的有害污水及其他有害残余物质”;二是加强了对拖网从事海蜇生产船只的管理,避免了拖网生产现象的出现。这两项措施,1991年虽然也提出过,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很好地落实和严格执行,而1992年这两项措施都得以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实施这两项措施的重要意义。
(二)两项措施的效果
1.保护了环境、沿岸养殖和资源。海上禁止加工海蜇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海洋环境,减少对海洋和海洋渔业的污染损害。莱州湾乃至渤海是半封闭的海湾,其水质交换周期长。如果总产量120万吨的海蜇有半数在海上加工的话,按12%的平均出成率计算,倾倒的污水和有毒物质可达52万多吨,大量的有毒污水、污物对渤海特别是莱州湾水质的污染是可想而知的。另外,随着建设“海上山东”步伐的加快,莱州湾沿岸浅海水域已成为养殖生产的重要基地。如果承前所述,有52万多吨的污物倾入渤海的话,会对沿岸增养殖业造成巨大危害,且加之大量地拖网生产,对本来正呈严重衰退趋势的鱼类、贝类等渔业资源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而,由于禁止拖网生产,尤其是海上禁止加工海蜇,有力地保护了环境和渔业资源,促进了增养殖业的发展。
2.延长了海蜇资源的持续时间。鲜活海蜇一旦遇到加工海蜇所产生的带有大量盐、矾的有毒污水和残余物质,就会大批死亡或易地逃避,造成中心渔场转移。据莱州市的渔民反映,往年海蜇旺汛期,由于捕捞船搞海上加工,导致水域污染,中心渔场一般保持2~3天,资源变化快而不稳。有的渔场只能维持一天,第二天海蜇便转移到新的海域。1991年尽管海蜇密度大,分布面广,但海蜇生产持续高潮仅10天左右。1992年禁止海上加工,避免了倾倒污水和有毒物质,就确保了海蜇资源在不受人为危害情况下自然生长和不断增殖,使中心渔场始终保持在芙蓉岛附近,旺汛持续到9月中旬,生产高潮长达一个多月,从而保证了海蜇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同时,禁止拖网避免了不论海蜇大小一起捕和破坏幼蜇的现象,使海蜇得以有选择地捕捞,形成资源量边减少边通过自然生产增殖而得到补充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禁止海上加工海蜇和拖网生产已成为一条重要有效的增产措施。
3.保证了海蜇加工质量。莱州湾海蜇资源的中心渔场离岸边较近,渔获运输方便,在陆地加工的鲜度可以保证。在海上加工,囿于场地、盐、矾等必需物资及技术人员等因素,加工匆促,一般是一次性腌制加工,蜇皮质量低下,基本上不符合出口标准,而在陆地却可以从容地进行多次性精深加工,且有可靠稳定的后勤保障,从而保证了海蜇的加工质量,有相当一部分海蜇成品符合出口标准。
综上所述,严禁海上加工海蜇和拖网生产,本来旨在保护环境和渔业资源,促进增养殖生产的发展,但具体实施后,却一举多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达到了预想效果,而且大大促进了海蜇的丰产丰收。
三、今后海蜇生产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1.认真搞好包括海蜇在内的各种地方性大宗资源的汛前调查、研究、分析,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科学决定开捕期、投产船数、禁用网具等一系列大的举措,及早准备,全面发动,保证广大渔民的合法权益和最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取得。
2.加强对海蜇等地方资源统一的渔政管理,加强对乡镇渔政机构和其他地方基层渔政的清理、整顿,加速渔政的正规化建设步伐,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统一思想,统一力量,切切实实把海蜇等资源管好、用好。
3.加快增殖步伐,有效地补充资源数量。据莱州市水产部门称,莱州近岸优良品种白绵海蜇明显增多的直接原因是该市1992年放流增殖500万头白绵海蜇幼体。山东省宜吸收对虾增殖放流经验,在山东沿海浅海水域适宜海蜇生长的地方大力发展海蜇增殖事业,多方面补充物种数量,以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增殖海蜇不但可增加产量和渔业收入,而且可以净化莱州湾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减少赤潮和环境污染灾害。
4.为保证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宜将“禁止海上加工海蜇”的规定在充分论证后补充进《山东省海洋专项渔业资源品种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实施〈渔业法〉办法》及其他有关法规,以保证其时效性、稳定性和约束力量,使之在海蜇生产、管理过程中长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渔业增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对陆地加工海蜇的管理。应由各级政府出面纠正多头收费的混乱现象,将陆地加工海蜇纳入许可制度,宜由渔政、生产、土地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发许可证,合理安排加工场地,并适当照顾湾外渔民的陆地加工场地,妥善处理海蜇加工后的污水、污物,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6.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是保证渔民遵纪守法的基础工作,它是渔业执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加大措施,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切实及时地对有关政策、法规进行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以达到“以法治渔、以法兴渔”的目的。
199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