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海洋生物灾害事件,加强海洋基础研究

反思海洋生物灾害事件,加强海洋基础研究

来源:山东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0:14 
山东新闻网青岛2009年11月28日讯(通讯员 张利江)通过调查了解,驻青山东省政协委员孙世春认为,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省委、省政府早在1991年就提出了“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的跨世纪战略,省政府2006年发布的《山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2007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4618亿元,占全省GDP的17.8%,海洋产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但是,在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最近二、三十年来,海洋生物灾害事件的发生日趋频繁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滨海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2008年春夏季,一种名为浒苔的绿色海藻在青岛等沿海大量出现,这次浒苔灾害不仅严重干扰了奥帆赛的筹备工作,引起了人们对近海环境状况的广泛关注。为清理浒苔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清理上岸的浒苔即达百万吨以上。浒苔灾害虽然是一个突发事件,但回顾过去,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事件已多次发生。1988年开始,一种能够掠食海带苗的水虱在我省的海带养殖海区大量出现,给山东省的海带养殖带来了严重危害。1993年,对虾白斑病从南方蔓延到我省,对虾瘟疫的突然流行几乎摧毁了全国的中国明对虾养殖业。1997年开始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另一个主打品种—栉孔扇贝重蹈覆辙,出现大规模死亡,两年内给山东省扇贝养殖造成40亿元的损失。2006~2007年青岛沿海爆发了严重的海星潮(最高密度达300个/m2),对当地的贝类养殖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另一个例子是人们较为熟悉的赤潮,也是由海洋浮游生物异常增值或聚集所引起的,20世纪60年代以前,渤海共记录3次赤潮;现在每年发生的赤潮次数都大大超过这一数字(如2006年11次,2007年7次)。
这些海洋生物灾害的发生是复杂的,一般认为与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关,但对其爆发的原因和发展规律尚未彻底查清。由于多年来,政府科技投入倾斜于能够尽快见到效益的应用项目,基础研究投入相对较少,有限的经费多投入到重点项目(重点的选择标准主要还是依据过去经验判断应用前景如何)。由于应用前景欠明朗,在生物灾害出现之前,有关水虱、海星、浒苔的研究项目一般是难以得到立项的。由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前期的研究积累不够,缺乏对发生此类灾害预测能力,难以制定针对性强的应对预案。当灾害发生时往往仓促应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经费。类似于海星、浒苔这样的灾害一定还会再次出现,但下一次是哪种生物、在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出现很难预测。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全方位积累相关知识,或许有助于我们做好准备,在灾害来临时才能争取主动,迅速掌握灾情发展趋势,及时、科学地做出反应。
因此,孙世春委员建议:一要大力倡导基础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坚持基础研究,并大幅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在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例(除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外,应用研究应该以企业为主导)。二是在基础研究中要做到百花齐放,目前的情况是对已经暴露出问题的研究(如浒苔)容易得到重视,而对还没出现问题领域的研究往往得不到重视,这不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主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