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改革开放渔业经济成就辉煌
20年改革开放渔业经济成就辉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水产系统的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扬艰苦创业的闯海人精神,战天斗海,历经风风雨雨20载,水产战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年前,山东水产业只占大农业的3%左右,而如今,水产业在大农业中已是五分天下有其一,成为全省重要的支柱产业。20年间,全省水产品总量从全国第三,跃居第一。1997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610万吨,比1978年翻了三番多。全省有2个市地、16个县市区渔业产值超过了种植业。昔日贫穷落后的荒岛滩涂,如今成为富庶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渔村。1997年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5 138元,超出农民人均纯收入2 846元。
一、基本经验
回首20年山东水产业走过的历程,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从根本上说,山东水产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得益于百万渔民渔工的苦干实干。
1.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发展水产业当作振兴山东经济的战略举措来抓。山东省海岸绵长、海域辽阔,内陆水域纵横众多,拥有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科技、区位三大优势。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受“左”的思想影响,认识不到这一优势,甚至认为水产业是“老五、老五,可有可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山东人民实事求是,客观分析省情、发展优势,对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资源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断升华,逐步把它当成牵动全局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中央领导对山东水产业非常关心,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山东渔区、海岛,并作了重要指示,每次都对山东水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都十分重视水产工作。20世纪80年代,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渔业生产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和突破口,提出要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水面的开发利用。9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顺应世界“蓝色革命”浪潮,在总结开发海岛滩涂、耕海牧渔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战略,作为振兴山东经济的跨世纪蓝图。1997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胶东考察工作时对“海上山东”建设作了重要指示:建设“海上山东”这一宏伟的跨世纪工程,是21世纪山东最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山东人民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是解决东西部大批劳力就业的好途径,是富裕山东的大举措。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3次海岛会议、10次湖区开发会议、5次全省水产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发水域发展水产事业的决定》、《山东省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浅海滩涂暂行规定》等鼓励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各地也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的地区发展战略。不少地方出台了加快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把水产工作摆上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并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崭新阶段。
2.坚持改革开放,渔业经济焕发生机。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伴随着经济的放开搞活,特别是伴随着省委、省政府“海上山东”建设跨世纪战略的提出,山东渔业生产力得到从来未有的大解放,渔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渔业经济驶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提出对水产业实行“两放开”,即放开水产经营体制,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成分经营;放开水产品价格,随行就市。这两大改革措施的实施,刺激了水产业的发展。70年代凭票买鱼、有行无市,现在沿海、内陆城乡居民“食有鱼”,城乡市场虾腾鱼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渔区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地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实行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发展到今天的以股份制为主体、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多种体制形式。目前全省纯收益过千万元、产值过亿元的渔业公司已发展到60多家,这些渔业公司充满活力,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20年来。全省水产业敞开家门,冲出国门,走上了与国际接轨之路。20年前,山东水产业只有几家国营公司可以对外出口,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山东渔业“三资”企业自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并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引资。目前全省水产“三资”企业已达600多家,合同利用外资3.5亿美元。水产进出口贸易生机勃勃,开通了直航韩国、日本、香港及东南亚等地的海鲜运输航线,全省鲜活水产品运销船达240多艘,直销国际市场,与当地商家直接交易,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经济效益。1997年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8亿美元,占大农业出口创汇的37.2%,占全省出口创汇的6.2%。
3.坚持走产业化之路,渔业生产大踏步跨越。根据资源和市场变化情况,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奠定了水产产业化的基础。70年代末,由于长期酷渔滥捕,造成近海和内陆渔业资源衰退。20年来,山东省从实际出发,控制近海捕捞,大力发展海淡水增养殖。1995年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使山东渔业由“猎捕型”转向了“农牧型”,实现了以养殖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先后经历了四个特色明显的发展阶段,被称为四次发展浪潮。即以海带养殖为主的阶段,被称为“海中捞铜”;以扇贝养殖为主的阶段,被称为“海中捞银”;以鲍鱼等海珍品养殖为主的阶段,被称为“海中捞金”;以海洋药物、海洋保健食品为主的生物工程的兴起和发展,被称为“钻石工程”阶段。每一次生产浪潮的兴起都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给渔民群众带来一次胜过一次的实惠。沿海渔民由此踏上富裕小康之路,广大渔区从此旧貌换新颜。如扇贝,古称“海产八珍”之一,70年代末全省靠采捕野生扇贝,年产量只有几百吨。从80年代开始,扇贝主产区的党委、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和渔民经过艰苦探索,先后突破了人工采苗、育苗和养成技术,并迅速在胶东沿海地区推广,继而向省外辐射,成为造福沿海人民的一大产业。全省扇贝养殖累计产量440多万吨,收入202多亿元(1990年不变价)。浅海养殖区域突破传统的养殖禁区,从-15米推进到-50米以下的深水大流地区。内陆渔区池塘养鱼、湖泊、水库网箱、网围、网栏养鱼面积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模式逐步推开,沿黄地区“上粮下渔”综合开发异军突起,目前已开发荒碱洼地200多万亩。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围绕渔业主导产业进行系列化服务,完善了水产产业化的链条。围绕捕捞业的发展,重点抓了渔港码头、渔船修造、加工冷藏、信息传递、海上救助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围绕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重点抓了育苗、饲料、病害防治、冷藏加工、塑料网绳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了水产资源的开发。目前全省已建成海淡水育苗场600多处,渔用饲料厂300个(点),水产冷库810座,水产加工厂1 500家,渔船修造厂89处,渔港码头204处。努力搞好水产市场开发与建设,促进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各类水产批发市场达50多处,山东水产品广泛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38个国家和地区,山东水产品特别是海珍品品质优异,享誉海内外。
4.坚持科教兴渔,推动了全省水产生产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20年水产业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水产科技进步史。每一次生产高潮的兴起都与水产科技的突破分不开。目前全省渔业生产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自1978年以来,全省鲍鱼育苗、海水鱼类育苗、淡水集约化养殖等118项水产科研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114项,有20余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充分发挥青岛海洋大学在海洋科技人才培养和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骨干作用的同时,组建了烟台大学水产学院,建立了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结合的多层次水产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5 000余名。目前,全省水产系统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万余名,为山东的水产科技进步做出了显著贡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渔业丰收计划和渔业科技包县活动。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狠抓科技成果的转化,组织水产科技下乡、上船、出海,提高了渔业的科技含量,推进了生产的不断优化升级。紧紧围绕高效渔业,以名、优、特品种增养殖为重点,组织力量协同攻关,解决了扇贝等大宗贝类的增养殖技术难题,探索出鲍鱼、海参等海珍品工厂化育苗和多种养殖模式,研制出一批新网具,引进了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南美白对虾、美国红鱼、大鲮鲆等养殖新品种。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渔业技术推广和养殖病害防治网络。加强了对水域环境监测预报和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水产品保活、保鲜、精深加工技术不断更新完善,鲜活水产品、水产方便食品正在成为销售的主体。以海洋生物工程为标志,山东水产业正在向着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领域迈进。广大渔民群众的科技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如扇贝半人工采苗、海带绑小漂、火箭打橛机等都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坚持以法兴渔,为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年前,山东水产业基本处于生产指挥型,靠行政命令指导生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根据水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了地方渔业法规建设。先后颁布了《山东省实施〈渔业法〉办法》、《山东省内陆渔业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山东省浅海滩涂养殖管理规定》等十几项行政规章,基本形成了以《渔业法》为轴心的渔业法规体系,为依法兴渔奠定了法规基础。建立健全各级渔业执法监督管理机构,并在重点渔业水域和乡镇、库区建立渔业执法派出机构。到目前,山东拥有渔业执法人员3 600多名,群管人员3 000多名,形成了以专业队伍为骨干、群管队伍为基础的省、市、县、乡(镇)四级渔业执法管理网络和一支比较正规的渔业执法队伍。坚持以法治海,实行了禁渔区、休渔期制度,严格渔船建造、生产的许可制度。在渔场管理上,坚持海陆结合,“堵”、“疏”结合,统分结合,强化了渔场管理,较好地维护了生产秩序。本着对渔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建立了以渔政船为主的抢险救生船队,全省共组织1 000余艘次渔政船参加海上抢险救生,1978年以来全省共救助遇险渔工渔民6 701人,救助遇险渔船2 104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96亿元。全省渔政队伍努力搞好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在系统内开展了《依法行政承诺制》和与渔民“心连心”活动,受到普遍好评。
二、发展对策
20年来山东水产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在前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挑战。“重陆轻海”观念依然存在,海洋国土意识还不够强;海洋环境局部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传统经济鱼类资源衰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山东省传统捕捞业面临挑战;渔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够高,水产养殖品种更新换代不够快,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处在世纪之交的山东水产业,今后要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0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方针,弘扬“以苦为荣,以干为本,同舟共济,开拓前进”的闯海人精神,努力实现新突破。在“海上山东”建设中,水产业要继续充当主力军和先锋队,推进“海上山东”这一跨世纪战略不断取得新进展。计划到2000年全省水产业增加值达600亿元(现价),到2010年达2 620亿元,分别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7.5%和13%。
1.加大推进建设“海上山东”战略力度。要加强和完善海洋综合管理工作机构,加强对“海上山东”建设的领导,省及沿海成立“海上山东”建设领导小组,沿海各级政府配备专管海洋工作的行政官员。切实搞好规划,研究好投入机制,推进海洋产业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大力调整海洋产业结构,稳定发展海洋第一产业,开拓提高海洋第二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第三产业。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强化海洋意识,树立“大海洋”观念,以确保“海上山东”建设这一跨世纪战略的顺利实施。
2.加大推进渔业产业化力度。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在渔业结构调整上有新突破。倡导发展特色生产,避免养殖业的一哄而上和品种单一,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走生态渔业之路,推进海洋与水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引导渔业生产由膨胀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二是搞好渔业社会化服务,在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突破。抓好苗种、饲料、病害防治、渔港码头、渔船修造、冷藏加工、塑料网绳、信息传递、海上救助等服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宏观调控,对水产育苗、鱼粉、饲料生产,逐步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实行渔港码头等渔业基础设施的产权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资金,用于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三是狠抓水产品加工流通,在提高效益上有新突破。大力开发水产品的保活、保鲜和精深加工技术。积极开发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以及其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相关产品。加强水产批发市场建设,广辟水产品流通渠道,实现水产品的均衡上市。四是大力发展渔业外向型经济,在拓展跨国经营上有新突破。合理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发展“两头在外”的生产项目。调整远洋渔业布局,支持渔业龙头企业,开辟新的远洋渔场。五是抓大放小,在深化水产企业体制改革上有新突破。积极推进企业改制、改组,上市、上柜。鼓励兼并、联合,搞好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膨胀。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培植起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骨干企业。同时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渔业小企业的步伐。
3.加大推进科教兴海(渔)力度。根据海洋与水产业的特点,推行科技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推行科研项目招标,实行科研成果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研人员的利益挂钩。建立稳固基地,加快发展,壮大自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稳定科技队伍,多渠道、多形式增加科技经费。继续推进产、学、研三结合,在养殖病害防治、水产品精深加工、饲料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推广上有所突破。抓好水产种子工程建设,搞好水产种苗的引进培育和提纯复壮。要充分利用现有育苗设施,积极探索海水育苗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促使名优高效品种增养殖取得突破性进展。健全海洋与水产防灾减灾体系,强化服务,为渔民造福。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渔民的教育培训,组织科技下乡、科技上船出海,全面提高渔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
4.加大推进海洋与水产法制化管理力度。全面加强海洋与水产法制建设,做到开发有章,管理有据,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海洋与水产开发管理走上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用足、用好国家、省已出台的有关海洋与水产业的政策法规,强化海洋与水产法规的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搞好调查研究,借鉴外省经验,提出立法依据,加快新法规的调研、立项和出台工作。强化法规、渔政、海监、船检、港监等执法机构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倾斜,强化管理手段,建立健全渔政海监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搞好行业执法“大合唱”,切实抓好海洋与水产资源、环境的管理保护,维护山东海洋与水产权益。加强海洋监察力度,重点搞好近岸海域环境监察、监测管理,对有关海洋污染事故认真进行查处。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处理好管理与生产的关系,既要严格执法,又要文明服务,为海洋与水产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水产业已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有党的十五大确立的跨世纪宏伟目标,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省海洋与水产系统干部群众的上下共同努力及百万渔民、渔工的艰苦奋斗.山东海洋与水产业定会再创辉煌。
1998年9月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