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大解放 资源大整合 空间大突破 实现威海新跨越

思想大解放 资源大整合 空间大突破 实现威海新跨越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2:17 

近年来,威海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很大进展,我很受鼓舞,也感到非常高兴。近几年来,我在潜心海洋经济、海洋发展战略研究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沿海地区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思考和调查研究,我提出了《整合山东优势资源,翘起黄河流域的龙头——关于建设国家战略层面的山东半岛现代经济试验区的思考》。这篇文章在引起省委、省政府最高决策层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威海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勇立潮头,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谈几点体会和认识,同大家一起探讨。

  一、以思想大解放、资源大整合、空间大突破来促进威海新一轮经济社会大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七大提出把“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作为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体制上的每一个重大创新,在政策上的每一个重大调整,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成果。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做到思想上永不僵化、永不自满,发展上永不懈怠、永不停滞,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前进;才能面向实际,实现科学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掀起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以此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广东省委发动的解放思想大讨论,一口气列出了“八个必须,八个解放出来”,要求用“杀出一条血路”的气魄、“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为推动江苏沿海地区大开发,提升全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开展了“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开发战略研究”,将沿海地区设为国家重点开发区。通过构造“三极一带多点”,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市区为增长极,依托沿海高速公路、铁路和长江航道,打造南融长三角、北承渤海湾、西联中西部、东出东北亚的国家发展重要战略区。

我个人认为威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应重点放在思想大解放、资源大整合、空间大突破上。

()思想大解放

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现。从长三角、珠三角崛起,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提出,再到滨海新区、中部崛起、北部湾开发等战略决策的实施,“十一五”期间,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格局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山东目前处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南北夹击”之中,国内外五百强大企业、大财团从“孔雀东南飞”到“孔雀南下北上”,战略性经济高地在山东南北两个方位迅猛崛起,特别是在环渤海地区,已规划和正在建设的天津滨海新区、辽宁的五点一线、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等进入国家战略将会进一步提高环渤海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新形势对山东今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威海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高起点战略定位,积极争取省和国家重大政策支持,成为威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必须面对的重大决策选择。

站在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抢占区域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角度看,威海市如何在已经奠定的良好的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和优势资源整合提升力度,在全球经济、东北亚区域经济、面向日韩、面向黄渤海的方位经济中找到自身的新坐标,实现历史性新跨越,成为威海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如东北亚战略地位提升,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的威海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坐标?威海与日韩地缘优势突出,面对中韩经济升温、中日经济趋暖,在发展日韩经济大气候下,如何凸现自己的区位优势?面对沿海地区产业集聚能力升级,威海如何坚持陆海统筹,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和率先实现工业现代化?威海最大的发展潜力、空间和优势在海洋,如何走海洋强市之路,做好发展海洋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

面对上述新形势、新挑战,我建议: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统筹谋划,高点定位,超前决策,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

()资源大整合

推进产业及资源整合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从国内来看,为增强在综合经济实力竞争中的主动性,沿海各省掀起了一股资源整合的浪潮。200511月浙江省突破行政界线,正式批准“宁波舟山港”名称并正式对外宣称,此后将不再使用“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宁波市港口局和舟山市港务局不再是两个城市的港口行政管理责任主体,成立“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履行对新的港口行政管理责任,标志着对宁波、舟山两个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重大突破。宁波、舟山两地党委、政府在港口“合则双赢、分则两误”和“共同推进、做大做强”上形成了共识,合并后的两港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以来,其现实效益日益凸现,港口生产快速增长,岸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码头结构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大增强了港口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在宁波舟山港的带动下,其他沿海港口也加快发展,浙江省开始向建设港航强省迈进。辽宁省港口资源整合也迈出新步伐,营口、盘锦两港整合,共同开发建设盘锦新港区,并充分利用好营口港资源优势,扩大盘锦老港区的吞吐量,实现港口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了两港的共同发展。近年来,我省探索海洋产业资源整合,初见成效。如日照港已与岚山港务集团资产重组,成立了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市将烟台地方港、蓬莱新港、龙口港务集团划归烟台港集团公司统一管理;青岛港集团与威海港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威海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又与日照港集团共同出资设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联手经营日照港集装箱码头。通过资源整合,港口核心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升了山东港口的整体竞争力。但是我省海洋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同行业之间相互竞争仍然比较严重,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形不成集团化、规模化的竞争力。亟待进一步加大海洋资源整合的力度。

威海作为我省的重要沿海开放城市,多年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跃升,各项发展指标都在我省保持领先地位,城市综合竞争力由全国第42位提升到第27位,所辖三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在省内威海的发展较快,但与国内同等类型的城市相比,又是怎样的一个位次呢?请看下表:


地区名称

人口(万人)

GDP(亿)

地方财政(亿元)

人均财政(万元/)

山东

9 366

25 887

1 674

0.178 7

江苏

7 624

25 560

2 236

0.293 2

浙江

5 060

18 638

1 649

0.325 8

广东

9 449

30 673

2 785

0.294 7


地区名称

面积(平方

千米)

人口

(万人)

GDP(亿)

地方财政

(亿元)

人均GDP

(万元/)

人均财政

(万元/)

威海

5 698

252

1 584

82

6.286

0.325 3

厦门

1 565

233

1 375

186.5

5.901

0.800

江阴

987.5

120

1 190

190

9.17

1.583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省内比较,同威海纵向的发展比较,威海的位次比较靠前,如果全省达到威海水平,我省的地方财政收入可达到江苏水平。但放在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格局中考量,威海与先进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威海的人均财政收入仅是江阴的1/5,这说明威海的优势资源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前,威海和全省一样,面临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五大压力:一是生态环境超载,面临环境资源制约的压力。二是海岸工程重复建设,面临资源整合的压力。三是岸线资源粗放利用,面临保护自然岸线的压力。四是区域产业布局受行政区划制约,面临适时调整发展布局的压力。五是科学发展需要大批量复合型人才,面临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压力。

从目前看,山东沿海地区,也包括威海在内都到了资源大整合的阶段,在此仅以造船和港口为例,山东有规模以上船厂31家,但全省产能分别只有大连造船、沪东中华造船产能的一半左右;威海有大小港口16个,但总吞吐量也只有日照港(1.3亿吨)1/6。要解决上述问题,唯一的出路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整合资源。只有整合优势资源才能做大做强,才能事半功倍出高效,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我在建设国家层面的半岛现代经济区的构想中,从市场经济出发,提出山东区域整合,把山东半岛整合为“一个中心、五大板块”的区域经济概念。一个中心,即以山东半岛港口群、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作为东北亚区域和黄河流域的立体交通中心;五大区域板块,即以青岛、日照组团的欧亚桥头堡经济圈;烟台、威海组团的日韩经济圈;潍坊、东营、滨州组团的黄河三角洲经济圈;以济南、淄博、泰安、德州、聊城、莱芜组团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以济宁、临沂、菏泽、枣庄组团的鲁南经济圈。

威海市在实现陆海统筹,加速区域板块融合贯通,大幅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现代工业化水平应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为此,我提以下六点建议:

首先,坚持陆海统筹,横向联合,错位发展。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积极推进机制和体制创新。强化区域经济协作,打破行政区划框框,按市场配置资源,东西结合,横向联动,优势互补,实行产业战略重组,跨区域强强联合。二是发挥威海经济基础好,有空港、高速公路、海港、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整合区域资源,加大与周边地区的区域协作、加大区港联动、产业协作的力度,营造最佳投资环境。三是全面提高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园区水平。围绕培植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引进国内外战略伙伴,突破专项投资大项目。四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港口优势,通过整合提升,加速港口产业集群和现代工业升级,在实现产业区域化、规模化、板块化、集团化的基础上,在山东乃至全国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工业现代化。五是积极推进资源区域化整合发展。引导国内外生产力向港口集聚,建立威海现代制造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高效创汇渔业基地、国际旅游度假基地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板块。六是整合港口资源,加速面对东北亚、面对日韩的航运物流体系建设,为产业转移对接和物流业大发展提供快速通道。

()空间大突破

从空间上怎样看威海,怎样定位,我想最简单的办法是以威海为轴心,向外划圆,一目了然地看清了威海所处的空间方位,即威海处在东北亚区域的核心方位。威海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一面向陆,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威海区位优势非常优越,威海处在中国环黄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位置,也是中日韩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是山东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也是中国进入韩国、日本的最便捷通道;威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全市6处商港,威海机场及周边烟台、青岛机场、青威高速、烟威高速、桃威铁路共同构成了威海市海陆空相结合的便捷立体交通网络;威海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目前全市设有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威海工业园等6个省级开发区;威海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23位,综合竞争力列第31位;威海海陆发展空间广阔,东西最大横距1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1千米,陆域面积5 436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85.9千米,约占全省海岸线的1/3,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沿海城市之一;威海还是一座美丽的生态化、国际化海滨城市,拥有刘公岛、成山头、天鹅湖、银滩、大乳山等30多处名胜古迹,是著名的避暑、旅游、疗养胜地,是联合国授予的“人居范例城市”。市区平均每100个威海人就有一个外国人邻居。对外经济、文化领域合作交流频繁,与英、日、韩、美等国家的8个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

从世界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威海在空间定位和突破上具有更大优势。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球掀起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难有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国家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成为主要目的国之一。目前,已落户我省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的日韩造船项目有5亿美元的三星重工造船项目、2.6亿美元的莱佛士造船项目、1.95亿美元的马斯特重工造船项目、1亿美元的大宇造船项目。在日韩海洋装备制造业转移的推动下,近两年我省海洋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省内船厂接获的订单达600多亿元,到2012年以前,各大船厂订单爆满。在世界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中,我国经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依赖海洋。海洋对我国越来越重要的根本动因在于我国参与全球程度不断加深,所选择的全球化条件下的工业化模式和作为一个新兴大国的日益提高的地位。我们国家抓住了全球化的机制,利用世界产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选择了吸收外资、发展沿海加工贸易,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的战略,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就。今天,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已经初步确立,是世界为数不多的从经济全球化受益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已超过60%,大大高于世界主要大国的水平。外商投资企业占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的比例已经超过25%,外资企业就业职工达到2 400万人,连同相关就业人口,全国大约有1亿人的就业依赖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对中国越来越重要,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和出口国之一。在亚洲区域内贸易中,中国已占20%的份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中国占5%以上的份额。我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达到50%,有机构预测,201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将超过日本和欧洲之和,占世界贸易量的50%以上。对世界市场和资源依赖程度的加大,意味着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承接世界海洋装备制造业、滨海重化工业、海洋服务业、海洋高技术产业的转移,提升海洋产业结构层次,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从传统观点看,威海发展受限于威海港缺少腹地,但是威海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经济优势、环境优势、海陆空间优势,决定了威海应突破传统空间定位,定位为面向东北亚、面向日韩、面向环渤海经济圈的现代制造业承接基地,国际加工贸易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东北亚国际滨海旅游的港口城市。重点建设全球一流的造船、电子、化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全球一流的加工装配基地、出口基地,建设全球一流的中日韩商品集散基地、物流中转基地、自由贸易区;建设全球一流的滨海旅游城市。空间定位大突破,会带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威海要注意宣传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才会引起省委、省政府乃至国家的重视,才能在规划的大盘子中突出威海。

二、关于在威海建设国家战略层面的国际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建议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山东省一直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在为实现“富民兴鲁”的新跨越而奋斗。但是,如果把威海放在全球发展的大格局上来审视,放在面对东北亚和日韩来定位,威海的空间发展战略需要大调整、大突破,也就是说需要一个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我个人认为,威海的空间优势具备了争国家层面战略的主客观条件,这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就是建设面对日韩、面对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国际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又称出口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自由工业区等,指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自由贸易区内享有自由贸易、自由投资、自由旅游、自由购物、自由留学五大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把“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作为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的重要举措。

设置自由贸易区的作用主要是: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设置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扩大劳动就业机会;在港口、交通枢纽和边境地区设区,可起到繁荣港口、刺激所在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建设自由贸易区是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下一步改革开放更高层次的探索。其实质是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成强劲的产业和区域竞争优势。目前世界上已经有了1 200多个自由贸易区。2004年中国开始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目前有12个正在谈判或前期建设的自由贸易区。

我之所以建议威海率先提出建设鲁日韩国际自由贸易区,并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因为威海正处于突破重围,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的“十字路口”。毋庸讳言,尽管威海在省委、省政府各大发展战略中,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具有重要位置,但显然并不是核心位置。三大城市群布局中威海只是区域中心城市,三大突破战略中也没有突出威海。但威海在山东半岛、东北亚经济圈中所拥有的地理区位、商贸港口、海陆资源、产业集群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决定了威海完全有条件在建设鲁日韩自由贸易区中实现突破,并完全可能获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进而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威海地处山东半岛中段,是我省与日、韩最近的城市,地缘相近、气候相似,是日韩客商云集的宜居城市;海岸线长达935千米,海陆开发空间广阔;威海适宜建设深水良港的岸线在国内首屈一指,并已形成以威海港为中心的现代化港口体系;随着半岛制造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威海在电子、造船、汽车、轻纺、化工、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相对优势。特别是近几年主动承接日韩重化工产业转移,在汽车、造船板块经济方面迅速攀升。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决定了威海完全可以立足半岛制造业基地,整合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依托港口平台,建设面向日韩和东北亚的国际自由贸易区、物流客运中转中心、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和大型原油储备中心。

建立鲁日韩国际自由贸易区,日韩等国借助这一有效载体,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广阔的市场容量、丰富的物产与人力资源、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较高的研发能力,来克服自身的资源缺乏、市场狭小等困难,以进一步扩张贸易和投资,加快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另一方面,我省也可以充分借助日韩在资金、技术、企业管理水平、市场营销能力、海外市场开拓能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市场化方面的优势,来克服自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瓶颈与约束,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我省又快又好发展。

港口是自由贸易区最重要的平台依托。据了解,我国沿海目前还没有中转港口,因此进入我国的货物先是办理进口手续,然后再办理出口手续,而这个时间最快需要13天左右,可在日本韩国中转港口中转只需3天且还不用办理任何手续,当然人家都愿意选择将货物运输到日韩中转。如果威海建立了自由贸易区,我们也有了中转港,除立足鲁日韩经济区之外,还完全可以辐射到环渤海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地。

()建设鲁日韩国际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主要体现为“三个迫切需要”。

第一,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构筑面向日韩、东北亚区域经济的迫切需要。

第二,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是迎接区域经济崛起的挑战,拉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建设国际自由贸易区,是整合提升山东自身优势资源,培育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三、坚持海陆统筹,全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市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强市是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也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有机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证明,海洋强则全省强,海洋兴则全省兴。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设海洋强省的重大决定,确定把海洋经济作为全省经济最大增长点来加以培植,构筑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海洋经济增长高于全省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0 000亿元。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海洋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海洋管理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海洋生态环境显著改观,和谐海洋建设取得较大进展,90%的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关系更为协调。

实现建设海洋强省强市的目标,必须在海洋工作中把握国内外海洋事业发展趋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抓住海陆一体化、集中集约用海、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特色产业、转变用海方式等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大推进力度,实现突破。在突破中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海与陆的发展关系。坚持海陆统筹,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国内外实践证明,单纯的海洋资源开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有限的。只有坚持海陆一体化,将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均纳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充分发挥海洋经济的作用。所谓海陆一体化,是指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临海的区位优势和海洋的开放性,发展临海产业,辐射带动陆域经济,形成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实施海陆一体化,加快海陆经济的联动,实现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和布局对接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战略,要求沿海地区必须站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推进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优化,遵循“立足海洋、依托大陆、陆海联动”的发展思路,把海洋资源优势和陆域经济在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把海洋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全局统筹考虑,做到海陆统筹、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自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陆海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形成开发海洋、发展沿海、联动全省的局面。

二是处理好集中与集约的关系。加速资源整合,实现集中集约用海。产业积聚和产业集中,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海洋产业积聚,主要体现为海洋产业要素的优化组合,主要途径是资源整合;海洋产业集中,主要体现为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主要途径是集中连片用海。加大海洋产业集聚步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省港口、船厂数量多,布局散,多数规模小,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压倒性的优势。省内各港口、船厂之间的相互竞争大于协作。可以借鉴外省的经验做法,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和条块分割,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外资并购、统一整编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分工,消除内耗,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我省岸线利用粗放的问题比较突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填海200平方千米,只占用几十千米的陆地岸线;我省填海40多平方千米,用了1 000多千米的岸线,有的地方已经没有多少岸线可用了。岸线资源是有限的,而经济社会发展对岸线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解决这一对矛盾必须从集中集约用海入手,能不占用就不占用,能少占用就少占用。应特别集约开发利用港口深水岸线资源,集约使用船舶基地岸线,集群开发滨海和海岛特色岸线,比如船舶基地岸线使用,可以在沿海基础和条件优越的地方,集中建设几个大型船舶工业基地和园区,限制新的普通船舶修造项目占用岸线资源。国家和省都要研究促进海洋产业集中集约用海的政策措施。共同点是抬高准入门槛,以促进岸线容积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三是要处理好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与发展海洋经济的要求相比,我省海洋产业结构的层次还比较低,小打小闹,缺乏大手笔。培植有山东特色的海洋主导产业,选准突破口是当务之急。很多有识之士指出,从发展趋势来看,海洋装备制造业很可能成为我省新兴海洋主导产业,也可以作为海洋产业优化升级的突破口。目前,我省海洋装备制造业有适宜的自然条件、雄厚的科技基础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总量太小,亟待做大做强。随着世界新一轮能源危机的来临,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角逐的热点,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钻井船、海洋勘测精密仪器设备的需求量巨大,而这类海洋工程装备仪器制造属于高投入、高产出产业,一座大型深海钻井平台价值上百亿元人民币,大有可为。海洋保险、金融、航运、旅游等第三产业,也都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放宽视野,树立“大海洋”观念,不仅要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能源,而且要开发利用好海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景观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等;既要发挥传统海洋产业优势,又要注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不仅要利用好国内海洋资源,更要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开发与合作,发展远洋渔业及其他国际海洋产业。

四是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要注重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特色产业。我省海洋经济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产业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3 0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上,密布25处商港、245处渔港、186处造船厂。每个市、甚至每个县市区都要开通自己的出海口,建自己的港口、造自己的船厂、上自己的电厂。我们应当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对海洋经济做一个科学定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看我们除渔盐等传统优势产业外,最有希望做大做强的新兴优势产业是什么,集中力量加以突破。要破除大而全、小而全、你有我也有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坚持有限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实施突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一个产业、一个项目,并非适合每个地方。比如说,大炼油这样带有较高危险系数的项目,就不适宜在人口稠密的中心城市发展,而适宜在人口稀疏、又接近石油基地的地方发展;再比如,考虑到铁矿石需要大量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地进口,到岸需深水大港靠泊等因素,我省钢铁产业向沿海转移的首选目标应当是鲁南沿海,这一带发展钢铁工业成本最低、效益最高;而深潜钻井平台下水试运行要一二十米水深,目前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就不太适宜等。海洋经济产业链长,不适宜当“主角”的地方不要跟风硬上,要主动当好“配角”,错位发展,发展特色,照样大有可为。要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和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发挥各地海洋突出特点和优势,有计划地实施一批海洋大项目,打造山东海洋经济特色区域和特色产业体系,带动全省“新、特、优”经济发展。

五是要处理好用海和护海的关系。要转变用海方式,优化建设用海平面设计布局。海岸线是一个滨海城市的生命线,是一个城市的金子招牌。海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只有坚持科学开发,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国内外的实践证明,用海和护海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们也是对立的统一。传统落后的填海方式,无疑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先进科学的填海方式,则顺应海洋自然规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按照国际上先进科学的填海方式,不仅可以较少占用自然岸线,有的还延长了人工岸线,美化了海洋环境。世界上不少国家针对海滩围垦带来生态不平衡等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海上建筑物——近海人工岛,例如如日本神户市,在距市中心3千米处,从1966年开始用了14年的时间,用移山填海的办法建造了一座面积达436万平方米的人工岛,1981年全部竣工。岛上建有码头、街道、商店、旅馆、住宅,另外还建了不少旅游设施、国际交流会馆、国际展览馆等。在陆上新建一座公园或其他设施需要大片的土地,一般是占用大量农田或进行大规模的拆迁。目前在城市土地有限、而人口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建造人工岛是增加土地、增加海岸线的一种好办法,它既不影响工农业生产、城市建设,又不破坏原有的建筑设施,增加了人们与海洋的接触面。我们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优化填海造地平面设计上狠下工夫,坚持保护自然岸线、控制人工岸线、提升景观效果的原则,严格控制传统的顺岸式、粗放型填海造地工程,提倡人工岛、多突堤、区块组团等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填海方式。省准备出台严格的填海造地政策,严把用海闸门,坚持“六个不批”,即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不批,利益关系未妥善处理的不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批,对渔民补偿不到位的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批,未优化工程项目平面设计的不批。

发展海洋经济符合国际潮流,也是沿海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沿海地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威海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特色在海洋,最大的潜力也在海洋,可以说,海洋兴则威海兴,海洋强则威海强。威海优势在于依托海洋而形成的海洋经济体系,而其中最具核心竞争力、最具有比较优势、最具发展空间的是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海洋化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运输业六大支柱产业,支撑这六大支柱产业的是科技进步。我想谈一下当今世界海洋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党的十七大将海洋产业与航天航空、信息、生物、新材料并列为我国着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许多科学家预测,海洋科技是21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在20世纪,世界蓝色革命经历四次浪潮,一是以浅海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为代表的渔业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海洋食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食物结构,拓展了人类食物来源的渠道。二是以造船为代表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大提高了航运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三是以海洋环境技术、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通用工程技术为代表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了海洋资源利用,打开了海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空间。四是以海洋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特殊功能基因组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将带来海洋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群。进入21世纪海洋科技革命有这样几个明显的新动向、新趋势,一是海洋高新技术的突破已关乎国家战略的实施。二是海洋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高新技术。三是海洋新资源、新能源开发方兴未艾。目前,我省海洋产业和产品中的科技含量还不高,附加值偏低。用海洋高新技术改善产业结构,开发新型海洋产业,创造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沿海地区的发展,改善经济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只有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实用技术,才能为海洋经济创造新的生机;只有重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才能带来海洋经济发展的飞跃。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制约,海洋经济的巨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可以预计,随着海洋观测技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水淡化和利用技术、天然气水合物采集技术、深海技术等的突破和发展,海洋产业必定会有空前的发展,海洋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基地。

下面仅就威海的港口、造船、渔业三大板块经济谈点看法。

1.现代港口板块经济

现代港口已实现了由传统的装卸转运功能,向工业、商贸、综合物流等功能的转变,在经济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地位越来越突出。从威海市港口板块经济的发展现状看,成绩显著,问题也很突出:一是整体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刚才我讲了威海全市尽管有大大小小16个港口,但总吞吐总量也只有日照港(1.3亿吨)1/6,港口发展与经济强市的地位很不相称;二是布局零散,资源分割。威海海岸线长达近千千米,港口建设的突出特点就是布局零乱、定位重叠、竞争无序、浪费严重,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三是专业化泊位等级低、运营水平不高;四是临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招商引资滞后;五是威海港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心港作用亟须强化。

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把威海港建成名副其实的威海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一篇发展的大文章。威海是全球著名的海上要冲,没有港口,就没有威海。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港兴则城市兴,港兴则区域经济兴。举全市之力,打造威海港,不是个口号。威海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港口做大做强。港口本身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港本身的效益是有限的,以港养港,以港自身滚动发展,是永远也做不大做不强的,但港口的拉动力、辐射力是其他基础设施难以比拟的,青岛、日照就是最好的例证。要把港口的发展壮大,港口的资源整合提到发展区域经济、建设港口经济强市的首要位置来抓。我个人提出六点建议:

一是科学定位港口功能。威海港的地理优势,决定了必须从面向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进行功能定位,加强与日韩等东北亚地区周边港口及渤海湾各港口的合作,加强与大货主、大船运公司、大企业的合作,打造面向日韩的物流客运中转中心、国际集装箱中转中心和大型原油储备中转中心。

二是全力推进港口资源整合。近几年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进行港口资源整合的新阶段。为解决威海市港口资源多而散、小而乱的问题,提高港口整体竞争力,必须下狠心进行资源整合。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辅之以行政手段,采取兼并、联合、产权置换等资产重组形式,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最终形成以威海中心港为龙头,各个港区分工协作的港口经营格局,实现港口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三是做大做强临港工业。规划好、建设好临港工业园区,积极吸引国内外大财团、大公司到威海投资办厂,促成造船、石化、建材、电力、造纸、来料加工等产业的安家落户,形成前港后厂、前港后库的产业布局。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顺应世界港口发展的潮流,以威海港为中心,加快临港物流园区建设,把威海建设成山东省四大临港物流中心、日韩国际物流园区,逐步形成港口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紧密结合的市场供应链,成为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为一体的战略基地。此外,还要立足临近日韩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积极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保税区、出口加工区。

五是促进港航商合作,实现发展双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企业、航运企业、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港口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资本这一纽带,把建港运营优势、船舶运输优势、稳定货源优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能保证港口、航运企业稳定的货源,又避免了生产企业巨额的业主码头建设维护费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六是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经营城市。港口作为威海最大的优势,必须在城市规划、城市经营过程中做足做好港口的文章。港口城市的规划,应在临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的布局,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交通网络、环保配套设施建设以及海域开发的布局等方面,统筹规划、高瞻远瞩,充分满足港口的中长期发展需要,预留出充分的岸线和陆域纵深地带,以满足港口和临港物流发展的需要。

2.现代造船板块经济

威海市海岸线曲折绵长,港阔水深,又处于北温带这一世界造船业公认的“金三角”地区,发展船舶制造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威海市立足自身优势,全面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实施《山东省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船舶经济高速增长,技术创新显著增强,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威海已成为我省规划的三大造船基地,威海船厂、黄海船厂等九家船厂还成为全省着力培育的“专精新特”造船企业。

我省船舶工业发展既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但从总体上看,机遇多于挑战。船舶工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表现在:世界船舶市场持续旺盛,预计到2015年世界新增船舶需求量将达到5 500万载重吨。随着我国外贸货运量增长和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国内新船需求旺盛。国家和省加快实施海洋开发战略,海洋工程装备需求强劲。世界造船业特别是日韩造船业持续向外进行产业转移,山东半岛成为承接世界造船业转移的重要地区。国家实施“造船强国”战略,山东被列为我国船舶工业规划发展重点区域之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战略、“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开发战略”中,都把船舶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链”之一。

同时,我省船舶工业发展也面临严重挑战。未来1015年内,世界船舶市场将进入中国、日本、韩国“三足鼎立”的激烈竞争阶段。国际船舶市场周期性波动、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价格飞涨、劳动力优势减弱、技术门槛抬高等因素都给船舶制造业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造船企业利润空间大幅缩减(以黄海船厂为例,仅钢材涨价、人民币汇率提高两项因素就减收近4亿元)。如不注重产业升级、政策应对,不注重资源整合、强强联合,造船工业存在不稳定因素。为此,我提出推进威海船舶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调整船舶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虽然我省船舶产业目前虽然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但是我省造船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低水平规模扩张的阶段,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船型单一,中小型货轮、滚装船、船段加工是主要产品,大型油轮、集装箱船舶等附加值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造船能力较弱。为应对世界船舶制造业风险的考验,必须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可喜的是,烟台莱佛士等六家企业已经上马了以海洋石油钻井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并已超出传统造船产业增长速度,标志着我省海洋装备制造业结构正在优化升级,朝着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转化。威海也应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迈出新步伐。

二是激励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鼓励船舶制造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拳头产品。加强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工作,培养高素质的船舶生产技术力量,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三是打造威海造船业龙头。我省目前已投产的规模以上船厂有31多家,已接获的订单累计达600多亿元,到2012年以前各大船厂订单爆满。但是,我省船厂规模小而散,缺少龙头企业,形不成整体竞争力的问题十分突出。全省造船产能分别只有大连造船、沪东中华造船产能的一半左右;今年上半年全省造船完工量24.3万载重吨,在全国排第7位,不足江苏、上海的1/10,亟须有重点地选择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品牌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鼓励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收购等形式,对船舶工业市场进行资源整合、重点培育,使其尽快发展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主业突出的大企业集团。

威海市是我省造船业的三大基地之一,黄海造船、新船重工、三星重工等都是全省造船业的重量级企业。黄海船厂今年上半年造船完工量10.84万载重吨,已经占全省上半年造船完工量的44.61%(全省上半年造船完工量24.3万载重吨),今年销售收入将达20亿元。目前,从该公司的技术储备、资本实力、经营管理水平看,只要适当加以扶持、引导,完全有可能在5年内打造成百亿元造船龙头。同时,也要引导中小船舶企业向以配套为主的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造船关联产业链。

四是做大做强本土造船企业。对比本土造船企业和引进的外资造船企业,我感到心情很不平静。本土造船企业普遍地角偏僻、厂区拥挤、发展受限,而外资船厂不仅占用了大量黄金岸线,而且还给予了宽阔的场地。像黄海船厂老厂区一直拥挤不堪,发展受限,直到今年才总算找到了一个并不十分理想的新厂区。而我省三星、大宇、三进、伽耶这些外资项目,在精挑细选了厂址、岸线、海域,享受了“五通一平”、海陆拆迁、“三减两免”等超国民待遇后,只生产船段等初级产品。我们需要深刻反省目前的招商引资政策,应该大张旗鼓地支持黄海船厂、威海船厂以及国内引资的百步亭船业等这些本土企业、民族产业,应该用最优惠的政策扶持他们。对于长期不把整船技术、先进产品带到中国来的外资造船企业,严格限制他们再占用岸线、使用土地海域。

3.现代渔业板块经济

威海市是全国渔业大市,在捕捞、养殖、加工等多个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威海拥有强大的海洋捕捞能力、海水养殖技术、水产品加工能力,拥有一大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渔业龙头企业。但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深入,海洋资源的逐渐枯竭,海洋经济内涵的不断延伸,海洋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似乎不那么突出了,甚至还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但我认为,尽管海洋经济已从传统的海洋渔业,发展成为一个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相融合的立体产业集群,海洋产业结构在不断地优化提升。但海洋渔业作为威海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动摇,通过发展渔业经济促进渔业增产、渔民增收、渔区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不能因为做大做强第二产业,调快调活第三产业,就忽视了提升海洋渔业这个第一产业;更不能因为招商引资,发展临港工业、临海工业,而随意挤占广大渔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海洋空间。

在威海渔业经济的发展思路上,主要是突出抓好渔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实现威海渔业由大到强的跨越,建设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发展现代渔业,需要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做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努力构建以水产健康养殖业为重点,合理的捕捞业、先进的加工业、繁荣的流通业、新兴的休闲渔业相协调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必由之路。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渔业的基本要求,是未来渔业发展的趋势。没有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益,就没有竞争力。我们所说的规模化,不是盲目地做大,不是“大而全”,而是结构调整的深化和优化,实施优势优先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将那些有优势、有潜力、有市场,能够形成产业的品种做大做强。渔业标准化是现代渔业的重要基石,是增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手段,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基本前提。产业化是渔业做大做强的途径,没有产业化、组织化,一家一户生产,就难以实施标准化生产、难以打造品牌,也不利于新技术推广。要坚持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发展理念,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外向化、科技化、产业化战略,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渔业发展路子。

一是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工程。坚持保护优先,科学开发,重在修复的原则,利用增殖放流、人工鱼礁群、渔业资源保护区等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促进渔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努力再造“黄金渔场”。

二是加快海洋捕捞业“走出去”步伐。加大政策和政府的扶持力度,用足用好远洋渔业发展基金和优惠政策,促进海洋捕捞跳出近海,走出外海,奔向远洋,在远洋渔业产业规模、发展水平上有实质性提高。集中培育一批经济实力强、装备水平高、带动能力大的远洋渔业龙头企业。

三是着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坚持优势主导品种和特色品种相结合,推动优势水产品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加强水产疫病防控和规范用药培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创建活动,促进健康养殖业的发展。针对养殖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突出加大对苗种和工厂化养殖管理,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加快国家级、省级良种场和区域引种中心建设,严格水产苗种和质量管理,培植全国重要的水产苗种基地。前年的“大菱鲆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几乎葬送了一个十几亿元的养殖品种,影响到了全省水产品的声誉。所以狠抓渔业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这根弦始终要绷紧。水产品质量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一个产业和产品的生死存亡。建设现代渔业,就要突出质量、效益这个核心,把水产品质量安全紧紧抓在手上。

四是全力打造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向精深拓展,推进水产品加工结构调整,推进资源开发型向加工增殖型转变,重点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名优特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水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着力推进海洋“三品”等产业向科技化、高效化、品牌化发展。

五是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重点发展观海、观赏、垂钓、赶海、品鲜和体验渔家风情等休闲项目,建设和形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的休闲渔业基地。

200894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