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规范管理培训力度是提升管海用海水平重要举措之一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2:25 

山东省海域使用规范化管理培训班是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进一步推进省海域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今年上半年以来,国家海洋局在海域使用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深入贯彻这些规范性文件,对于不断提升全省海域使用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把握全省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新形势,认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升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评工作水平,全面开创海域使用规范化管理新局面,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全省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2008年上半年,沿海各级政府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把握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结合点,推进依法科学规范管海,全省海洋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一方面,随着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随着监察部等四部局《海域使用管理处分规定》的实施,对海域使用的管制更加严格。这两大力量相互作用,使海洋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上半年我省海域管理工作呈现出如下新特点:

()海洋经济战略稳步实施,沿海市县纷纷推出建设用海大动作。2007年山东省九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海洋经济战略,省委、省政府把海洋经济发展牢牢抓在手上,步步抓紧。省委书记姜异康考察海洋经济,听取我厅工作汇报,并多次向我厅了解有关海洋工作情况;6月中旬王仁元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了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调度会议,近期将围绕五个方面开展海洋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调研,拟于8月份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省政协乔延春副主席视察近海生态保护工作。省“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战略”办公室和海洋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即将成立。总额度500亿元的海洋产业基金酝酿启动。

沿海各地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各出新招。如东营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决定》;滨州市启动了北海新区建设,以滨州港为依托,引进中石化炼油项目,建设临港产业园区;潍坊市加快滨海经济开发区建设,通过引进马来西亚国际资本建设潍坊港,疏港路防潮堤建设、潍北开发、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展开;威海市为促进港口、造船板块经济发展,市政府明确港口、造船业填海工程海域使用证免费换发土地证;日照市集中开展山钢东迁用海的相关工作。

()上半年建设用海规模仍在高位运行,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减缓。上半年受理的填海项目规模仍在高位运行,目前已收到填海申请39宗,申请填海面积900多公顷;其中已经正式受理的30宗,申请填海面积657公顷,比去年同期(54宗、1 163公顷)减少44%2008年上半年之所以与去年同期相比审批、申报填海项目、面积大幅度减少,主要原因,一是200731国家出台海域分类定等新政策,用海企业为赶政策优惠“末班车”,出现扎堆申报的非正常峰值状态,而2008年则总体上趋向理性;二是2007年扎堆申报那批填海项目已基本上在春节前审批完毕,春节后集中申报的填海项目正在按程序运行之中。预计下半年审批的填海项目规模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虽然可能略低于去年填海总规模,但预计仍将保持在900公顷以上。

上半年烟台、潍坊、威海三市的新申请填海项目较多,分别占全省的45%23%21%,主要是因为烟台市今年着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港口、造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旅游等大项目较多;潍坊市由于启动了北海新区建设,在疏港路、防潮堤、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集中突破。

从填海项目产业构成上看,上半年造船(含海洋工程装备)、港口、公益用海占据前三位,分别占38%26%23%。海洋装备制造业的异军突起是上半年海洋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我省海洋装备制造业从去年以来持续高温,目前已投产的规模以上船厂有30多家,仅2007年以来省政府受理的新上修造船项目就达12个,产销两旺,省内船厂接获的订单累计已达600多亿,到2012年以前各大船厂订单爆满。但是,我省造船业总体上仍然处于低水平规模扩张的阶段,劳动力密集、科技含量低、船型单一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海洋风电虽然总体用海规模不大,但已从零起步,呈现集中加速发展态势。目前已有长岛、沾化、昌邑、东营、威海等5宗风电用海申请在批。

()优化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理念渐入人心,集约节约用海取得新进展,用海方式逐步转变。近年来,山东省围填海工程主要以顺岸式为主,造成岸线资源急剧减少,目前全省自然岸线约占全部岸线长度的60%2008年国家海洋局发布《关于改进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以来,山东省迅速响应,举办科学管海培训研讨活动,认真学习领会国家海洋局文件精神,研究工程用海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推进围填海工程平面设计改革。海域使用审查过程中坚持保护自然岸线、延长人工岸线、提升景观效果,提倡人工岛、多突堤、区块组团式、透空栈桥式围填海。发挥咨询中心、技术专家的作用,上半年调整工程用海选址、设计方案7宗,核减深水岸线560多米,核减填海26公顷。为严格控制填海规模,集约利用深水岸线、优化用海设计方案进行了扎实探索。

()海域使用权的社会认知程度显著提升,但与土地使用权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物权法》实施半年后,海域使用权作为用益物权的地位得到了社会很大程度认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养殖用海确权发证大面积增加。上半年新确权养殖用海面积40万亩,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也与去年养殖用海普查登记工作的直接推动有关。但个别地方争夺海域以及因拆迁补偿引发的纠纷仍是不稳定因素。二是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蓬勃发展。海域使用权作为受《物权法》保护的用益物权,海域使用权人依法享有对海域使用权进行占有、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目前,全省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已达25.76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使用权抵押贷款16.37亿元。工程用海中,已有威海三进船业、日照岚桥港业、中海港务(莱州)等企业利用填海海域使用权进行了抵押贷款。在养殖用海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方面,莱州、长岛、荣成等胶东县()认识程度较高,抵押贷款工作开展得较好,并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日照港、好当家、东方海洋等几家上市公司还把海域使用权的获取、流转作为增资扩股、资产重组的重要手段。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广大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解决养殖业户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渔业增产、渔民增收、渔区稳定,建设和谐海洋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当前我省海域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海域管理工作在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在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的同时,海域管理工作也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困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都客观地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科学管海,和谐管海,依法管海,把海域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推向新阶段。

()从海洋经济来看,我省有先发优势,但创新能力需要增强,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在新一轮海洋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山东省有着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一直保持全国前列。但也应当看到,当前我省海洋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仍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又有资源环境制约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沿海各省市落实中央关于开发海洋的战略部署,纷纷推出发展大举措、大项目,如福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上海浦东新区、河北曹妃甸开发区、天津滨海新区、辽宁“五点一线”开发等。在兄弟省市的这些大项目、大开发中,海洋经济都占主导地位,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到了位置,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赢得了大发展的空间和活力,也向我省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中央坚持改革开放和促进东部进一步崛起的大背景下,针对我省海洋经济面临的新形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部署,提出了实施“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战略,将海洋工作纳入了全省战略决策,完全符合中央部署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完全符合我省海洋工作的实际。要从全局高度,认识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认识我们的职能和地位,推动海洋工作不断前进。这就要求我们:一要着重研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强海洋基础情况调查,分析优势和潜力,提出符合全省各地实际的发展措施,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制定海洋经济推进计划,促进海洋经济区域化、规模化、板块化、集团化发展,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载体,规划一批大项目,整体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二要着重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走有山东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道路,促进海洋经济增长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由主要依靠海洋资源消耗向依靠海洋科技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立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三要着重落实“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战略。省委提出实施“一体两翼”区域发展和海洋经济战略,这是我省发展的重要战略体系。海洋与“一体两翼”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密不可分。海洋经济对“一体两翼”发展具有先导、支撑作用,“一体两翼”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腹地。各地要坚持海陆一体化统筹发展,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从海洋管理来看,我省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管理中的矛盾仍很突出,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海洋科学利用。山东省开展海洋管理工作10年来,管理的内涵和范围不断延伸和扩大,管理队伍建设日趋加强,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我省海洋管理工作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海洋开发与保护、利用与储备、近期与长远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一是海域使用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2002年以来,全省填海项目、填海面积逐年递增,去年达1 488公顷,比2006年增长78.2%。预期“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填海造地活动将仍呈上升势头,加大了海洋管理的难度。二是项目布局缺乏整体规划,海域使用比较粗放。用海项目总体上规模小、布局分散,不仅浪费宝贵的岸线资源,而且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乱填、乱占、乱圈海域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占用群众海域补偿不到位、引发了海域纠纷和群众上访事件,影响了社会稳定。三是海洋环境保护任务繁重。部分近岸海域污染严重,陆源污染物超标排海居高不下,海洋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增多。去年烟台、威海海域连续发生了6起海上溢油和化学品泄漏事件,造成了海域较大污染。赤潮、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也比往年增加,给沿海群众带来了重大损失。

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合理开发利用海洋,是发展的需要、大局的需要。没有开发利用,管理就无从谈起;但如不加强保护和管理,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就会造成资源环境的浪费和破坏。必须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切实提升海洋管理的档次和水平。一要切实树立为海洋经济发展全局服务的观念。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和全省产业布局特点,执行从严从紧的海域审批政策,把好建设用海“闸门”,有堵有疏,堵疏结合;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合理用海,杜绝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用海,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二要推进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海洋管理法规制度,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海洋开发秩序,解决管理中的矛盾。坚持集约、节约用海,完善海洋规划体系,优化建设用海平面布局设计,推进海域区域集中利用。进一步规范海域审批,加强海域使用项目的论证、听证,提高用海的科学性。三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海洋建设,大力倡导科学的、生态的海洋开发方式,尽可能保护自然岸线,延长人工岸线,鼓励发展人工岛式、多突堤式、透空式围填海,鼓励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海洋循环经济。

三、当前海域管理的困难和问题

()海洋环境、资源的承载压力越来越大。海岸带区域的过度开发,给海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损害,相当大一部分海湾、河口处于不健康状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沿海用于港口板块经济发展的岸线资源吃紧,岸线使用粗放,利用率偏低;“诸侯经济”催生的“诸侯港口”、“诸侯船厂”、“诸侯电厂”遍地开花,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比较严重,有的重点港口市已出现无岸线可用和无地招商的局面;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园区、外向型经济园区缺乏高起点规划,开发层次偏低。以沿海港口、造船、电力等几大板块经济为代表的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需要,对海洋功能区划也形成了很大冲击。《海域使用与保护规划》的滞后,也使得海域管理工作不能像土地管理那样具有刚性的约束力。

()科学用海机制亟待完善,工程平面设计研究不够深入。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沿海大、中城市及邻近地区,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要生产力的趋势日趋明显,海洋开发利用强度显著加大,用于城镇建设、港口建设、工业基地建设、临港工业园区建设的围填海造地面积急剧增加。但目前围填海项目大多采用海岸向海延伸、海湾截弯取直或利用多个岛屿为依托进行围填,忽视了岸线和海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价值。这不仅带来了自然岸线缩减、海湾消失、岛屿数量下降、自然景观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也造成了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破坏、海水动力条件失衡以及海域功能严重受损。此外,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趋同,模式单一,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加剧。

()通过海域管理体现海洋综合管理执政能力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海域管理配套制度建设还不完备。目前海域使用招标拍卖、使用权流转等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全天候的监督检查机制还有待强化。二是海域使用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主要表现在违法用海案件的查处力度、海上相关利益的协调、构建和谐海洋、项目用海性质界定方面还存在不足。三是依法行政、规范管理方面还需要加强。海域分类定等和海域类型进一步明确划分之后,仍有部分市、县对一些工程用海性质存在私心杂念,化整为零、分散报批现象时有发生,对围海项目堤坝围堰、透水构筑物等用海性质的认定还不够完全统一,管理不够规范。

()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工作也面临一些政策瓶颈问题。多数金融机构对海域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质的认识程度还普遍较低,只认土地证,不认海域证,用海域使用权证书贷不出款来。目前沿海各县()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约占抵押贷款总量的65%,占抵押海域使用权总数的95.7%。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中的比例非常小;国家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海域使用权可以抵押,但缺乏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抵押登记规范性文件;由于没有建立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价值评估制度,抵押贷款标准和数额主要依靠协商一致,不利于保护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有效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开发与保护、利用与储备的关系,充分协调好各海洋产业、各地区部门的发展,是考验我们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四、下大力气提升和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评工作

海域论证和海洋环评工作是海洋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环节,是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程序保障,是推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实现海洋行政管理科学决策不可或缺的技术依据,是贯彻宏观经济调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海洋管理等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具体手段。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海域论证和海洋环评工作逐步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海洋经济社会发展、海洋行政管理决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海域论证和海洋环评工作总体水平还不能适应当前海洋管理形势的需要,在资质管理、技术市场、专家评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可能导致我们的海洋管理在科学化、规范化上出问题、摔跟头,需要引起我们特别的重视。

()山东省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市场的问题

1.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市场竞争秩序亟待规范。海域使用论证既有技术性、服务性,也有市场性、盈利性。在技术市场有限的情况下,有些资质单位不是在提高自身技术水准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一味大打价格战。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一般规模的填海项目,海洋环评、海域论证收费分别在20万~40万元。但我们经常发现,20公顷以上的大型填海项目,有些单位不到10万元就敢承揽海洋环评和海域论证,国家制定的收费标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统统置之脑后,学术声誉、市场信誉全然不顾。再如某一将近50公顷的超大型填海项目,海域论证投标价格从20万~120万元不等,跨度之大令业主单位困惑不已,甚至公开质询我们海洋部门技术论证收费的合理性。

2.海洋环评、海域论证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国家为了规范海洋环评、海域论证技术工作,制定了海洋环评、海域论证报告书编写大纲,国家和省里也对外业调查、调查项目、资料收集等技术环节作出过明确规定。但这些制度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落实。有的单位不按编制大纲要求行事,随意简化核心论证环节,偷工减料;对一些填海面积较大,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大,用海矛盾比较突出的项目,有的单位不进行或不认真进行外业调查,不坚持核心数据实测;有的报告依据或引用的生物、化学、环境等资料时效性较差,有的甚至是10年前的数据,科学性较差;更有甚者,有的单位缺乏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闭门造车、生搬硬套、抄袭拼凑,有时连抄袭其他的报告的错别字都不改。

3.超越资质等级承揽海洋环评、海域论证业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国家明令禁止资质单位超越资质等级承揽环评、海域论证技术服务,明文规定超越资质等级承担的环评、海域论证工作无效。但仍有不少较低资质等级的论证单位,在自身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欠缺的情况下,贪大求多,小马拉大车,热衷于利用各种关系超越资质等级承揽业务,随后再与符合资质等级的单位合作。这种行为不仅自身违规,丧失市场信誉,而且也严重损害了海域使用申请者的利益。

4.借用环评、论证资质和个体户式的组织形式还依然存在。有些资质单位内部管理松懈,为了收取一定管理费,放任其他不具有论证资格的单位和个人借用本单位资质,而对参与人员、技术水准一概不闻不问;有些资质单位为了创收,允许本单位未持有上岗证件的“个体户”或“草台班子”式的工作人员从事市场开发。这两种组织形式,不仅技术水平和市场信誉得不到有效保证,也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无序竞争。

5.专家评审过程中出现不正之风。从2002年《海域法》实施以后,省厅一直坚持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评审专家由省厅邀请。但随着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评审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有些专家本身也参与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市场服务,今天你评我的项目,明天我可能评你的项目。时间一长,大家就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次我对你高抬贵手,下次你对我也会手下留情。如果任由这种不正之风蔓延开来,海洋管理的科学性根本无从保证。

从目前情况看,上述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如果放任自流,必然再次引起省内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市场的混乱,必然会导致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工作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迅速整顿。

()加强海洋工程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工作的几点意见

在目前国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和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建设用地指标成为难题,有些地区甚至已经无地招商。不少地区为了大港口、大招商、大工业、大开发的需要,向海洋要土地、要空间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共同的政策趋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面临的“填海热”的压力空前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满足海洋经济、海岸带经济的发展需求,又要保持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海洋规范化管理,必须加强对海洋环评、海域论证的监管,用严格的程序、科学的机制来把好关。否则,海域开发就很容易出现失控。

1.建立健全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资质单位的考核诫勉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各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资质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资质管理的规定,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装备建设上下工夫。最近,国家海洋局建立了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举报制度,重点监督出借、转让资质证书,超越资质等级承揽业务,用虚假数据编制报告等违规行为。下一步,省厅要结合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对省内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资质单位进行考核,既包括对资质使用管理、项目管理和技术审核制度的考核,也包括对从业业绩、技术力量、持证上岗和仪器设备的考核。对那些内部管理混乱,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严重缺乏的资质单位,要通过行政手段限制其在省内开展海域使用论证业务,利用每年资质年审进行达标考核,动态管理,对违规和不称职的按管理权限,建议国家取消其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资质。

2.严格执行海洋环评、海域论证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环评、论证的科学化水平。各资质单位一定要秉承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原则,牢固树立对本单位负责、对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国家海洋事业负责的观念,把技术水平和学术声誉放到第一位。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论证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开展工作。认真执行环评、论证大纲报批制度、外业调查提前申报和现场监督制度。今后省内对超过1公顷的填海项目,原则上都要通过数值模拟形式对水动力、岸滩蚀淤和泥沙运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各资质单位也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报告书编制的技术负责制,建立考评和奖惩办法,切实提高重视质量和责任的意识。

3.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规范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市场秩序。海洋环评、海域论证技术服务是各单位重要的经济收益来源。国家建立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制度很不容易,大家都是“以海为生”,一定要倍加珍惜、共同维护同业市场,把这块“蛋糕”做大、做实。我们倡导、鼓励公平有序竞争,反对以竞相压价的形式进行恶意竞争,更反对相互拆台、相互诋毁。各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资质单位开展竞争的重点应该着眼于拼技术、拼服务、拼管理,在收费价格上必须执行国家规定收费标准。

4.各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资质单位要做奉公守法的典范。各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资质单位同样负有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尊严的义务。近年来,我们也发现一些环评、论证资质单位为了抢占市场,一味迎合用海业户,歪曲海洋功能区划,掩盖用海性质和面积,报经不具有审核权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评审,这些都是违法违规行为。今后,各资质单位一定要严格遵守《海域法》和《省海域条例》的规定,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严格维护国家和省关于各级政府海域使用审批权限的划分。

5.建立专职评审专家库,规范海域使用论证评审。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就是专家评审。专家评审必须确保独立性、公正性、科学性。“好好先生”、“一团和气”式的评审是对工作的极端不负责任。为避免形成专家评审专业户,下步省厅将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遴选一批不参与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市场服务,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公正廉洁的专家入库,进一步强化海洋环评、海域论证专家评审工作,严格把握报告书评审质量关。对技术方法、技术路线严重失误,重点内容缺失,论证结论不可信,使用的数据资料严重失实的报告书,以及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相关利益尖锐、对海洋生态损害严重、存在重大用海风险的建设项目要敢于给出否定意见。

6.探讨组建海域使用论证行业协会的可行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当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一些通过行业中介机构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或联合会来进行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从而达到服务、沟通和监督的目的。我建议在适当时机成立山东省海洋环评、海域论证行业协会,对全省的海洋环评、海域论证工作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2008年全省海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推进全省海域管理工作在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上迈出新步伐,为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做出应有贡献。

20087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