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半岛海洋经济五大 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提升半岛海洋经济五大 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山东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 300多千米,占全国的1/6,近海海域面积15万平方千米,海洋区位、海洋资源、海洋科教、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得天独厚。2008年,我省海洋生产总值5 346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占全省GDP的17.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居全国第二位,海洋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加快山东半岛海洋经济的崛起,笔者提出“提升半岛海洋经济五大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即按五大海洋经济集聚区布局,提升半岛海洋经济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培植六大海洋产业体系,提升半岛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海上九大海洋经济战略高地,提升半岛海洋经济增长新优势核心竞争力;强化海洋科教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半岛海洋经济创新核心竞争力;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提升半岛海洋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
一、建设五大海洋经济集聚区,提升半岛海洋经济的区域核心竞争力
按照海陆统筹、重点开发的原则,科学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五大海洋经济集聚区域。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该区要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和绿色产业为主导方向,实行保护性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北接京津冀、南连胶东半岛经济带地理位置和石油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及化工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港口扩建工程,构架大交通网络格局;强化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滩涂贝类资源的农牧化经营和海水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大环境保护与整治力度,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按照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走大规模、高科技、机械化、综合性、生态化的开发路子,加强土地规划,为区内其他各市发展用地的占补平衡提供空间。
2.半岛海岸带黄金旅游区。要按照突出特色、优化布局、资源共享、错位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旅游形象主题,发展各具特色的滨海旅游业。青岛突出“奥运扬帆胜地,海滨度假天堂”主题,倾情提升“亚洲第一金沙滩”和“东方温情港湾”的旅游形象;烟台利用蓬莱和长岛的空间组合优势,发展“人间仙境、海上仙山”休闲度假游;威海突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主题,发展康体度假游和分时度假游;日照突出“海滨生态市,东方太阳城”主题,重点开展中国北方最有魅力的太阳之城滨海民俗和避暑度假游;东营和滨州突出“神奇黄河口、生态大观园、梦幻石油城”主题,发展母亲河观光、滨州贝壳堤旅游、湿地生态休闲和油田工业旅游;潍坊以“世界风筝之都”为主题,突出中国民俗旅游,以“国际蔬菜博览会”为契机,突出“中国菜园子”生态农业观光游。
3.半岛海湾经济集聚区。沿莱州湾经济集聚区,重点发展海参、对虾、大鲮鲆等优质水产品的海水增养殖业,发展以出口创汇为主的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渔业的产业化水平;发展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盐化产品。加快潍坊市“三北”地区开发步伐,促进产业集聚,建成全省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加大对流入莱州湾主要河流污染物的治理,实施莱州湾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
沿胶州湾经济集聚区,重点发展港口、旅游和渔业。胶州湾南部以港口区为主,承接日本、韩国产业转移,大力发展船舶机械制造为主的临港和临海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及来进料加工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业;北部则以海水养殖为主,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业;湾外两侧东起崂山头、西至唐岛湾水域和岸线,突出发展旅游业。
沿荣成湾经济集聚区,重点发展以海参、鲍鱼为主的高档水产品养殖,以海带为主的藻类养殖;加强以出口创汇为主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海带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展海洋生物技术应用和推广,加大海洋保健药品、食品的开发力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成山头、天鹅湖等人文古迹观光及田园自然风光的旅游开发;依托黄海船厂、荣成第一造船厂的技术、设备优势,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业。
4.海岛群开发保护区。科学制定全省海岛发展总体规划,优先开发36个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和有人居住的岛屿,重点开发保护庙岛群岛,可在长岛周边海域建立10 000平方千米的国家级海洋循环经济特别开发保护区。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和海岛特色渔业,旅游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渔家风情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渔业重点发展现代化海岛牧场、海产珍贵品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同时,搞好风能、潮汐电站等清洁能源建设;积极筹备建设海岛科技文化中心,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海岛生态开发的排头兵。
5.半岛临港高端产业集聚区。结合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临港工业基地和临港物流基地。
青岛临港高端产业集聚区,以集装箱运输为重点,全面发展原油、铁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加快区港联运建设,建成现代化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高效集散手段为依托,积极开展进出口、转口和过境贸易,重点发展大型物流配送、连锁经营,提高物流的流转规模、流转速度和效益。充分利用保税区的特殊政策和窗口作用,深购远销,大力发展国际贸易。
烟台临港高端产业集聚区,要巩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西港区开发步伐,并搞好港口的整合与分工,重点发展矿石、煤炭、原油、集装箱运输,同时发展客货滚装服务;龙口港要为本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中转业务和集装箱运输,积极发展煤炭运输业务,力争使烟台港建成现代化亿吨大港。要充分发挥黄渤海黄金水道的优势,抓住烟大铁路轮渡建设、形成南北交通重要枢纽和节点的机遇,积极拓展腹地,向国家申办国际物流园区,以开展货物转口、运输配送、跨国采购等服务贸易,努力形成面向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大型物流中心。
威海临港高端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主要是服务于本地的集装箱、煤炭、石油中转及进口。要以建设深水港口泊位,提高港口吞吐能力为重点,并充分发挥邻近日韩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转移的良好契机,发展制造业和加工业。充分发挥石岛镇作为我国北方最大渔港、渔市的优势,努力形成国际性渔货贸易区。同时,要发展各具特色的临港物流产业。
日照临港产业集聚区,要以煤炭、矿石和原油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为主,兼顾集装箱等其他运输,建成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进一步确立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地位。积极开展港口中转、储运、货物联运和代理业务,建立综合配套的中转服务体系;与临沂大型批发城相呼应,加快建立日照大型进口商品经销、中转基地和精品钢铁基地。
二、培育六大海洋产业体系,提升半岛海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发挥优势、重点突破的要求,积极培植壮大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和海洋化工、滨海旅游、海洋运输等六大产业,形成规模优势和核心竞争优势。
1.半岛现代渔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渔业在海洋经济中的优势作用,大力发展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和品牌渔业,在全国率先建成渔业经济发达、渔区社会繁荣、渔民富裕文明、环境健康优美的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
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分为近海生态渔业、优势水产品养殖业、水产精品加工业、渔港经济等四大渔业功能区。通过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渔业产业升级、渔业竞争力提升、渔业科技创新、现代渔区示范工程、平安渔业建设等六大工程,建成半岛现代蓝色健康养殖区。
2.半岛现代船舶工业体系。依托青岛、烟台、威海三大造修船中心,构筑北海船舶重工、烟台莱佛士、威海造船、黄海造船、青岛船厂、灵山船业六大平台,着力发展现代化总装造船,提高产业集中度,延长产品链,扩大规模效益。重点建设青岛海西湾、大宇烟台八角、胶南、即墨、威海马兰湾、皂北湾等大型造船项目,着力开发大型集装箱、散货船、石油天然气船三大主力产品和海洋工程船、远洋渔业船舶、豪华游艇、高速电动船等优势产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船厂的分段制造生产体系,搞好配套服务,大力研发船用钢板、系列柴油机、锅炉、锚链、五金、仪表、化工、建材、计算机、应用软件等配套产业,形成以造船工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和新材料生产供应基地。
3.半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山东省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海洋科技优势,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根本,以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强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工程材料、海水环保技术及设备、海水利用等领域深度开发和成果转化,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把青岛建设成国内外闻名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城,把烟台、威海建成我国一流的海洋生物工程产业基地。
4.半岛海洋石油及化工产业体系。加强对海洋油气资源和海洋盐卤资源的勘探、开发与利用,大力发展产品深加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山东半岛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
5.半岛现代港口海运产业体系。以规模化、深水泊位化、管理信息化和港口功能多样化为目标,形成布局优化、功能完善、配套先进的港航体系。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烟台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同时,大力发展远洋和集装箱运输,建立一支以远洋大型船舶为主的现代化运输船队,壮大海上运输能力。
6.半岛黄金海岸旅游产业体系。充分挖掘山东省丰富的海洋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以“走近孔子,扬帆青岛”,提升“中国黄金海岸”和“中国旅游度假胜地”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海滨城市旅游规划,加大沿海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联合与协作,实现半岛城市群“无障碍旅游”,走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的路子,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国内著名旅游胜地。
三、建设海上九大海洋经济战略高地,提升半岛海洋发展空间,培育海洋经济增长新优势核心竞争力 在山东半岛沿海选划九处海域,实施集中集约用海,即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九大海洋经济集聚区战略高地”。这九处“海洋经济高地”经过20年的提升可新增造地面积约800平方千米。其中近岸填海造地400多平方千米,高涂用海400多平方千米,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1 000多平方千米。
九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分别是:丁字湾新兴海洋产业集聚区,潍坊莱州湾海洋产业集聚区,日照海州湾海洋产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产业集聚区,靖海湾至五垒岛湾海洋产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产业集聚区,莱州湾海洋产业集聚区,东营海洋产业集聚区,滨州海洋产业集聚区。
四、强化海洋科教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半岛海洋经济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1.制定海洋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按照突出重点、有限目标、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精心筛选出一批具有影响力、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明显和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关键技术,组织立项,整合科技力量,联合攻关。重点抓好海洋农牧化技术、养殖新品种培育、海洋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海水提溴、淡化与综合利用和海洋防灾等技术。制定鼓励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核心的科技政策和措施,培育山东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2.加大投入。采取政策倾斜、财政支持、企业参与、内外结合和科研、企业、金融、财政共同投资的方式,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科技开发风险机制,化解风险。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企业超前投入,优先享受技术成果。
3.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要实施“人才工程”,发挥中国海洋大学作为国内海洋人才高地的优势,建设山东海洋科技人才数据库,建立示范培训基地和各类技术创业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及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要以课题招标、项目承包、成果转化、产业开发为纽带,联合、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重点是人才配置。制定优惠政策,广揽人才,留住人才。注重引进专业性、复合型、管理型的人才。可以更优厚的待遇,借鉴青岛市引进中国船舶总公司研究院九七一所成建制引进的做法。
4.建立有效的科技推广机制。为解决大量科技成果仍停留在试验阶段或长期束之高阁的状况,提高转化效率,必须建立有效的科技推广机制。要加强政府的干预、引导,建立和完善科技转化、培育技术市场,发展中介组织,健全有偿转让机制和信息服务、鉴定评估、咨询和法律仲裁服务机构。要编制“高新技术成果指南”,定期举行科研信息发布会、成果推荐会。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直接交流,减少技术供给与需求的错位;推动大中型企业参与科研项目,直接享用成果利益。鼓励技术中介组织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建立各种类型科技示范园,发挥示范效应;建立企业进入的鼓励机制、动力机制和风险机制。
五、加强海洋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提升半岛海洋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
1.建立海洋环境优先的长效机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基础。当前,环境恶化与资源破坏及衰竭的趋势仍未得到彻底遏制。例如,过度捕捞已造成近海渔业严重破坏,由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发生频繁对水产养殖、盐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海岸带价值功能降低。要做到可持续利用海洋,就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环境与资源承载力的有限性和保护环境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的自觉性;动员一切社会舆论和监督力量,监督海洋管理和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并将这一工作贯穿于决策、生产、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同时,辅之以惩处手段,运用法律和惩罚手段,使违者足戒,达到警示和教育的目的。
要建立一种社会制衡的长效机制,扩大公众参与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公众的一种社会权益,要采取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扩大公众参与海洋开发管理的参政、议政权。政府部门要广纳民意,积极扩展环境民主和权益,包括监督权、知情权、议政权、索赔权等。
2.建立海洋环境监测体系。随着海洋运输、海上石油开采及各种海上活动的增加,沿岸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海上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为及时掌握环境动态,实施有效执法和管理,可采取与国家海洋部门共建的形式,同时要与国家及邻省海洋污染与灾害监测体系构成有机网络,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分部门管理的原则,形成卫星、飞机、海洋资料浮标、调查船及滨海观测站等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采取例行监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对海域环境进行全方位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各种污染物入海通量及在海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影响环境的因素做出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对环境污染状况做出动态分析和预报。
3.重点加强陆源污染源防治。陆源污染一直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治理海洋环境必须海陆统筹、标本兼治,特别是限制沿海大中城市、沿河流域工矿企业密集区域的排污数量,争取使入海排污量控制在零增长。除总量控制外,还要对企业污染物的浓度、种类和对环境影响程度具体界定,分类管理,严格监督,从根本上减少企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达到减少污染和节约资源的目的。要重塑产业结构,发展零次和四次产业,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
4.实施重点生态系统建设工程。要运用工程、生态、环境技术,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对重点河流、海域、海湾进行综合治理;加强莱州湾海水入侵的治理和黄河、小清河等河口区域及附近海域污染控制的治理,为鱼类洄游、索饵、增殖提供优良环境。建立沿海防潮坝、闸及防潮护岸工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采取特殊保护政策,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
要重点实施两大战略工程:一是建造人工海河再现碧海蓝湾。莱州湾、胶州湾沉积性污染已成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两大痼疾,两湾海洋生态整治所需的资金按《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逐年落实到位。要改变传统思路,运用发展新理念,启动开发新思路,要动用改造山河的大手笔,开凿海河,贯通两湾,形成渤、黄海大环流,加快海水吸纳消化污染物的速度,再现山东黄金海岸的碧海蓝湾。二是发展栽培渔业再造黄金渔场。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省份做法,恢复海湾鱼虾洄游产卵场,大力发展以建设人工渔礁、实施大规模的人工增殖放流和发展深水网箱为主要内容的栽培渔业。加大投入,将栽培渔业的发展资金列入中央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每年投入3亿元,连续投入20年,再造鱼跃虾蹦的近海黄金渔场。
2009年7月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