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09年,对山东的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三个亿吨大港来说,是发展极其困难的一年,更是不断超越的一年。在这一年,三个港口抢抓国家政策机遇,高起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一个"快"字,为港口发展积聚后劲;南下北上做推介,挨家挨户去走访,突出一个"勤"字,不拘一格扩大货源;强化管理提效率,打包服务送温暖,突出一个"赢"字,抱团取暖吸引客户。"快"、"勤"、"赢"使三个港口装卸生产逆势飘红,预计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2009年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分别为5%、20%和10.8%。对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山东的港口经济、海洋经济,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青岛港装卸生产逆势上扬
面对金融危机对港口造成的重创,青岛港发挥青岛港"逆境发展、竞争前进、斗争取胜"的最大优势,装卸生产实现逆势上扬。今年1至11月份,吞吐量达到28920万吨,同比增长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4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截至12月13日,青岛港吞吐量胜利超越3亿吨,同比增长5%,仅用347天超越去年全年,比2008年整整提前了15天。
通过强化管理,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在生产组织上,坚持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面对进口矿石居高不下的形势,把原来一个专业公司从事进口矿石接卸,调整到三个装卸公司同时接卸,矿石接卸泊位由5个扩大到8个,实现了月度进口矿石20%的大幅增长;同时通过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大力开展争创"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创出了集团以上的装卸生产纪录近200项。
以服务为纽带,抱团取暖。先后与中远、中海以及马士基、美国总统、达飞等10多家船公司签订了空箱堆存协议,打造空箱调运基地,不仅为船公司节省了巨额费用,而且为青岛港增加了集装箱的吞吐量;积极协调铁路部门,开通铝矾土专列,每吨为货主节约10元的费用;把青岛钢厂的进口矿石由黄岛移至青岛老港区接卸,每吨就为钢厂降低近20元成本;在港外租用场地为煤炭客户堆存煤炭,缓解货主的燃眉之急,保证外贸出口煤上量;走访日照、烟台、威海、龙口等周边兄弟港口,牵头开通内支线,联手发展,稳固市场,实现双赢。为方便船公司,今年增开了南美、中东等近20条新航线。
深入挖潜实现提速增效。不惜投入上千万元巨资大面积拆除生活、办公设施,新增堆存量300多万吨,保证矿石进口量月月增长;投入资金1.3亿元建设了火车装车楼,扩大疏运能力;与铁道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青岛港成为全国港口唯一首批九家铁路大客户之一,确保铁矿石运输质的飞跃;开通了16对"货车客车化"点对点专列,矿石铁路疏运达到了日均1250车,同比增长了40%以上;协助青岛铁路经营集团开通了黄岛站油品装车专用线,为货主提供了新的疏运通道;采取"船船直取"、"车船直取"、"自流装车"等方式,提高进口油疏运效率,盘活油运市场;与铁路共同投资建设了油品装船线,既推动了周边炼厂的发展,缓解了罐容紧张的难题,又为客户降低了物流成本。
不断开拓市场以扩大货源。强强联合、做大市场。为进一步加快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资源的充分利用,近日与招商国际合作,成立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使青岛港迈入"三国六方"时代;在与中石化合资、合作的基础上,又与中油燃料油有限公司、中国船舶燃料油供应总公司等石化企业以及地方炼厂签定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与太钢、宝钢、邯钢、济钢、莱钢等大钢厂,以及南非库珀等矿山、贸易商签定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确保矿石接卸量。在西安、乌鲁木齐、成都、郑州等内陆主要城市建设内陆"无水港";积极发展海铁联运,开通郑州、西安、侯马、淄博、成都等到青岛港的集装箱大列,联合货主和铁路部门,发展过境大列,成功把腹地延伸到中西亚和欧洲地区。抓住机遇、延伸市场。大力发展内贸集装箱,利用自己的车队,"重去重回"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以东北为重点开发青岛-大连航线,为青岛啤酒、东北大米开辟了新的物流通道;积极争取船公司合作,积极打造北方纸浆分拨基地;积极争取海关支持,充分发挥保税功能,不仅缓解了危机形势下企业资金流紧张的难题,而且吸引了货源,使氧化铝、硫磺等货种都有所增长,取得了战胜危机、科学发展的新胜利。
日照港三字经促平稳发展
面对金融危机给港口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日照港沉着应对,积极作为,港口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2009年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8亿吨,同比增长20%。
立足一个"早"字,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危机苗头初现,立即调整投资方向,压缩非生产性的投资,集中投向"围海造陆"工程,扩大能力,特别是矿石二期顺利投产,新增1600万吨矿石通过能力,拥有了全国现代化程度最高、接卸能力最大的矿石接卸系统,成为应对危机、逆势上扬的致胜之举。
突出一个"快"字,加快生产建设步伐。敏锐捕捉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相关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实施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10项重点工程;在扎实推进参股的枣临、东平铁路建设基础上,积极推动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日照港疏港高速和日照-仪征、日照-东明输油管线等外部集疏运网络建设。在34个月内3次融资超过32.4亿元,成为全国近三年来境内融资次数最多、再融资速度最快的上市公司之一。开拓市场动作快。春节刚过,营销人员就分头分片深入客户,了解市场动态,对接服务需求,分别在南宁、西宁、呼和浩特和鲁南、鲁中等地区多次召开客户座谈会、业务推介会,并在山东临沂设立了鲁南营销中心,为供求双方客户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赢得客户赞誉的同时,为港口争得了货源。生产组织效率快。立足于为客户提供更加快捷高效地超值服务,日照港坚持强化生产调度,优化作业流程和装卸工艺,统筹生产组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1-11月份就创造了160余项新的生产纪录。
力求一个"好"字,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围绕增产增收、成本控制、挖潜增效等环节,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加强资金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不断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倡导精细化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积极开展与先进港口的对标管理,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层次;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强化"阳光港口、传载真诚"服务品牌影响力,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2009年,日照港集团公司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随着日照-仪征输油管线、日照-东明输油管线、日照-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三线一基地"的规划建设,和B型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日照港将继续加快港口建设发展步伐,在今后5-6年里,大力实施"五四四"工程,即着力突出"生产、建设、管理、合作、资本运作"五大战略导向,着力打造"港口业务、物流与贸易、建筑与制造和综合服务"四大业务板块,着力构筑"大宗干散货、原油、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四大重点体系,力争到2010年,使港口年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到2015年达到3亿吨。
烟台港四举措开拓未来
据估计,今年全年烟台港将完成货物吞吐量1.23亿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同比增长10.8%,增速远远高出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其中化肥出口量、铝矾土进口量、对非口岸贸易量三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得益于该集团在年初就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开源"、"节流"、"抱团"、"建设"。
一是"开源"增效益。今年以来,烟台港集团本着"让优势更优、让服务更贴心"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吸引货源,不断为港口创造效益。
在货源组织上,该集团采取"保大抓小",全力巩固矿石货源的骨干支撑地位。抢抓全国矿石进口量屡创新高的有利时机,在全力稳固主要客户的前提下,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加强对众多中小钢厂的货源组织工作。
推出"打包服务",大力开辟全程物流业务。在经营过程中将船公司、烟台港、中转港等物流链条的各个环节有机串联,"打包"成全程物流服务,既为货主节省了物流成本,又为港口培育了稳定货源。
"凸现优势",致力拓展出口保税业务。紧紧抓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保税政策优势拓展货源市场。
通过"内引外联",合力增开航线、织密航班。
重视"固主强辅",多点开花,辅业经营有效弥补主业缺口。
二是"节流"控开支。在采购上,加强招标管理,推行阳光采购;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生产流程再造,通过压缩管理层次,优化生产工艺;同时加强成本管理,以燃、材、物等9项变动成本为主体,全方位开展"双增双节"活动。
三是"抱团"渡难关。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与实力雄厚的中央企业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巩固骨干货源支撑体系,努力实现双赢发展;密切与环渤海及省内港口的沟通交流和战略协作,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港口经营业态;对集团内部芝罘湾、蓬莱、龙口以及西港区四大港区进行统一部署,形成战胜危机、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是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