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湾发展骨架显雏形 青岛加速驶向交通枢纽城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1:0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地铁一期工程获得国家批准并隆重奠基、海底隧道服务隧道全线贯通、董家口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三国六方”集装箱码头和多个铁路项目获批或开建……2009年,山东青岛交通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硕果累累。

市交通委等有关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以来,青岛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等重大的机遇,公路、海港、铁路、地铁等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全面 “提速”。以这些交通大项目为支点,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正加快形成,青岛将因此阔步迈向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拥湾发展”交通骨架渐显雏形

今年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一年。这一年,与之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

目前,环胶州湾高速市区段拓宽工程建设如火如荼。该工程将现有的高速公路拓宽为双向八车道,并通过沿线改造和新建5座立交桥,使环胶州湾高速的交通串联功能进一步提升,通行更为顺畅。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年底前,这条“环湾组团主轴线”将实现东半幅(除立交桥区域外)主线通车,2010年年底前全线竣工。

远在胶南大珠山至泊里路段,投资10.5亿元的滨海公路南段一期工地上,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道路绿化、标志标线等附属工程的收尾,为今天的全线通车做最后冲刺。两个月前,这条全长35.3公里的公路全线贯通。滨海公路南段一期建设办主任黄绍锋说:“全线通车后,这里将与滨海公路北段、胶州湾海底隧道连为一体,成为畅通大青岛的又一条主线。届时,由胶南泊里镇前往琅琊台景区缩短近20分钟车程。此外,这条公路还连接正在建设的董家口码头,必将加快董家口港区建设步伐。

这只是青岛环湾交通布局中两枚并不十分起眼的“棋子”。与其并行,作为青岛拥湾发展重要“骨架”的一桥一隧也在加快推进:今年1210日,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建设全部完工;1216,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开工建设。目前,整个大桥已完成总投资的七成,上部结构完成近70%,下部结构已完成近100%。预计2010年底,横跨胶州湾的海湾大桥将全线贯通,2011年正式通车;1218,总投资33亿元的胶州湾隧道服务隧道顺利实现从团岛至薛家岛的东西贯通,它的贯通,对探明地质水文状况、保障主隧道施工安全、加快主隧道施工进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隧道工程左线主隧道累计完成总长度的72%,右线主隧道完成总长度的82%,整个工程预计于2011年上半年竣工通车。 “一桥一隧”稳步推进意味着,未来两年内,青岛、黄岛和红岛之间,将形成海底有隧道、海上有大桥、陆地有高速公路的立体化交通格局,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除上述项目外,环湾核心区路网布局今年也已基本形成,高新区核心区双高路、河东路东延长线等7个重点公路项目按计划快速推进。此外,环湾辐射网建设进展迅速,青岛第二条环湾公路双积公路高新区至红石崖段正在进行软基施工,年内完成胶州先行实施段50%的路基和小桥涵工程,力争2012年主体完工。

海港枢纽向东北亚航运中心迈进

海港是青岛打造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的一个重要支点。今年以来,按照壮大湾内优势、开发建设南翼、完善疏港体系的发展思路,青岛在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宏阔征程中,再迈铿锵步履。

隆冬时节,寒气逼人。董家口港区疏港道路施工现场,一派大干快上的热闹场景——推土机、压路机来回穿梭,各路建设者聚集于此,默默耕耘着这片洋溢着蔚蓝色梦想的热土。 “机遇千载难逢,建港争分夺秒。 ”董家口港区指挥部副总工崔之涛告诉记者,目前,指挥部克服时间紧、人员少、资金压力大、协调层面多等困难,港区建设快速推进。

胶州湾外,董家口凯歌高奏,快步疾行;胶州湾内,青岛港老港区功能在竞合中走向完善。 1218,由青岛港、阿联酋迪拜环球港务集团、中远、丹麦马士基、香港泛亚“三国五方”组建的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迎来了新的重量级合作方——香港招商局国际投资设立的青岛港招商局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双方注资合营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以“三国六方”形式联营9个集装箱泊位,岸线总长3163,预计年吞吐能力达到545万标箱。对此次“联姻”,招商局总裁傅育宁满怀自信地表示,这是在更大规模和更高平台上的一次合作共赢,将更有效地服务于山东和北方的对外贸易。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次合作更为深远的意义是,进一步加快青岛口岸前湾港区集装箱码头资源的充分利用,优化港区功能分布和总体规划,实现最优配置,增强青岛港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实力。

海港在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蓝图下精彩运筹,空港则在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的航道中全面发力。截至今年122日,青岛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破900万大关,同比增长17.5%,预计全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960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目前,青岛机场航线总数达到104条,通航国内50个城市、国际和地区9个城市,每周航班数量达到1800余班。这些数字意味着,青岛机场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航空基地。

“铁”字号工程串起现代化城市框架

今年,地铁、铁路等诸多“铁”字号工程快速推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项目不仅为青岛大交通建设再添亮色,也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促进青岛这座港口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便捷的城际交通体系,推进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作为一个延亘了22年的城市梦想,地铁在2009年发动起了昂然前行的引擎:四个月前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1个月前又在地铁河西站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作为全省第一个地铁建设项目、青岛历史上单项投资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青岛地铁仅用1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0项规划编制、技术论证、国家评审、部委会签等程序,创造了“青岛效率”。据了解,地铁一期工程起点为青岛火车站,终点为青岛铁路北站,线路总长24.9公里,设22座车站,总投资约158亿元,计划2014年底通车运营。投入运营后,将把青岛火车站及其周边商贸圈、前海历史风貌保护区、城市核心商务区、市区北部商务商贸区联系起来,为沿线各重点功能区、综合交通枢纽及居住区提供快捷的交通衔接。

今年以来,青岛抓住国家启动铁路交通建设机遇,全力争取总投资590亿元四大铁路工程纳入国家建设规划,青荣城际轨道交通、青连铁路、海青铁路和铁路青岛北站前期工作全面推进,年内有望全部开工建设,促进半岛“一小时经济圈”形成和环渤海经济互动发展。其中,青岛至荣成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建议书已报国家发改委,近期可获批复;青连铁路项目建议书目前已通过山东省、江苏省、铁道部联合会签,国家发改委近日将组织专家评审。青连铁路总长度186公里,计划2012年底建成;海青铁路也在今年8月获得铁道部与省政府联合批复。该铁路北起德龙烟铁路昌邑市境内的海天站,途经平度市新河、灰埠等10个镇(街道),接入青岛铁路交通枢纽,规划线路全长98公里;总投资约47亿元的铁路青岛北站位于太原路,建设工期两年,建成后预计日发送旅客4万余人次。根据规划,铁路青岛北站将成为青岛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把环湾大道(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地铁、海湾大桥及青荣城际铁路等诸多交通网络串联起来。

“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型和服务性行业,直接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平、运行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市交通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洪训说,依托“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和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机遇,青岛正朝着全国领先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加速迈进。今后一至两年内,一个对外交通顺畅、内部衔接合理的现代化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空港骨架将形成,同时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科技先进、多种运输方式和谐的大交通网络体系将构筑形成,这在提升青岛交通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