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成效显著

来源:中国渔业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1:5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的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在各地、各单位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精心部署、整合资源、强化培训、加强宣传、完善服务等措施,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一年来全国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万期(次),培训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渔(农)民50万余人次,发放各类科普和技术资料近60万份(本、册)。

一、突出重点,标志性活动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农业部渔业局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学会等单位,相继举办了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启动仪式、灾后恢复渔业生产科技服务、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盐碱地渔业产业化现场会和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会等全国渔业科技服务年标志性活动,并加大了宣传力度,将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辐射带动各地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

二、围绕产业,不断强化技术培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成功举办了全国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培训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产业技术体系实验站核心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发布了“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并赠送了科技资料。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举办了基层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开展了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活动,推广了水产健康养殖高效增氧技术以及现代育种技术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控制技术。中国水产学会举办了四川灾区水产科技帮扶活动,举办了培训班,赠送了科技资料,实施了虹鳟鱼苗种援助。各地培育了7万余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70余万户,提高了渔民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水平。

三、产学研结合,示范推广科技新成果。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得到了应用和推广,水产养殖水质调控、营养与饲料、优质苗种生产、健康养殖、生态渔业、病害防治以及水产食品安全等先进实用技术和以南美白对虾、斑点叉尾鱼回、河蟹、中国对虾“黄海1号”、罗非鱼、团头鲂浦江1号、大黄鱼、优质鲫鱼、半滑舌鳎、鲍鱼等为主的一批主导品种得到示范推广。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总结出的先进养殖模式,如“盘山模式”、“高淳模式”、“当涂模式”、“普陀模式”等,在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中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渔业体系也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着眼长远,完善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各地和各单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组织和发动科研、教学、推广单位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科技服务,同时,注重对技术指导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各地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广泛参与,促进了渔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