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首次投放人工鱼礁 利于生物种群保护

来源:北方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4:0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2月20日上午1030,在距中心渔港10海里的汉沽大神堂外海,作业船只利用GPS装置将第一块混凝土人工鱼礁精确放入指定区域,这是天津市首次投放人工鱼礁。据了解,首次投放的90件人工鱼礁将有利于浅海形成生态鱼礁群,为鱼、虾、贝类安家筑巢。同时,这也标志着天津海洋牧场建设正式启动。

据了解,人工鱼礁是通过向大海投放水泥构件、报废渔船、石块等构造物,为鱼、虾、贝、藻类等水生动植物提供觅食、产卵繁殖、生长发育的场所,达到资源增殖的效果。

天津拥有大陆海岸线153公里,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捕捞等原因,海洋自净能力减弱,浅海生物栖息场所破坏严重,海洋呈现荒漠化。天津通过伏季休渔、增殖放流等措施,使渤海湾的水生生物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水生生物的栖息场所建设仍然滞后。

据天津市水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10年内本市将在近海水域建设大港礁区、塘沽礁区和汉沽礁区三处人工鱼礁群,总面积将达13.7平方公里。三大生态鱼礁群建成后,可以在天津近岸海域营造一批小型的海洋人工生态体系,并利用不同种类和形状的鱼礁功能,为生物资源提供栖息、繁衍空间,保护渤海生物种群。

今后,本市每年将投资850万元建设人工鱼礁群,同时,通过定期观察和维护,建成渤海湾海洋牧场,实现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