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当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哥本哈根,并就大气中到底能容纳多少二氧化碳讨论得不亦乐乎时,“本吉拉溪流”号正准备靠港卸下船上的主要货品——香蕉,当然它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工作需要收尾,那就是帮助测定航程中哪个阶段的碳排量最大。海洋能吸纳人类活动排放的60%的CO2,“本吉拉溪流”号的贡献有助于查明上个世纪,气候变暖到底有多严重。实际上植物、土壤、海洋到底能吸收多大规模的CO2,很难得到精确数据。
海洋能吸收CO2,是因为后者具有水溶性。植物吸收CO2是因为它需要后者才能完成光合反应。大气中CO2浓度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有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污染日益严重、气温日益升高、自然灾害日益增多的世界总可以找到新的发展模式。不幸的是,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能够永远持续下去的。海洋和植物吸收CO2的能力总有一天会饱和。
等到那个时候人类将面临更大的麻烦。科学家指出,如果CO2的浓度超过植物光合反应的碳中和能力,按照微生物学原理(微生物数量增多必将带动气温升高——作者注),全球必将进一步变暖。部分科学家甚至表示,实际上植物、土壤和海洋碳中和能力已经初露下降的趋势。但是目前有效统计数据的缺乏和议题本身所独具的复杂性使得没有有利的证据证实这个说法。
更复杂的是,大气能承受的CO2浓度不仅取决于海水的化学成分和洋流的活动路径、植物的光合能力、土壤中有机物的浓度,更同植物、土壤和海洋因气候变化产生的变化息息相关。事实证明,随着气候变暖,上述三种物质碳中和的能力也变得很不稳定起来。有数据显示,在某些年份,80%的碳排都能被中和,而在另一些年份,能被中和的碳排量少得可怜。
多亏了“本吉拉溪流”号和其他一些船只的贡献,一支国际研究小组终于找到了获取海洋碳中和能力精确数据的方法。一组来自欧洲的专家在2005年通过特殊仪器,对这些频繁穿梭于北大西洋上的船只进行监控,测量轮机舱内涌入的海水中CO2浓度。科学家搜集了约10万份数据,并利用卫星将数据实时发回陆地上的同事手中。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该海域吸纳了2.5亿吨的CO2。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是这个项目主要的策划者。据该校参与该项目的安德鲁·韦斯顿介绍,船员们虽然对科研设备知之甚少,但都乐意为它腾出个地方来摆放。“轮机舱本来是很无趣的地方,结果却因安装了检测设备,引起了小伙子们的关注。”他还解释说,这个装置能够测出溶解在海水中二氧化碳分压的高低,科学家就是通过这个数值计算出大气碳中和速率的。
美国《科学》杂志12月份第一期中介绍了
另外,由于大气中CO2浓度和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来排放的CO2数量都是已知的,在海洋碳中和数据可被计算的情况下,陆地到底吸纳了多少温室气体就不再是个谜了。
只不过整个过程中,包括检修设备和数据处理在内,平均每年花在每条船上的费用高达10万欧元。所以如果参加哥本哈根大会的各国代表现在舍不得拿钱为全球减排做贡献,将来无疑会付出更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