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蓝图建在生态绿图上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5:0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胶南实践”受赞誉

1213,胶南,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举办的“推动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暨胶南实践研讨会”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及部分国家部委、南开大学的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胶南建设发展重大项目,并围绕“十二五”发展中胶南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定位作用,“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等进行研讨。

胶南市委书记张大勇介绍,牢固树立用长劲、跑长跑的理念,胶南市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着力突破县域经济发展框架模式,努力争当区域科学发展的长跑冠军。胶南市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调整区域发展布局,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重大机遇,沿滨海公路一线相继规划开发了董家口港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大学科研区等八个产业平台,形成了“轴向辐射、多点带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目前八个平台在建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成为支撑胶南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认为,胶南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个成功的实践典型和范例。特别是胶南用长劲、跑长跑,争当区域经济发展“长跑冠军”,战略上考虑长期科学发展;“永不完工”的政府实事,让群众长期受益,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均衡发展,为百姓提供均衡的公共服务成为胶南市责任政府的具体体现。

“从全国看胶南,胶南成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排头兵,以工业化统领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典型性和方向性。”“胶南以区域优势来把握县域经济航向,以工业为主导,统筹城乡发展,树立了科学发展的榜样。”研讨会上,专家认为,胶南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转变理念,改革创新,在调整优化经济发展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创造出许多新鲜经验,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蓝图”与“绿图”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在研讨会上说,化工产业是许多地方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税收和就业大户,胶南有破有立,能够“王佐断臂”,主动关停了十多家化工企业,非常不容易。

“作为一个滨海旅游城市,胶南的优势在环境,潜力在环境,未来发展系于环境。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张大勇说,为保护好胶南这一方青山绿水,胶南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化是整体、建筑是个体”的生态理念,坚持以绿化定规划,把城市发展的“蓝图”描绘在生态建设的“绿图”之上。

“王佐断臂”,胶南市立足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2007年果断启动了化工区综合整治与产业提升,对 20家高污染、高能耗化工企业实施了关停拆迁改造,这些企业的用电量占 2008年全市工业用电的 27% 。通过关闭污染企业,累计削减二氧化硫 3412吨,COD1455吨,带动全市提前两年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 98%以上。如今,胶南的空气质量,海水质量有了明显的变化,近海附近又见鱼儿跳了。

其实早在 2003 年,胶南市就制定了《胶南生态市规划》,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现在回头看,起到了打基础的良好作用。胶南舍弃8亿多元的土地拍卖收益,对1100多亩芦苇地加以保护,形成了我国北方少有的城市湿地景观,海鸥飞翔,还成为胶南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湿地还是那片湿地,几年过后,据业内人士估计,现在的价值早已翻了番,价值不下二三十亿元。

6年来市本级财政累计用于生态市建设的投入达到 13.5亿元;全市林地面积发展到 102万亩,实现人均一亩多林,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 33.8% 提升到目前的 44.8%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3.9%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7.4平方米。

为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从 2004年起,胶南市财政累计拨付600多万元用于人工捕捉松毛虫等林木害虫,促进了全市生态系统的修复。

舍弃金山银山换来绿水青山,“王佐断臂”换来了碧水蓝天,优良的环境提升了胶南核心竞争力。一批新型环保高科技企业纷纷落户其间。新兴产业的年可新增销售收入达150多亿元,是原有化工产业的 5倍多。

“港铁桥隧”时代谋略

成绩代表过去,面对未来,特别是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和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胶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港铁桥隧”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胶南市诚邀专家出谋划策。抢抓“港铁桥隧”机遇,胶南如何突破县域经济框架模式,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呢?在“十二五”发展中,胶南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实现定向招商,调整产业结构?面对新一轮沿海港口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有效避免港口功能特别是临港产业同质化,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胶南进入了与青岛一体发展的同城时代,如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保障和推进八个产业平台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为未来胶南发展把脉,传授科学发展真谛。

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杜传忠认为,“十二五”期间,抢抓发展机遇,胶南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推进现代制造业,走信息工业化之路,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同时,继续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培育知名品牌。还要积极面对国际化竞争,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产业空间布局方面,继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董家口港区、临港产业区、大学科技园区等八大产业平台建设,协同联动,共同发展。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局长冯海发认为,从全国看胶南,胶南要以区域优势来把握县域经济航向;从胶南看全国,要选择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从胶南看胶南,着力搞好“十二五”发展规划尤为重要,抓好农民财产性增收,抓好生态建设,珍惜生态环境,发展环保产业等。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