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口航运业发展瓶颈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8:3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上海的瓶颈当前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附加值航运服务行业发展滞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虽然已经具备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但尚未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航运服务体系,不具备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相适应的软实力。二是航运服务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尚未形成。世界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都与政府为其创造的良好的支持保障体系分不开,例如高效的口岸服务环境、完善的自由港政策、自由的货币政策以及优惠的船舶登记政策等。上海口岸软环境和相关政策和世界上有名的国际航运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三是现有部分航运服务门类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服务不规范或标准较低、市场垄断经营、服务资源不能共享、高层次航运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

未来的着力点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政府应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及配套措施。努力争取伦敦、新加坡和香港等航运金融和保险机构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争取外资航运金融、法律和保险机构的地区总部、业务总部、主报告行等落户或迁移上海;鼓励国内已有的金融、法律和保险机构进入航运服务领域,并将其总部、业务总部、资金运营总部、区域总部以及数据处理中心等落户或迁移上海。政府对航运服务各行业的政策实施要具有同步性和相互适应性,消除不同部门之间的行政障碍。

通过“整合”和“拓展”,形成完善的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服务产业链。一是整合,对货代、船代、报关报检等航运服务市场进行规范,遏制恶性竞争,从而提升上海航运代理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二是拓展。通过加大财税支持、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为高端航运服务企业的发展助推加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鼓励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引导部分条件成熟、经营规模、业绩、品牌在行业中排名前列的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全国知名品牌。

加快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完善上海航运服务业集群布局。航运服务集聚区,是航运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各界的共识。根据上海航运发展实际,航运服务业发展集聚区应重点依托北外滩、陆家嘴、临港、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港区等航运功能集聚区。

建立“上海航运综合试验区”,试点实施航运服务特殊政策。上海高端航运中介服务发展需要创新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衍生服务。政府应大力推动“航运综合试验区”,进行制度创新,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航运金融、保险等高附加值的航运中介服务业提供必要支撑。

良好的人文传统、人文特征和人文形象也是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伦敦在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如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海事人才等。世界几大国际航运中心,都有着深厚的航运文化底蕴。而我国的航运文化相对空白。建议政府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宏伟目标,紧紧抓住2010年世博会的历史机遇,通过会展、博览、航运休闲和国际交流等方式,宣传中国航运文化。

在航运人才培养、吸引高级航运服务相关人才、航运人才入沪等方面,推出优惠政策。营造吸引国际上高级航运服务相关人才的良好环境,积极鼓励人才向上海港航业集聚,构筑上海航运人才高地。

当前,东亚区域航运枢纽港的竞争十分激烈。尽管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已经名列世界第一,但是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不能单单注重吞吐量的递增,而必须依靠和发挥航运服务产业集群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和竞争优势,因此,新阶段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应是软实力的提升,尤其是促进高端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