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开发区为近岸海域上“户口”

来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9:0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青岛开发区在全区144.5公里的海岸线上已经初步实现了精细化数字管理,各个海域的使用情况都有一份详细的数字“户口”。具体做法:

一是在甘水湾和北庄一社区试点推行海域使用精细化数字管理,对区域内的养殖池面积、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和拍照存档。核实无误后,对各养殖户登记情况及社区整体用海情况在社区内树牌公示。信息牌上除标记用海情况和实际照片外,还列出举报电话和执法监督电话,有效制止了非法占海用海情况的发生。

二是对薛家岛办事处15个涉海社区的所有养殖户承包合同及相关材料进行核实备案,建立起包含养殖户姓名、面积、养殖种类、养殖池全貌照片、规范养殖责任书等内容在内的资料档案。在对各类用海情况建立档案的同时,区海洋与渔业局还指定专人将历年档案资料进行认真梳理,将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建立起了业务档案规范化数字管理系统。针对开发区企业用海较多的实际情况,海监部门还组织专人收集大项目用海基本信息,目前信息已经采集完毕。

三是积极推进“数字海洋”建设,初步建立起了内容广泛、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全数字海域管理信息系统,使各类用海详细数据实现数字化管理。区海洋与渔业局聘请专门人员开发出海域管理信息化软件,将各类用海数据全面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起完善的照片、表格、图纸、电子文本等多种形式的档案资料。打开软件,输入用海单位或相关海域,项目(养殖)用海情况、海域补偿情况、海域使用金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一目了然。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推行,使开发区内的海域使用状态全部明晰化,为项目建设服务、海域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详实的依据。

四是在全区海域建立起全数字管理监控系统,将管理重点从事后监督转移到事前预防。监控系统对北部工业区石化基地、前湾港、海西湾、唐岛湾等重点海域实施全方位监控,实现对全区大部分海域和重点部位的监控。这一监控模式的推行,让相关部门在任意时间调阅出区内海域的实时图像,为海监部门安上“千里眼”,有效扼制了海上倾废和盗采海沙等现象的发生。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