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开发黄河三角洲 郑贵斌表示其为环渤海经济区新亮点
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夕,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开发的定位与当前国际社会倡导的“低碳经济”理念不谋而合。
黄河三角洲位于中国第二经济大省山东,面向渤海湾,北邻北京和天津,是中国最后一块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此前,南方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经崛起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中心。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把黄河三角洲打造成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区域,建成中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规划还明确了黄河三角洲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根据规划,黄河三角洲包括山东东营、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毗邻的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德州、淄博、烟台部分地区,共涉及6个区市的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天津滨海新区面积的总和。截至2008年底,黄河三角洲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4755亿元,与山东半岛的龙头城市青岛相当,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9300亿元。
黄河三角洲研究专家、山东省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说,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翼的主体组成部分;将视野从山东半岛扩展到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来看,黄河三角洲毗邻天津滨海新区,并与渤海湾北部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黄河三角洲这位新成员的加入,将形成环渤海区域南岸高效生态产业聚集带,为环渤海这一世界级经济圈的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