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优船舶关键技术开发专项的完成对促进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作用重要
2006年3月,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为主承担的国家高新优船舶关键技术开发专项中油船系列船型优化与换代技术开发、滚装/客滚船关键技术开发课题通过了课题验收。参加验收的课题全面完成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开发内容,达到了预期目的,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组织实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进一步提高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扩大我国船舶产品在国际船舶市场的份额具有重大作用,为我国尽快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创造了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三大主力船型建造上的国际竞争能力。目前我国建造的船舶中,80%是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这三大船型占出口船的比例也高达70%以上,是船舶工业的当家产品。“十五”期间,通过高新优船舶关键技术开发,重大加强了三大主力船型的系列化、标准化开发工作,使三大主力船型呈现明显的国际化、大型化、批量化趋势,不仅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而且产品实现了批量建造,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船舶产品生产效率,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全面提高了船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船舶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油船系列船型优化与换代技术开发项目的研发完成,不仅使油船建造形成系列化、标准化的生产格局,而且由于船舶产品批量化生产,企业的规模化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3、推动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通过12300吨大型滚装船的建造,使我国造船企业初步具备了建造现代化滚装船的技术实力,填补了国内在客滚船开发设计上的空白。通过散货船优化开发,推动了我国造船企业的自主创新,促进了散货船向大型化方向的发展。
4、缩短了造船总装整体建造周期,建造成本得到大幅度下降。通过项目建造技术研究开发、半条船下水技术、两大段坞内漂浮合拢技术研究,很好地解决了因大坞建造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制约,并提高了船坞的利用效率。达到了缩短建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为企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创造了条件,加速了造船企业的发展。
5、提高了船厂设备系统化集成的能力。通过对船舶设备系统优化研究开发,提高了船厂设备系统化集成的能力。船舶总装厂带头抓系统集成,有利于船厂走出“重船体、轻设备”圈子,带动我国船舶设备国产化的发展。
2006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