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海洋民俗研究

莱海洋民俗研究

来源:蓬莱历史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1:55 

蓬莱位于山东半岛北端,地处北纬37°25’~37°49’56",东经120°34’44”~121°09’,濒临渤、黄海,东与烟台,西与龙口比邻,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

蓬莱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沿海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先人们傍海而居,过着渔猎生活。汉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东巡,“于此望海中蓬莱山,因筑城以为名”,把战国时代就叫响的海上神山的名字送给了这方土地。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始置蓬莱镇,唐神龙三年(公元707年),登州治所移至此,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登州升为府。自唐至清的一千多年间,蓬莱一直是州府所在地,成为当时的中国东方门户,是古代胶东半岛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蓬莱北海面偶现“海市蜃楼”奇观,而使这块土地素有“人间仙境”的美誉。临海的丹崖山上建有文化古迹蓬莱阁、天后宫、龙王宫,是先民们上香祈福的地方。丹崖山东侧有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蓬莱水城,是渔船进出海的避风港。

久居此地的先民们在长期与自然、海洋的搏斗中,祖祖辈辈总结传承了大量涉海生活的规约习俗,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规矩”,地地道道体现了民俗的魅力和约束力,而不需制定什么明文规定,大家都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地认可和遵守。这种海洋民俗伴随着沿海居民子孙后代永远地繁衍生息。

1.海洋生产习俗

1.1 排渔船

排渔船实际是造渔船,由专门的“海木匠”来施工,工地不许女人走近,尤其不准孕妇走近。开工之日,先铺船底三块板,名为“铺志”,要放鞭炮,念喜歌,宴请工匠;渔船造到船面,举行仪式,称“比量口”,用红布包裹铜钱(俗称“太平钱”)放入渔船底盘中间;最后的仪式名为“上梁面”,安梁时,在船上做一个小洞,内放“太平钱”,用红布覆盖,再用面梁压住。船下海前,船头扎上红色彩绸,挂上各色彩旗,一起吊,就开始放鞭炮,直至首航回来止。鞭炮部分点在舱里响,要崩掉舱里的邪气;部分燃在海里响,要驱散海里的邪气,以保证今后顺利航行。

1.2海上作业制度

渔民每年开春就出海打鱼,出海要放鞭炮,村里男女老幼都到海边聚集欢送。船上作业,由多人合作集体完成,必须用组织和纪律维系,从而出现了明确而细密的分工。这种分工实际是明确责任,各尽其职,实际操作才有条不紊。船长是舵手,其他人要绝对听从船长的指挥,他掌握着渔情渔汛,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下网,一天的收获多少就决定在船长的经验和判断上。大副的职责是看稳车,伙夫专门做饭,其他人员管撒网收网等,各司其责。一旦渔船出现故障,又无法独立解决,需要其他船救助的情况下,就用船上的撑杆,高高地挑起油衣,来回晃动,这是在没有通讯工具情况下,渔民专用的求救信号。任何发现此信号的渔船,都会无条件火速过来救助,这是一种潜在的规约。

1.3生产口号

渔民们最先在海上摇橹捕鱼,一切都靠体力。由于渔船的重量和渔获物的增多,越来越需要集体的力量,需要统一在一种劳动节奏中才能完成,渔民们用一种相适应的音乐节奏来统一步调,逐步产生了渔家号子,它实际是与海洋劳作共生的产物。

蓬莱沿海的渔民象大海一样,心胸开阔,性情憨直,在辛勤的海上劳动中创作了具有地方风格的、特殊腔调的“登州渔家号子”,有溜网号、上网号、拉锚号、摇橹号、撑篷号、紧橹号、上网小号、捞鱼号、拉网号、艇鲃号、爬爬号等,并非娱乐的歌谣,却表现了渔民集体协作生产、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曲调随着劳动内容、强度和动作节奏的变化而变化,以粗犷奔放,节奏紧凑有力的“宫”、“徵”调式为主,以优美委婉、节奏和缓平稳的“商”、“羽”调式为辅。“爬爬号”是蓬莱渔民号子中唯一的一首“羽”调式抒情动人的渔歌。

2.渔家生活习俗

2.1衣饰习俗

由于蓬莱地处北温带,属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温和半湿润,四季变化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渔民海上作业时,一般穿用桐油涂抹过的油衣,既防水,又御寒。秋冬季节,渔民出海需质地厚实耐穿的大襟衣服,且宽大松肥,裤腰宽松,直筒大裤脚,易穿易脱,一方面御寒能力强,便利海上捕捞,适应劳动习惯;另一方面,一旦落水能尽快脱掉衣服,摆脱负重,以利逃生。所以用棕绳拦腰扎好,打活结,而不使用纽扣,这都是渔民祖祖辈辈与海洋打交道总结的经验。

2.2饮食习俗

沿海居民食物谱系中多以海洋食物为主。早期临海而居的先民们就地取材,从大海中渔猎采集浅海贝类充饥。我国沿海遗存大量的贝丘遗址,蓬莱沿海就有11处,这些贝丘遗址都是先民们把吃剩下来的贝壳抛弃在居住地附近,日积月累堆积而成的。随着独木舟的出现,航海业的发展,先民们逐渐开始以捕鱼为生,多余的渔获物晒干储存,以备不能出海捕鱼时吃。随着耜耕农业的发展,再加上农作物的易储存性,部分谷物进入渔民食谱中。随着富足的渔获物与多余的农产品进行交换,逐渐二者共同成为渔民的主要食物。

人类自古至今,几乎不可一日无盐,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必需食品。无论是在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海洋海产都为人们所喜食,并形成了各种海鲜海产的饮食文化,包括菜系及其饮食习惯。这种饮食习惯沿袭至今,沿海渔民的食物中,不能缺少海洋物产。无论是鲜货,还是干品,其生吃、熟吃的方式以及烹饪方法,大多只能在沿海地区才能见到。

在蓬莱几乎是无鱼不成席,因为席上重鱼,又连带形成一系列俗规,大年三十要吃鱼,春节期间用面粉做成鱼形的面鱼,寓意为“年年有余(鱼)”;宴席中鱼头所向有定规,如头向首席,客不能翻鱼等。吃鱼时,将一面吃完后,揭下鱼刺再吃下一面,如果鱼刺难揭下来,再由主人划(翻)过来。喜筵、寿筵等以“嘉吉鱼”为上等,有吉祥如意的意思。蓬莱的传统特色小吃———蓬莱小面,就是选用当地新鲜的红鳞嘉吉鱼、海鲋鱼做卤的。招待高朋贵客的八仙宴,就是以海味为主,以八仙的名字命名,八仙汤是用八种海鲜加鸡汤烹成的,味道鲜美奇特。

2.3居住习俗—海草屋

我国东南沿海一些渔民以船为家,吃、住、行都在船上,甚至在船上饲养着家畜。而蓬莱的渔家有妇女不上船的规矩,所以出海捕鱼只是男人们的事,女人则在岸上的家里。渔民们发现当地海中细长的海带草隔热性好,可用来披苫屋顶,一般房顶苫得极厚,为防风揭,常用旧渔网罩起来。至今个别渔村仍保留这种草房,即使烈日炎炎,或是倾盆大雨,屋内依旧隔热隔寒,冬暖夏凉,不透一滴水。因为海草耐腐烂,精工苫得的百年老屋,也不十分罕见。为让后人了解当地先民们的居住情形,在蓬莱海滨广场仿造了几幢海草房,作为当地风俗实物,供人们体验、感受。

2.4行旅习俗

新船下坞,船主择“黄道吉日”,船头披彩,船桅挂红旗,设供品,点蜡烛,焚香纸,鸣鞭炮,行大礼。船主用朱砂笔为新船点睛、开光。高呼“波静风顺”、“百事大吉”,送船入海。这是常年与大海打交道的渔民,对海洋喜怒无常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束手无策,希望出海顺利,多捕鱼,相信给渔船装上眼睛,就能透视海底秘密,掌握鱼情动向,以满足渴望满舱而归的心愿。
出海捕鱼前,举行祭祀,鸣鞭炮,焚香烧纸,敲锣打鼓,祈求平安。每逢初一、十五,渔民家属于海边为亲人祈祷、祝福。渔船满载归来时,于船桅挂“布挑子”,向乡亲报喜,乡亲们上前祝贺。现在,有些渔船还不忘这种古老的风俗,每逢丰收还要挂起红色的“挑子”,海上收购船看见“挑子”,即靠拢过来当场收购鲜鱼鲜虾。

2.5语言习俗

渔民忌说“翻”、“扣”、“完”、“没有”、“老”等词语。出海最怕船翻人亡,晾晒衣服需要翻过来或吃鱼需翻吃另一面,则把 “翻过来”说成“划过来”或“转过来”;称“帆”为“篷”;“完了”、“没有了”说成“满了”;“老”字是对鲸鱼的尊称,在船上喊人不能叫“老×”。向碗里盛饭要说“装饭”,因为盛饭的“盛”字,方言近“沉”。

3.海洋信仰与禁忌

3.1海洋神灵信仰

由于海洋的神秘,海洋自然灾害难以抗拒,沿海渔民便产生了海洋崇拜,出现了海洋神灵信仰。沿海渔民有供奉龙王、海神娘娘之俗,每逢节日和出海前,摆设供品,焚香烧纸,祈求平安。

3.1.1海上女神———天后

海神妈祖原名林默(公元960~987),出生于福建莆田湄州岛,生前好行善济世,常在海上救助遇险船民,死后人们立祠祭祀,以示感念并祈求佑护。妈祖信仰由此始行,以福建莆田、台湾岛最盛,我国沿海建有大量的妈祖庙。北方最大的海神妈祖庙———天后宫,位于蓬莱城北丹崖山巅,占地3000㎡,建于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5年)重修,四进院落,为庙宇式建筑。

海神妈祖主司海上救难,有时现身搭救,有时送灯导航,深得渔民的敬仰。关于她救难的民间传说不胜枚举。

当地相传正月十六是海神妈祖的生日,其实只是借了地方上“耍十五、闹十六”的习惯,把元宵节延长一天,再造一个高潮。“生日”之说不过是附会的“借口”。蓬莱百姓从宋朝开始把这一天当作节日庆祝,到天后宫进香膜拜,烧香敬神,求签许愿,唱戏酬神等,逐渐演变成“天后宫庙会”,人们在专为她建的戏楼上献演戏剧、歌舞,给天后娘娘祝寿,祈保渔民平安,这一习俗沿袭900多年至今。

3.1.2龙王信仰———龙王

龙王是中国渔民最早崇信的海神。渔民向龙王祈求海面风平浪静,鱼虾成群,以平平安安出海,满舱而归。农历二月二是龙的节日,俗称“龙抬头”。渔民们都要在这一天进行当年的第一次理发,尤其非得给小男孩理,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龙子龙孙,生龙活虎。

山东最著名的龙王庙是蓬莱城北丹崖山的一处,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当时,龙王是海神崇拜的主要对象,龙王地位的衰落,是在“天后”由南方传遍北方之后。起先在山东沿海龙王庙并不多,修于顺治年间的《登州府志》中,除蓬莱有一龙王宫外,黄县、福山、栖霞、招远、文登等地,都无以龙王或龙神为名的庙。显然,各县现有的庙都是后修的。

3.1.3神仙传说———八仙

传说,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汉钟离、何仙姑、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八位仙人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酒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和,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四海龙王与八仙进行厮杀,请南海观音出面调停,遂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八仙的传说,源远流长,在蓬莱乃至全国流传甚广,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千百年来,八仙的传说口耳相传,经久不衰。

3.1.4海洋生物信仰———老赵、海龟、鱼

老赵即鲸鱼,又称“老人家”、“赶鱼郎”,是以海洋生物为海神的例子。因为鱼汛期鲸鱼在海中追食鱼群,渔民随其后撒网,一定会获得收获,类似遇到了财神,正迎合了民间信仰的财神赵公明,所以称“老赵”。对老赵的崇拜,无庙宇,若在岸上见鲸鱼游行于海中,称为“过龙兵”,视为吉利,往往烧香烧纸,遥望祝拜;若在海中见到鲸鱼,先往水中撒米,再由船长率船员烧香烧纸,口称“老人家”向之跪拜。

蓬莱沿海渔民最崇敬海龟,把它看作寿命的象征,称其为“老爷子”、“老帅”,因其富有灵性而引发了对它的崇拜,民间有“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的说法。若被逮住,会发现其两眼在“哭”,似乎在求饶,实际是其眼中有泪腺。渔民们认为海龟都有万年之寿,长生不老之躯,已成“精”,若被杀,会遭到其“怪罪”,遭到恶果报应。一旦误捕到海龟,一定要立即虔诚地放回大海,并说吉利话,请求饶恕,才能解除报应。

由于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认识不足,遇到白色或奇异色彩的鱼、奇形怪状的鱼以为是“神圣”变化来的,或者掌管着海洋里的鱼类,一旦触犯,渔民就会犯晦气,将再也打不到鱼,所以,只要捕到这样的鱼,就会象遇到神仙一样焚香顶拜,祈求“仙人”饶恕,决不敢再冒犯,以希望多打些鱼。

3.2海洋禁忌

禁忌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告诫人们应该禁止同某些“神圣”的东西或“不洁”的人和事物接近,以避免招致祸灾。渔家禁忌是为了祝吉驱凶,这些信仰民俗的物质基础正是海上艰险作业本身。渔民在海上作业,风险最多,由于先民对海洋的认识不足,祖祖辈辈从教训中总结出来形成各种各样禁忌,以图吉利,规避风险。

如:水瓢、勺子、羹匙不能背朝上搁置,一切器皿不能扣放。因其形状象船,渔家人从心理上不愿意看到它们倒置的情景,反映了渔家祈求海上平安的心愿。不能在船头小便,只能到船尾大小便;忌妇女跨越船头、网具,认为“女人跨船船会翻,女人跨网网要破”。船头柱子是船主的象征,任何人不许坐到上面。筷子不能横放在碗上或插进饭里,筷子横在碗沿上,似船搁礁,因而渔民形成了筷子不能横搁碗盆沿口的习俗。吃饭时,只准吃靠近自己的一边,不准伸筷子夹别人眼前的鱼菜,否则即被称为“过河”,俗以为随便过河为险兆。

4.海洋民间节庆———渔灯节

蓬莱沿海渔民供奉龙王、海神娘娘,每逢节日和出海捕鱼前,举行祭祀,鸣鞭炮,焚香烧纸,敲锣打鼓,祈求平安。每逢初一、十五,渔家女于海边为亲人祈祷祝福。每年正月十三、十四是山后、芦洋一带渔村的渔灯节,渔民纷纷到海边设供祭船,为龙王送渔灯,放鞭炮,并举行具有渔家特色的娱乐活动,以祈求出海平安和渔业丰收。渔灯多用现成的生日蜡烛,但沿袭旧时以萝卜、胡萝卜刻灯的旧习惯,生日蜡烛都插在萝卜,胡萝卜做成的底座上。它是从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专属当地渔民的节日,具有鲜明的渔家特色。

5.结语

久居蓬莱沿海的先民们,终生与大海为伴,由于海洋的不可知、不可测、不可驾御,增添了海洋民俗生活的神秘色彩。随着人们对海洋认识的逐步加深,具有迷信色彩部分的海洋民俗逐渐被摒弃。在当前,用现代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渔民都采用机械化劳作,对沿袭下来的海洋民俗逐渐淡化,仅有少部分能从渔民的生产、生活中反映出来。但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需求增强,具有地方特色的庙会文化、渔灯节、渔家生活民俗正为异乡的朋友所寻觅,当地旅游部门正在挖掘乡土渔家文化,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旅游产品,使当地的海洋民俗遗风保存并传承下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