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良恕院士:小麦育种栽培专家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3:38 

50多年来,卢良恕院士一直工作在农业和农业科技战线,长期从事农作物遗传育种与栽培、区域性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和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等科技与战略研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卢良恕院士是我国著名农学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现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至今仍在祖国辽阔的疆土上考察调研、辛勤耕耘,为国家农业重大决策的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奉献智慧和心血。

卢良恕院士是新中国早期的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曾主持选育了“华东6号”等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长江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增产作用。在农业宏观研究领域,开拓了我国现代食物研究的新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把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现代食物观念”“种植业三元结构”“建设现代农业”“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等重要战略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为国家制定《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0-2000-2020)》《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等重大规划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卢良恕院士一直心系“三农”,关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关注食物安全与人民营养健康,与农业、农村和农民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年10多次到全国许多地区考察、调研和做学术报告,包括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南岩溶地区、东北三江平原及黄河三角洲等地,特别关注位于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的资源“金三角”地区,努力推动区域农业综合开发。

卢良恕院士已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编专著10余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次,还荣获1998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奖”及2001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科技耆英奖”。

卢良恕院士近60年来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建树和实践总结,是一份十分珍贵的财富。这部《中国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系统总结和阐述了他及多年来与他精诚合作的工作团队共同取得的部分丰硕成果。卢良恕院士的科研历程、学术思想、管理韬略、真知灼见,是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缩影;卢良恕院士的立志报国、严谨扎实、虚怀若谷,是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界广大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中国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出版,将会使更多的人了解农业、关注农业、认识农业和倾情农业。希望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战线能够“江山代有新人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祝福农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得到更快发展,富国裕民,造福社会。

卢良恕,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农业与科技发展专家。男,汉族,浙江省湖州市人,192411月出生于上海,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471月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先后任江苏农科院院长(研究员)、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江苏省农学会会长。1982年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职务,随后历任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国家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图书奖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与农村科学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曾被选为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0多年来,卢良恕先后到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澳大利亚、苏联、日本等许多国家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主持选育了"华东6"等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长江下游大面积推广,推动了南方及淮北地区小麦生产的发展。主持完成的"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综合研究"项目,获国家农村发展中心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项目"我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国家制定《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提供了科学基础,从而有力推动了我国整个食物与营养工作的发展。多年来参与国家农业及科技领域的政策制定与战略咨询工作,在农业宏观研究领域,开拓了我国食物结构与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把传统的粮食观念转变为现代食物观念""种植业三元结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等重要战略观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主编和专著十余部。卢良恕还曾荣获1998年度中国工程科技奖及2001年中国老科协科技耆英奖。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