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科学发展富民兴渔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即墨市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渔”主题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加快基地项目建设。为鼓励入驻基地的科研单位加快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市政府出资征地230亩,供参与项目建设的各科研院所免费使用50年;投资1800余万元将水、电、路、通讯、宽带、有线电视等配套至基地红线;对涉及入驻单位产业结构调整和渔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相关的农林特产税,进口自用的生产资料、科研设备设施、亲体种苗等,均按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给予一定减免,等等。对于这些优惠政策,基地配合相关部门坚决予以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基地不断加大服务力度,全面推行了“全程办事代理服务”制度,把入驻单位包括水、电、用地手续、基本建设手续等在内的几乎所有项目都纳入全程代理范围,解除建设单位的后顾之忧,有效加快了基地项目建设进程。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把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推行“健康养殖”的理念,要求各单位生产过程严格遵守“五项制度、两项登记”等国家有关规定,并先后在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实验基地内建立了“生产日志制度”、“科学用药制度”、“养殖水质检测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饲料使用管理制度”、“养殖车间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抓好日常管理。目前,各苗种繁育车间全部落实了生产、用药、销售记录等水产品质量安全自控措施,所用养殖和育苗水质全部达到国家一类水质标准。
技术攻坚,产业带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和科学养殖模式的推广示范,先后引进开发中华鲟、日本刺参、美洲黑石斑等新品种11个,转化推广“海水增养殖生物优良种质和抗病技术”等新技术12项,培育大菱鲆、美洲黑石斑、大西洋牙鲆、中国对虾等各类优良水产苗种180亿单位,生产优质水产饲料23000吨。这些新种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水产养殖病害严重、稳定性差、良种覆盖率低的突出问题,提高了养殖效益,促进了养殖行业产业化进程,把科技成果真正转化成了渔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