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风雨历程使天津港铸就今日辉煌

来源:雪婷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5:57 

天津港从步履蹒跚到真正成熟壮大经历了57年的风风雨雨。天津港董事长于汝民不无感概地说,57年中天津港经历了很多风雨洗礼,今天的天津港已经和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7年风雨历程铸就天津港今日辉煌。

1952年至1978年: 恢复恢复运营期

天津港是一个老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早在1938年日本侵华时期新港就已经开始建立。但新港建好之后基本上没有使用,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也没有正式运营。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港口,新港到1952年才开始重新开港。

天津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焕发了青春。在1952年重新开港当年实现吞吐量是72万吨,但这个时候天津港发展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于汝民说。

19781992年:稳步发展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津港经过了改革开放的探索期,也是一个稳步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1992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对外贸易急速增加,港口的体制明显落后于经济形势的发展。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港口体制进行改革。

据了解,当时全国的沿海港口都出现大量的压港、压船现象,港口大量的货物挤压不能运出港外,这导致了党中央、国务院下决心对港口体制进行改革。而天津港是全国港口体制改革的第一个试点单位。我们是在19826月份,从原来的交通部直属改为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同时还有配套的政策,叫以港养港,就是自己创造的利润全部留在港口,用来发展建设,同时的政策是国家也不再投入。于汝民说。在这段时间,天津港获得了比较快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在1986816视察天津港还发表重要讲话: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些地,一改革效益就上来了,主要是改革给了你们自主权,主要是用人的自主权。

当时的天津港主要是进行改革的探索,从旧的体制向新的体制逐步的进行转变,但是到底发展成什么样的模式,应该说还不是很清晰。于汝民回忆道。

1992年到2002年:确立天津港的改革方向

1992年到2002年天津港主要由原来改革的探索阶段进入到确立阶段。这个阶段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2年之后,我们基本上明确,我们国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企业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就是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期间,我们成立了股份制的公司,这个股份制公司由原来的职工持股到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股份制的公司,在1997年我们还有两个公司,在香港上市,我们还进入了国际的资本市场。于汝民非常振奋地说道。

2002年至今:政企分开 快速发展时期

2002年到现在天津港集团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天津港务局到后来实行政企分开,把政治职能交出去,留下企业职能。于汝民表示,我们大量的资产进入上市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我们在构建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在资本市场上,我们不断的发展,募集资金发展壮大,加快发展。

于汝民说,天津港2001年实现了1亿吨的吞吐量,到2004年就进入了2亿吨;从042亿吨到073亿吨也是用了3年的时间,发展速度之快可见一斑。我们有指望到明年,我们再进入4亿吨,我们要用33年上三个台阶!

天津港经过57年的发展,港口规模由原来74万吨的吞吐量,到去年完成了3亿5600万吨的吞吐量,港口等级从52年只能进1万吨的船,现在发展到可以接待30万吨的船,在世界上人工港上是等级最高的,由原来在世界上默默无闻的小港,成为世界第5位的港口,进入世界前5强。这些成就、荣誉和辉煌的背后是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于汝民不无感慨地说。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