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路径——打造“一带五区多点”发展新格局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导语】 青岛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将青岛基本建成我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到2020年,力争将青岛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蓝色经济强市。从今天起,《青岛新闻》将对这一《意见》进行系列解读。首先请看第一篇“打造“一带五区多点”发展新格局”。
【正文】 青岛发展蓝色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根据《意见》,我市将围绕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形成以环胶州湾区域为中心、以胶州湾东西两翼为新增长极的“一湾两翼”蓝色经济发展布局,建设以港口物流、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海洋生物等特色经济为支撑的蓝色经济集聚带。
【同期声】 于慎澄 市委
(从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规律来看的话,要想发展临海、涉海、海洋经济,往往都是在近海岸相对的区域来发展;我们青岛市长期以来的区域经济的这种发展的历史也已经形成了带状发展的这种布局。
【正文】 为给蓝色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青岛市将着力推动董家口临港产业区、胶州湾西海岸新经济区、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胶州湾东海岸现代服务业区、鳌山海洋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示范区等五个蓝色经济核心带动区的建设。
【同期声】 刘文俭 市委
(这几个经济区,利用了我们原先已有园区的基础,而且在空间上来讲符合我们大青岛经济发展格局,而且充分发挥和挖掘了我们各个区市的一些已有的竞争优势。)
【正文】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构筑现代渔业集聚区、现代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石化和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滨海商务旅游度假区、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区、海洋科普教育服务区等一批分工合理、多点支撑的蓝色产业集聚区。
【同期声】 刘曙光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各个点的建设要注意发挥各自的竞争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还要避免由于这种竞争和低层次的重复形成的浪费现象。)
【正文】 在打造“一带五区多点”格局的过程中,《意见》提出要坚持海陆统筹联动原则,促进海陆经济相互渗透与交叉,形成资源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海陆一体化新格局。市社科院经济战略与管理研究所所长隋映辉认为,实现海陆统筹要实施“三步走”战略。
【同期声】 隋映辉 市社科院经济战略与管理研究所所长 教授
(第一步走战略我称之为褐色战略,就是在陆上应该着眼于规划和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些条件,第二个是近海的绿色发展战略,在沿海带建立更多的环保产业园这种特色园区来替代我们的传统产业,第三步走战略就是我们深海区的蓝色战略,来挖掘海上的资源。
【记者点评】 打造“一带五区多点”蓝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海陆统筹、合理布局,使点、区、带之间,陆地和海洋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同时,还要坚持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避免区域内出现产业低质同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