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路径——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导语】青岛市在《关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蓝色经济布局、壮大蓝色产业、深化蓝色区域合作,提高全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系列报道《解读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路径》今天请看第四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加快蓝色经济区建设”。
【正文】《意见》提出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建设蓝色经济区,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统筹协调,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良好服务。
【同期声】于慎澄 市委党校副教授
(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蓝色经济区的整体规划方面,包括产业园区的布局,整个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点方向;另外,培养壮大企业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为企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
【正文】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利用好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专家认为,应该积极培育资本市场、贸易市场、海域使用市场、海洋科技市场、人才市场等多层次市场体系,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同期声】姜旭朝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青岛有海洋医药、海洋生物等很多专利技术,能不能考虑在青岛形成一个产权交易市场,很多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这个市场宣传,让企业知道,来达到一个转让的目的。)
【正文】建设蓝色经济区,需要在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等海洋社会服务机构,发展海洋气象、监测、救护、环保等海洋社会服务业,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同期声】 隋映辉 市社科院经济管理与战略研究所所长 教授
(服产学研资介在链接方面我们还有脱节现象,科技资源的整合,创新力量的引用,包括项目通过股权的方式怎么合作,我们都需要很好的研究。)
【正文】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搭建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平台,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区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共同发展。专家认为,区域合作机制应该包括四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同期声】刘文俭 市委党校教授
(首先是在青岛十二区市要有一个合作意识和合作机制的建立,通过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共同的问题;第二要在胶东半岛这个层面进行合作,青岛与威海和烟台的合作,通过这个机制的建立和平台,来推动整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打造;第三个层面要跳出半岛,云集我们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还有相关力量,来建立合作平台;第四个层面要跳出中国,来利用国外的力量和科研机构,来打造我们的蓝色经济区。)
【正文】专家建议,青岛要学习借鉴长三角、珠三角和其他沿海地区在先期发展过程中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合作方面的经验做法。
【同期声】隋映辉 市社科院经济管理与战略研究所所长 教授
(长江三角洲在交通规划,在人事的交流,在医疗保险,在养老保险都打通,这样建立统一的协调体制和机制,这些都需要我们青岛来学习。)
【记者点评】建立健全蓝色经济发展运行体制机制,重点在于用创新的方法解决影响和制约蓝色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要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途径、创新的举措有机整合各方面力量,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规划更加科学,开发更加规范有序,推动蓝色经济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