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融资难题 市工商局助推优势产业融入“深蓝”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在全市大力推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市工商局立足职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引导企业组建渔业企业集团,大力培育海洋产业品牌,不断创新服务措施,全力推进全市蓝色经济发展。
“企业能发展这么好,多亏了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日前,经区老船长航运有限公司经理林勇紧紧握住前来走访的市工商局经区分局局长沈润军的手高兴地说。老船长航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国内货物运输为主的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出现了资金困难。得知情况后,经区分局立即组织人员,向企业宣传《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和《股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同时派出2名工作人员,指导企业填写表格、准备材料,使老船长航运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顺利办结了股权出质登记手续,成功融资1000万元。今年以来,工商部门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进股权出质出资登记、动产抵押登记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登记注册工作,共帮助企业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2户次、动产抵押合同登记89份,为企业融资12.4亿元。
组建渔业企业集团,培育海洋优势产业。今年以来,工商部门放宽集团组建条件,只要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有3个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2000万元人民币,即可申请组建冠威海(市)行政区划的企业集团;母公司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有3个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即可申请组建冠山东(省)行政区划的企业集团;母公司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有5个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在1亿元以上,即可申请组建免冠行政区划的企业集团;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全市成功申报了一批免冠行政区划国家级企业和冠省名集团公司。在今年9月举行的海洋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全国多家大型超市采购商与泰祥集团签订购销协议。泰祥集团科技合作部经理杨青说:“自从在工商部门指导下,登记了免冠行政区划的集团名称后,我们的产品就在外地叫响了,一直畅销不衰。”
引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壮大海洋产业品牌。针对一些企业缺乏注册商标知识和争创品牌意识的问题,他们先后举办了《商标法》、争创驰名和著名商标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30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多份。
他们还对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拳头骨干产品进行分类跟踪服务,筛选出重点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按照知名、著名、驰名三类商标创建的梯次结构,认真进行重点培育与扶持。目前,全市拥有涉及海洋产业商标300多件,有20多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山东省著名商标。
威海荣成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扬帆集团今年计划再出资4.4亿元,将注册资本增至6亿元。但由于涉及股权、法人代表和名称等多项变更,企业不知道如何准备材料。得知情况后,工商部门立即介入,仅3天时间,就帮企业办理了新营业执照。今年以来,市工商局围绕造船、渔具、海洋食品、海洋捕捞等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产业,在企业登记窗口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推行一审核准制度,提高窗口服务效率。针对船舶企业及其配套企业诞生从而产生大量的企业核名、设立、变更等各类登记注册业务,市工商局优化环境,提高效率,积极为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实行即时受理制度,当场登记发照。在重大项目企业预核名称时,为其预留联系电话,接受其电话预约,上门提供企业登记咨询、指导服务。对市级重点项目企业,实行重点项目责任人制度,安排专人进行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协助其办理从预核名称到颁发执照的全套登记业务。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