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政协委员:让高新区变身蓝色经济先行区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依托山东省青岛市海洋科技研发及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青岛市乃至全省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青岛高新区作为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和关键节点,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定位明晰、园区功能突出、生态环保优先、基础建设提速、研发资源集聚,完全有条件、有优势、有能力率先打造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为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搭建平台,有力推动青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高新区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张斌在调研后如是说。
要先期编制蓝色经济规划。组织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专家学者开展调研,并参考蓝色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基本规律和战略重点,编制青岛高新区蓝色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同时,围绕资源整合、产业培植、区域打造、节能环保等方面,建立健全与发展蓝色经济相关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要规划建设蓝色经济专区。把规划建设特色园区作为青岛高新区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载体,通过合理布局、政策引导、搭建平台、集中发展,促进蓝色产业集群化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带动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在产业导向上,重点选择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产业,建立低耗高效产业结构;在产业布局上,实行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避免产业低质同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在载体建设上,以加强重点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等建设为重点,为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尽早形成产业优势。并逐步完善蓝色经济、蓝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要集聚孵化创新要素。以建设蓝色经济体系为目标,不断加大高端研发机构的引进力度,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创新和育成中心,发挥创业中心、孵化器等功能。组织重点攻关,努力发展海洋生物功能制品等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海洋特殊用途新材料、海洋仪器设备及海水综合利用装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带动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
要吸引高端科研人才。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高层次、高技能和紧缺型人才到高新区创新创业。重视人才使用,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实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不断加强高素质劳动力培训,对于自主创新成效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努力使高新区成为海洋科技研发人才的聚集地。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成立青岛高新区蓝色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对蓝色经济园区的资源整合、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实行统筹安排。积极开展科技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研究,通过推进创新性科技园区、数字化园区、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科技评估中心等建设,为发展海洋科技提供优质服务。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小额信贷基金,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好各项财政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融通社会资金,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