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但凡去过南极的人无一没有感受过西风带的暴烈,“咆哮的西风带”成为许多人的梦魇。然而这一次梦魇不再,穿越西风带空前平稳。
按照航程,本次南极科考“雪龙”船总共需要6次穿越西风带,是历次南极科考穿越西风带最多的一次。自
在进入西风带之前,能力建设队的孙军是晕船最严重的一个,3天3夜不吃饭。“痛苦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就开始想家、想媳妇儿和孩子,眼泪控制不住。”孙军说,“过去听人说,晕船厉害的人跳海的心都有,我就真的是那样。”
然而进入西风带的3天,孙军只有偶尔一小会儿的眩晕,吃饭、活动没什么影响。“太意外了,我已经做好至少两天不吃饭的准备。”孙军说,“穿越西风带没什么反应,不可思议!”
和孙军一样,西风带给人的真实感觉的确比想象的要好得多。许多在西风带之前晕船的队员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新西兰的商店里买好了在床上伸手即可拿到的、缓解胃酸的食物。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次穿越,西风带温柔得像水一样,没有任何感觉。综合队的张丹再也不用随身带着塑料袋下楼,中央电视台记者翟壮也不再卧床不起,许多人的脸色不再苍白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人人脸色红润,三餐正常,食欲出奇地好。如果谁在吃饭时间晚到一会儿,二楼餐厅基本就没什么饭菜,只能到一楼去找吃的了。队员们饱满的精神状态令船上的文娱活动按计划如火如荼地展开,第26次队上上下下洋溢着乐观激昂的气氛。
有经验的船员介绍,过去穿越西风带时,“雪龙”船的倾斜角度至少要到二三十度,而本次西风带的穿越如此顺利,船的倾斜角度很小,似乎有些反常理。
“我们穿越西风带时遇到的大风都是顺风西北风,假如在新西兰晚走半天的话,可能遇到的大风就会成为横风西南风,那样的话海况就会比较差,遇到的困难就比较多。”气象预报员孟上说,“可以说我们抓住了有利时机。”
“雪龙”船船长王建忠介绍,自从进入西风带,“雪龙”船就在两股旋风的夹缝中行走,后面紧跟着是一股强大的气旋,如果新西兰装货在41小时之上,则气旋会跑到“雪龙”船前面,其结果会比现在困难得多。
当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