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今年重点推进新渔村建设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狠抓落实做好服务
最近,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局长挂帅指导工作,全省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渔业快速发展,渔民收入稳步上升,渔区经济社会稳定,渔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已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2006年,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将进一步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做好服务,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再立新功。
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平安浙江”的总体部署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渔业经济强省为目标,以依法加强渔业管理和统筹服务、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合理开发和保护渔业资源,不断提高渔业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省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作出新贡献。
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海洋经济总产出达到3500亿元,增长15%左右。海域使用综合管理进一步规范,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开展,海洋行政执法进一步加强,海洋公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渔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维持在480万吨;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实现“负增长”,渔业安全事故率进一步下降,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基本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渔业格局开好局。
渔民收入稳定增长,渔民生产生活更有保障。渔民人均收入8200元,增长5%。探索建立渔业水域征用、严重污染损失的经济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渔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渔业政策性保障途径和办法,渔业互保面进一步扩大。
提供多元化的海洋与渔业公共服务。初步完成“十五”渔港建设任务,筹备新建扩建一批国家级中心渔港和省重点渔港,优化渔业发展环境和渔区生活条件,并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供广阔舞台。海洋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及时有效地发布台风、风暴潮、海浪、赤潮等各类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滨海旅游区、海水浴场等海洋环境预报产品和渔业市场科技服务信息。加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为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提供良好服务。
2006年,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将进一步努力调整渔业经济结构、提升水平、外拓发展、提高效益,为渔(农)民增加收入,建设平安和谐渔区作出新贡献。同时,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海洋与渔业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加强初级水产品质量监管,启动“千场无公害、万户信得过”主题活动;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水产养殖效益,走“外拓型”渔业的发展路子;全面启动水生动物检疫防疫、病害疾控能力建设;加强和完善海洋公益服务,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继续抓好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努力拓展渔业互保业务,提高渔业抵御自然灾害和事故风险的能力,提高渔民灾后恢复生产的能力,维护渔区稳定。
2006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