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蓬莱“海陆联动”领跑蓝色经济大发展

山东蓬莱“海陆联动”领跑蓝色经济大发展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13:25 

中柏京鲁造船依港而建,7艘万吨巨轮同时在建,年底交付使用;巨涛重工码头滑道上,新造的海上钻井支架价值近亿美元,即将出港下海;华润、中电借海风发电,年发电20多万千瓦;安邦石化“巨龙”型输油管道直探大海,百万吨原油登岸提炼升值;三仙山、阳光海岸假日小镇、高档葡萄酒庄等临海而建,借海景纳客,年旅游收入10多亿元……一批批临海、涉海、海洋产业项目蓬勃发展,山东蓬莱蓝色经济风生水起。

在发展蓝色经济中,该市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既眼中有海,又心中有陆,统筹海陆资源要素配置,实行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形成海陆联动、一体发展格局。目前,已发展造船重工、石化、汽车及零部件、滨海能源、滨海旅游、海洋渔业、海洋生物科技等10余个蓝色经济产业带,年实现产值120多亿元,利税30多亿元。

海陆联动,首要是打通海陆连通大动脉。该市从完善发展平台入手,统筹海域、海岸带、腹地及产业特点,规划建设东西“两翼”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以城区为主体的滨海旅游度假区,“东翼”重点规划建设海洋重工产业园、兵器民品工业园。“西翼”重点规划建设船舶工业聚集区、石化产业园,城区沿海重点规划建设休闲旅游产业带。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在投入20多亿元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完成港口腹地“七通一平”近6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今年开工建设2个 5万吨级泊位及2条5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加快东西两个港区疏港公路、德龙烟铁路进港线、港前站规划建设。对城区黄金海岸保护性开发,10多家企业“退城进园”,投入10多亿元对海岸带绿化美化。

陆向海拓疆,鼓励大进大出、重型加工制作等陆域产业向沿海转移。该市依托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和滨海文化风光资源,重点打造临港工业基地和休闲度假基地。临港工业基地以蓬莱新港、栾家口港为依托,重点发展石化、造船重工、汽车及零部件加工、滨海能源四大产业。目前已吸引京鲁造船、渤海造船、巨涛重工、北奔重卡、国电、华润、香港中电等50余个过亿元临港产业项目入驻,形成百万吨石化、百万吨级造船、百万千瓦能源、5万辆重卡生产规模;休闲度假基地着重发掘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和秀美的海洋自然景观资源,发展休闲度假、商贸餐饮、文化娱乐、教育会展等产业、打造滨海旅游长廊,目前已发展起蓬莱阁、戚继光故里、海洋极地世界、三仙山等10余个滨海景区,吸引世嘉游艇与游乐场、阳光海岸假日小镇、八仙娱乐城、君顶酒庄等30余休闲度假项目入驻。目前滨海游年纳客 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多亿元。

海向陆延伸,拉长产业链条,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该市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打造海洋产业基地,在推进海水精养、远洋捕捞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水产品加工向深加工、高创汇、高附加值和鲜活运销领域发展,目前已培育起京鲁渔业、华光食品、三三食品等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创汇2亿美元;规划建设海洋生物生态利用示范区,重点发展海洋药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和化妆品、海洋生物新材料、海洋生物酶等产业,目前海洋生物产业年实现产值过亿元;同时,依托港口优势,发展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集中培育蓬莱东港区、栾家口港区等临港物流园区,恢复蓬莱-大连航线,并建成京鲁、蓬源、安邦、蓬莱东港区等4个保税仓库(堆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