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加快蓝色经济发展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导语】在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过程中,威海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蓝色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系列报道《蓝色经济半岛行》今天请看第五篇“威海: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蓝色经济发展 ”。
【记者出镜】
王代金记者
(这里是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在国内其他船厂纷纷遭遇金融危机而导致业绩下滑的情况下,这个规模不大的厂却手握120亿元的大订单,交货期也排到了2012年。)
【正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黄海造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佳绩,靠的就是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占企业员工数量20%以上的科技人员,让这个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差异化发展。
【同期声】
张新生山东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加大技术科研,不断更新船型,生产工艺不断创新,做一些附加值比较高,而制造难度又比较大的中小型船)
【正文】
虽然造的船不大,但市场份额和效益却不少。目前,黄海造船厂的大型客滚船订单数已经占全国客滚船市场总份额的62.5%。今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润4亿元。
拥有全国最大海珍品养殖基地的威海好当家集团,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水养殖和深加工企业。在这里,加大科技投入被认为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宝。企业不仅连续四年制定8个国家行业标准,而且还成立了国家级科研技术中心。
【同期声】
唐聚德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公司副总裁
(科技投入(占产值比例),前年占5%,去年占6%,今年能够占到8%)
【正文】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是关键。成立于1991年的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由国家科技部、山东省和威海市共同创办的全国三个火炬高新区之一,目前,已建立起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此落户的3000多家科技企业中,80%以上的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同期声】
李耀华威海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不管是原有企业的壮大成长,还是孵化器新企业的膨胀成长,都离不开技术支撑,我们当地的科研院所又不多,只能走出去,通过省内的、国内的,甚至国际的多种形式多种方式的合作。)
【正文】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本地高校,在促进威海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期声】
黄建军山大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党支部书记 副院长
(我们搞科研,有人才科技的优势,地方需要的一些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地方的需求来解决,这样技术再转化到地方的企业和实体里面。)
【正文】
根据规划,到2012年,威海各级财政用于科技方面的支出增幅要高于财政支出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投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同时,实施100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确保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0%以上。
【同期声】
崔集泽威海市科技局副局长
(把威海打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区,高档人才的聚集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汇集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