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来烟台把脉 为蓝色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来源:中国海洋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2:4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从海洋经济大省走向海洋经济强省,胡总书记提出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非常准确,非常及时。”知名学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教授刘洪斌这样说到,829日上午,刘洪斌教授一行及烟台的专家学者们参加了由烟台市科协举办的“蓝色经济、高端产业发展专家调研座谈会,为烟台的企业发展蓝色经济出谋划策。

知名海洋经济专家刘鸿宾教授,在1989年秋至1990年春,曾给当时的省委书记姜春云写信,提出山东海洋开发战略。1990年,全国首届海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授承担了给我省领导人起草发言稿的工作。1991年,省委、省政府采纳建设海上山东的理念,正式提出建设“海上山东”战略。

来自烟台各行各业的众多知名企业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他们纷纷就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瓶颈进行了陈述。来自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管理部宣传课的韩汶君说,“斗山(中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挖掘机、叉车的生产销售和装载机、发动机的销售,挖掘机已8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对此,刘洪斌教授说,“斗山在挖掘机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就,据我了解,斗山在海水淡化设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走在了前列,烟台斗山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开展海水淡化设备的研制开发呢?中国的北方容易发生旱灾,烟台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海水淡化设备应该具有一定的市场。”

来自烟台港集团的副总工程师陈仁涛说,“烟台港自1861年开埠,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共有四个港区,芝罘湾、蓬莱港、龙口港及正在建设中的西港区,岸线将近一百公里,去年年底,港口排名由17为上升到11位,但是烟台港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提升,建设面临着资金问题,临港工业发展缓慢,拉动能力不足,同时,大型的专业化深水泊位不具备,发展空间没有得到战略性拓展,这些严重制约着烟台港的经济发展。”对于烟台港的发展问题,陈仁涛说,“山东港口众多,竞争十分激烈,烟台港如何定位才能有较大的发展呢?”对此,刘洪斌教授说,“城市之间的港口合作要大于竞争,在烟台市范围内,港口实现了联合,但是在山东省范围内并没有实现,青岛港可以说是实力最强的,可以以青岛港为龙头,大家一盘棋,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这对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也是具有意义的。”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的戴桂林副院长说,“港口的竞争是必然的,尤其在亚洲尤为激烈,这也符合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以港兴市,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把港口建设作为物流建设的重要内容,韩国则提出了把物流建设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蓝色经济区中,各个港口应正确定位,比如青岛港,就把自己定位于钢铁港口的延伸,烟台港也应准确找准自身的优势,在蓝色经济区内,跨区域进行梳理协调,准确定位。”

会上,来自烟台万华集团、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张裕集团、绿叶制药及天源水产的代表们也就企业的发展咨询了专家学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