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烟台”需“错位发展”

来源:水母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2:4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烟台在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只要把握好机遇,蓝色经济发展大有可为。”829日,中国海洋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刘洪滨教授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眼下,“蓝色烟台”正衔枚疾进。烟台蓝色经济也进入前期发展规划阶段。面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烟台该如何发力?28-29日,由市科协组织的“蓝色经济、高端产业发展专家调研座谈会”举行,YMG记者对前来参加调研的刘洪滨进行了专访。

九大核心区烟台占三席

作为我国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刘洪滨教授早在20年前即着手进行《迎接蓝色挑战 建设海上山东》的研究,是最早提出“海上山东”的权威之一。20多年来,“海上山东”建设成就显著,海洋经济发展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形成了五次发展浪潮。而从“海上山东”到“蓝色山东”,在刘洪滨看来,后者的外延更宽泛,内涵更丰富。

“蓝色,从生态的角度理解,应发展环保产业、可持续利用产业,不是开发海洋资源就是蓝色。”刘洪滨说:“海洋的开发利用,发展必须与保护并重。”

刘洪滨认为,烟台发展“蓝色经济”的自然条件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体系也十分完善,特别是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九大核心区中,烟台占了三个,即丁字湾海上新城,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和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只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烟台蓝色经济发展就大有可为。”

放大优势实现错位发展

发展蓝色经济,规划须先行。刘海滨表示,科学规划要突出绿色、蓝色理念,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特别是海洋开发要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基本原则,大体按海岸带、近海、海岛及专属经济区的次序,形成四大海洋经济开发体系。”

在产业层面,刘海滨认为,烟台应放大产业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烟台和青岛、威海三个城市都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区位和资源优势,宜努力发展汽车船舶交通运输设备、电子信息和家电、食品饮料等制造产业群。另外,还要利用临海优势,发展海洋药物、海水综合利用、新材料等海洋高科技产业群。但在此过程中,错位发展十分关键。比如,烟台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城,就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而这恰好是半岛其它城市所不具备的。”

刘海滨还表示,在半岛城市中,烟台和威海历来是海洋渔业和果蔬之乡,当前宜重点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区,特别是海洋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要以国外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创汇农业,创汇渔业。”

投融资体系不可或缺

“海洋经济区和临海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实施一批重大的项目来支撑和牵动。”一直关注韩国西海岸开发的刘海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韩国西海岸的成功开发取决与良好的项目带动。我们应借鉴‘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经验教训,筛选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优化的好项目。”

在刘海滨认为,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融资体系。“一要采取可行的融资体系,譬如建立蓝色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由财政部门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对有关的基建投资、技改投资和支农资金等,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用于海洋开发的重点项目;金融部门应设立专项贷款,纳入信贷计划。当然,也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和资源合理配置,主要依据推行股份合作制,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市场等筹集资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