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国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几十年来,我国海洋产业不断发展,结构不断优化。以海洋渔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工业制造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以高技术为支撑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风能、潮汐能)、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从本期开始,本版将推出“海洋产业60年巡礼”专栏,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海洋产业的发展状况,欢迎关注。
——中国海洋报
海洋交通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交通运输大国之一。进入新世纪,中国海洋交通运输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以年均16.5%和30%以上的速度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出了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运输产业的战略。海洋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港口码头建设迅猛发展
回顾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海运业起点较低,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沿海仅有6个主要港口、233个泊位,年吞吐能力仅为1000余万吨。但到1980年,我国沿海已有50个万吨级深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亿多吨。
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陆续开工兴建了一大批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和中级泊位,还兴建了一批现代化港口和码头。从1981年起,沿海地区相继建成了一批煤炭、矿石、石油专用码头;同年,我国第一个全集装箱深水泊位于天津港建成之后,黄浦、天津、上海又相继建成6个全集装箱泊位,新增吞吐能力60万标箱;1989年沿海主要港口码头长度约9.8万米,主要港口码头泊位124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53个、货运量1.03亿吨、客运量858万人、货物吞吐量4.9亿吨,达到1980年吞吐量的2.3倍;到1991年底,全国码头长度达l2万余米、泊位1229个、万吨级深水泊位296个,全国主要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为5.322亿吨,其中外贸1.957亿吨;客运量为5123万人次,其中国际航线运客1179万人次。
全速打造新型交通运输船队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海洋交通运输船队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前夕,国民党当局不是劫走就是炸毁、凿沉轮船,仅留下23艘、总吨位3.4万吨。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一时尚无法创立自营的远洋运输船队,中国海轮吨位所占世界比重不到0.3%。
1961年4月,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宣布成立。中远公司是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的国际远洋运输企业,它的成立加强了对远洋运输船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自营船队的扩大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到1982年我国已拥有远洋船舶874艘、载重达1100万吨,完成远洋货运量0.46亿吨、客运量71万人。同时,我国沿海海洋交通运输驳船已达2781艘、共计322万净载重吨、5万载客位;此外还有帆船2028艘、7万净载重吨,共计完成沿海货运量0.77亿吨、客运量l272万人。自1976年~1985年10年间,一大批船龄老化、设备落后的船舶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具有80年代初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船舶。据英国劳氏船级社发表的数据显示,1982年中国商船队吨位居世界第11位,1983年居世界第10位,1988年则上升到世界第8位。1989年我国海洋货运量已达2.23亿吨,是1980年的1.9倍;海洋交通运输(含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港两部分)营运收入62亿元,是1980年的3.1倍。1991年,我国海洋货物运输量达2.52亿吨,其中远洋货运量1.06亿吨;客运量2992万人,其中远洋客运量l54万人。全国海洋交通营运收入为91.57亿元 (不包括地方水运企业收入,地方约占全国的30%),利润总额达26.59亿元。
沿海五大运输系统基本建立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迎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06年,沿海港口吞吐量持续稳步上升,海洋交通运输业营运收入达2585亿元,增加值为1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截至2006年末,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5.37亿吨,稳居世界第一大港;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国际港口中,我国沿海港口已占近一半席位。2007年,中国海洋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34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到2007年,我国亿吨大港由2000年的3个发展为14个。中国沿海矿、煤、油、箱、粮五大运输系统基本建立,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年吞吐量于2007年更是首次突破亿标箱、船舶运力超过1亿载重吨。
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态势都保持良好,海洋交通运输市场整体景气度攀升,细分市场分化明显。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上半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增长较快,沿海港口开辟新航线、扩大内贸业务、构筑综合物流体系,上半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751.8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2%。不过到2008年下半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增长趋势有所放缓。2008年全年实现增加值3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2.9个百分点。中国海洋运输目前正以昂扬斗志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