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3:52 

由海洋经济到蓝色经济,体现了发展理念的不断创新。与传统海洋经济相比,蓝色经济有着更加科学、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内涵。蓝色经济更加注重海洋的适度科学开发和保护,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积极推进海洋高端产业发展,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优势产业;更加注重海陆统筹布局,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各类海陆资源;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引领,提升海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突出海洋生态文明,强化生态建设,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永续发展。

承载蓝色经济发展的经济区,是以海洋、临港、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定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总体构想,坚持科学谋划、高点定位、强力推进,坚持统一规划、保护开发、立体发展,坚持海陆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以省内沿海7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示范区。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现这一构想,山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突出的海洋区位、资源优势为发展蓝色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较强的海洋经济实力为发展蓝色经济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优秀的人才团队为发展蓝色经济积蓄了创新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为发展蓝色经济提供了有力保障,海洋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下5个原则。

一是坚持环境保护优先。把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实现开发与保护双赢。大力推行集中集约用海,提高单位用海面积的综合效益,优化岸线生产力布局。建立资源开发综合评价制度。加强海陆一体化治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坚决防止盲目开发、无序开发,决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

二是坚持科学适度开发海洋。大力培育海洋高新产业,依托园区、基地、企业,重点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海洋科技资源优势,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切实提高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转变外经、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载体和新形势,促进对外开放在深度和广度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坚持海陆统筹发展。科学把握海陆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发展海洋产业为重点,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坚持海陆产业统筹规划,鼓励大进大出产业向沿海转移,引导海洋产业链向内陆延伸。坚持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形成海洋开发的主战场。坚持生态环境统筹治理,加强对陆域排海污染物的治理,标本兼治,从源头抓起。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内陆腹地的大开发、大开放,创造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协调、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四是坚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一步引导海洋和涉海产业链由东向西、由海向陆延伸,带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省不同区域加快发展,形成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五是坚持推进蓝色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蓝色文明意识,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加快发展与蓝色经济区建设相适应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激发社会创造力,推进基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蓝色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面对发展蓝色经济的机遇,山东将秉承诚实守信、互利共赢、合作竞争的宗旨,与国内外各区域、各省 (区、市)携手同行,扩大交流,促进合作,实现蓝色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