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海洋环境质量及灾害公报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3:57 

日前,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春先发布《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和《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副司长林山青,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马德毅,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及有关专家出席了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国家海洋局新闻信息办公室主任吴金友主持。公报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海洋灾害损失为建国之最。

据《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虽然我国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态;近岸海域沉积物总体质量较好;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倾倒区和海上油气开发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要求,但近岸海域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绝大部分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达不到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含量居高不下。由大气输入海洋的污染物浓度及其沉降通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缓解,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退化、生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

2005年,我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基本维持在近年平均水平,其中较清洁海域、轻度污染海域、中度污染海域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约为5.8、3.4、1.8和2.9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江苏近岸、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面积与2004年基本持平。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对我国近岸海域近200个站点的贝类状况监测结果显示,贝类体内的铅、镉和砷等污染物的残留量较高,90%以上监测站点超过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贻贝监测"综合评价显示,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山东、江苏、上海和广东4个省(市)近岸海洋贝类质量较差,其余7个省(区、市)近岸海洋贝类综合质量一般。

陆源污染物排海量的持续增加导致我国近50%的领海水域受到污染,排污口邻近海域劣四类水质占监测总面积的82%,四类和三类占13%。

陆源污染物排海严重,导致我国河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剧,主要河口、海湾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均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2005年监测的近岸18个生态监控区中,6个处于不健康状态,7个处于亚健康状态,只有5个处于健康状态。处于不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退化,生境丧失或改变等。主要影响因素是陆源污染物排海、大规模围填海、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国家海洋局监测到,有270个排污口设置在海水增养殖区邻近海域,70个排污口设置在风景旅游区邻近海域,多数功能区的水质不能满足功能区环境要求。增养殖区环境退化,适于养殖的水域面积急剧缩减,养殖生物体内的粪大肠菌群及重金属镉、油类等污染物含量普遍超标,海产品的食用安全风险加重;旅游风景区水体透明度普遍降低,海水浴场环境受到影响;港口航运区环境恶化趋势加重。

全国49个重点海水增养殖区中,水质良好率较2004年下降7个百分点。51%的增养殖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20%的增养殖区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年平均含量劣于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陆源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导致养殖区水质下降。57%的增养殖区养殖生物质量一般,24%的质量较差。影响养殖生物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镉、粪大肠菌群、砷、石油烃、铜和滴滴涕。与2004年相比,生物质量较差的比率增加了11%。

2005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82次,累计面积约27070平方公里。含有毒藻种的赤潮共38次,面积约14930平方公里,均比2004年大幅增加。大面积赤潮集中在浙江中部海域、长江口外海域、渤海湾和海州湾等。东海仍为我国赤潮的重灾区。赤潮主要对沿岸鱼类和藻类养殖造成影响,因赤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6900万元。

同时发布的《200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05年,我国海洋灾害频发,共发生风暴潮、赤潮、海浪、溢油等海洋灾害176次,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部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为1949年以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年。死亡(含失踪)371人。其中风暴潮灾害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全年共发生11次台风风暴潮,其中9次造成灾害,较上年增加5次;发生9次温带风暴潮,其中1次造成山东省局部地区灾害。风暴潮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9.8亿元,死亡(含失踪)137人。其次是海浪灾害,海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91亿元,死亡(含失踪)234人。公众所关注的赤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只有6900万元。

据介绍,2005年海洋灾害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台风风暴潮灾害频发,经济损失惨重,但人员伤亡较少。这主要得益于海洋预报部门及时准确发布风暴潮预警报以及沿海省市积极采取行动。

2005年为我国台风风暴潮重灾年,遭遇台风风暴潮次数多、时间密集、影响范围广、造成经济损失严重,且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海南省和福建省。8月,"麦莎"特大风暴潮过程相继影响了沿海7省(市),各级海洋预报部门及时准确发布风暴潮预警报,为沿海地方政府的防汛决策和指挥调度提供了可靠决策依据和应对的时间。由于各级人民政府及时有效应对,"麦莎"风暴潮仅造成7人死亡。

同样,9月,"达维"风暴潮正面袭击海南岛,造成海南省近3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47亿元。海南省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全省所有渔船百分之百回港,所有渔民和海上养殖人员百分之百上岸。由于防范措施得力,全省海洋渔业从业人员无一人死亡。

二是,大面积赤潮和有毒赤潮增多,赤潮灾害应急预案和赤潮应急响应大显作用。

2005年,全海域发现赤潮次数较上年减少约15%,累计发生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大面积赤潮集中在浙江中部海域、长江口外海域、渤海湾和海州湾等。其主要原因是海水富营养化、氮磷比失衡和存在赤潮生物适宜的环境气候条件等。赤潮大面积频发已成为长江口外海域、浙江中南部以及黄渤海等海域严重的生态问题。五六月间,东海舟山海域和渤海湾海域分别发生7000平方公里和3000平方公里的特大有毒赤潮灾害,国家海洋局迅速启动赤潮灾害应急预案,会同地方人民政府,开展赤潮应急响应,由于采取措施得力,这两次特大面积的有毒赤潮均未造成人员中毒事件。

2006年1月20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