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本次论坛主持人龙永图建议,作为全国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示范区,山东半岛可以先行一步
□ 本报记者 李剑桥 吴宝书
新“蓝色圈地运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主席扎维尔·瓦拉戴尔斯在论坛上介绍,近年来世界各沿海国家 纷纷加大了对海洋的投入,采取各种措施,调整本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展开了“蓝色圈地运动”。比如, 加拿大出台了《海洋法》和国家海洋战略,韩国颁布了《韩国海洋 21 世纪》,欧盟发表了《海洋政策 绿皮书》。越共十届四中全会制定了《2020年海洋战略》,目标是打造东南亚海洋经济强国,到2020 年,海洋经济在越南GDP 中比重将达到53% —55%。
把海洋作为立国之本的日本,继2005年制订出台了《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之后,2007年4月份又在 参众两院高票通过了《海洋基本法》 和《 海洋建筑物安全水域设定法》,高调宣示海洋是日本的生命 线,确定建立集中统一的海洋管理体制,在内阁设立“综合海洋政策本部”,由首相担任本部长,同时新 设“海洋担当大臣”,将以往分散在外务、 国土交通、 防卫等8 个省厅的海洋行政事务集中起来,实行统 一归口管理。
各大海洋是相通的,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海洋经济同样离不开多方合作与沟通。海洋经济的一个重要 特点就是开放经济,发展蓝色经济需要世界各国拓宽合作领域,打造合作平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需放眼世界,以全球高度和眼界审视自我,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海洋科技 水平,提高海洋经济层次。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认为,建设蓝色经济就是要坚持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中国发展海洋经济 相比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世界沿海各国和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各有特色的优势,有 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应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加强与世界各国与地区海洋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承接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加强与中国沿海城市的 分工与协作,建立新型科技合作和产业发展模式,共同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目标之一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广泛合作,作为近邻,日本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对 象。日本综合海洋政策本部事务局内阁参事官冈西康博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日本的海洋科研力量 强,成果很丰富,很愿意加强与山东的多方合作。
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必然要求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顺应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要求,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拓 展。
与会专家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全球经济正在向以海洋经济为中心的区域经济集聚发展。山东省具有发 展海洋经济的诸多优势,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以青岛为龙头,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 济区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在演讲中说, 2008 年山东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5346 亿元,增长 19.4% ,占全省 GDP 的17% 。占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8% 。如此高比例让世人对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 济区充满信心。
我省的目标是把山东半岛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优势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的蓝色经济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仁元在论坛上介绍说,为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 区建设,省委省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 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编制总体规划的系列专项规划。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本次论坛主持人龙永图建议,作为全国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示范区,山东 半岛可以先行一步。他说,提出山东作为实施国家蓝色经济战略的示范区是有根据的,首先是胡锦涛总 书记今年4月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另外从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海洋经 济发展基础、海洋资源优势上看,山东省是有资格、有能力成为这样一个示范区的。由于我国的海洋广 阔、海岸线很长,作为一个先行的发展示范区,有利于推广整个发展蓝色经济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使国 家蓝色经济的发展战略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实施。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