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发展“蓝色经济”,不搞唯GDP论

来源:南方报道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4:51 

本报记者钟良

实习记者周燕妮深圳报道

作为“新地以及中石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7月17日,在深圳推介鲁南临海产业区后,山东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不时指着地图勾画着他的经济地理。

作为鲁南的一个重要中心城市,黄河三角洲被国家列入区域发展规划,让日照多少有些失落。

但日照有自己的想法。根据山东省勾画的“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黄河三角洲和鲁南经济带被作为“一体两翼”的概念而推出。其中“鲁南临海产业区”就是“一体两翼”中的“南翼”。

日照的新机会来了。杨军透露,日照主刀操作的“鲁南临海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已经上报到山东省政府,条件成熟时,将上报到国家。不唯GDP论:发展财源经济

《21世纪》:上半年日照市经济运行情况如何?现在珠三角企业还面临困境,你怎么还想着要来招商引资?

杨军:上半年,日照市GDP增幅仍保持了12%左右的速度。其中工业增加值21.2%,工业用电量增幅也达到25.6%。总体来讲,金融危机对日照冲击不大。

今年是日照大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是我们重中之重的一个任务。

金融危机给日照带来的机遇包括承接产业(企业)转移,还有就是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此次在香港,特别是深圳,我们发现,民间资本还在骑墙观望。我们知道,第一波投资主要靠政府财政性的投入拉动,使得目前经济有了复苏的迹象。但是如果民间资本没有后续跟上的话,就不排除经济复苏周期演变为“W形”。国家也在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投资领域,此次我们也想把香港以及珠三角庞大的民间资本吸引到日照进行投资。

现在处于保增长阶段,尤其是日照正在建设“海洋特色的新兴城市”,它突出发展的还是经济。

但经济发展我们并不是唯GDP论,我们发展的是财源经济,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带来最佳的财政收入。日照这几年非常重视财源建设。通过壮大财源,也能使得公共服务、民生等方面得到保障。

《21世纪》: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曾叫停了日钢的项目。在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概念下,怎么处理可持续发展、环保的问题?

杨军:在《鲁南临海产业区作为区域发展规划》中,我们是按环境优先的原则来做产业布局的。在日照市的南部地区,尤其是适合发展港口的区域,我们规划的就是临港工业项目,并且都是按一流的环保基础和要求投入建设的。

同时,还要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来对环保存量和增量进行调整。存量是指该淘汰的要坚决淘汰;增量方面,完全是按全新的环保标准来执行。“作为沿海城市,日照开放度还不高”

《21世纪》:日照曾提出升格为国家综改区的申请。有多大的机会?

杨军:目前,山东省搞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条件还不充足。黄河三角洲也只是作为区域发展规划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加上国家发改委的意思是在一个省只能搞一个(区域发展规划),所以我觉得鲁南临海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下一步还有争取的空间。

《21世纪》:鲁南临海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想在哪些领域做试验?有没有一个推进时间表?

杨军:作为沿海城市,日照开放度还不高,在开放体制上我们应该进一步推进。

同时,日照和深圳对比,日照就没有保税港区。但是目前批了我们保税物流中心(B型),也是因为去年申请综改试点的时候,国家发改委说如果我们整体(方案)不成熟,可以单项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就得益于我们申请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综改试点虽然没批,但单项改革申请国家还是很重视的。

推进路径图大概是这样的:作为省一级的综改试点,《鲁南临海产业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8月份就可以批下来,而以后涉及到国家级的,省里面帮我们进行申请。

另外,《鲁南临海产业区区域发展规划》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山东省月底要召开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工作会议,届时省里面还要组织专业部门进一步做评审和修改。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