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黄海渤海捕捞的三个先决条件

来源:谭业国;毕建强;刘志胜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4:02 

作者:谭业国;毕建强;刘志胜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黄海渤海究竟能容多大的捕捞力量,如何控制与减少当前过大的捕捞力量,这个问题,一直是广大渔业工作者和专家学者苦苦思索和不断探索的问题。要使黄渤海捕捞力量减弱,笔者认为主要看三方面的条件,一是看资源的状况,二是看政策的威力,三要看社会对渔业的保障力量。
首先,要看资源状况。目前黄渤海区比较稳定的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唯一能形成比较大的渔汛的恐怕只有蓝点马鲛了,其它都是年产或高或低的鱼类品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常见的主要经济鱼类如带鱼、黄花鱼、鲐鱼、鲳鱼已经形不成渔汛。从黄海、渤海蓝点马鲛资源最大可捕量来讲,能容下的捕捞力量也是十分有限,目前,黄渤海区蓝点马鲛的产量约20万吨~30万吨,按每艘船捕捞50吨计,只能容下4000条~6000条船,加上其它资源,最多应是3万~4万余条船,而实际情况是黄渤海区拥有捕捞渔船7万余艘,僧多粥少可想而知。为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双控”指标显得十分重要。
其次,要看政策的威力。当前,转产转业政策在黄渤海区已得到较好实施,部分渔船陆续从捕捞一线退出来,但与强大的捕捞力量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作为渔业管理者,要不断认真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积极探索转产转业新思路,新方法,新步骤,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提高转产转业的成效与吸引力,造福渔业和渔民。要不断加大科技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物流畅通等,要通过政策性扶持和补偿,让渔民尝到甜头,自觉服从于国家渔业产业政策调整,自愿转产转业。当前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引导渔民从事除捕捞之外的其它生产。要研究渔业其它相关政策对转产转业工作的效用与影响,形成政策合力,推动捕捞力量的持续减少。
再其次,从世界范围看,只有当一国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对资源的损坏程度才有可能依次降下来,目前,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1700多美元,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的经济实力仍然欠强,要想达到发达国家对资源的保护程度和对渔民的保障力度,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需要说明的是,渔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在当前情况下,假如渔民有其它可供选择的职业,并且这种职业的投入低,收入和安全程度等超过渔业,渔民必会选择这种低投入,高收入,安全系数大的职业。这样,渔业资源肯定会少遭受过大的捕捞力量,资源从而也就得以休养生息。从现实情况看,渔民当前正处在生存与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生存与发展是他们的第一主题,尽管他们也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对资源的严重破坏,但人类的本性即首先对自身的利益关注使得他们尽可能地去为所欲为(尽管有法制的约束),以便求得自身比别人更多的发展机会。从各国实践看,这种机会唯一可以破除的是社会对渔民利益的关怀等于或超过渔民自己对资源的期望值。即通过社会的强有力的保障使得渔民免除后顾之忧,从而自觉地心悦诚服地接受政府制定的各项渔业管理制度,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于这个过程,在发达渔业国家已经比较好地实现,在我国则需要不断的积累与探索。
当前,《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已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也已经吹响,对渔业的支持,对渔民的关心,对渔村的关注已成为当前渔业工作的时代最强音,只要我们从关心渔民的切实利益,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渔业管理的最高宗旨出发,不断探索渔业捕捞力量的控制方法,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今天过大的捕捞力量一定会降下来,一个和谐、安康、幸福的新渔区也会早日建立起来。

2006年10月31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