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海洋标准化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庆祝第37届世界标准日

来源:王 飞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4:03 
努力提高我国海洋标准化工作的实力——第三十七届世界标准日祝词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 飞

今年10月14日是第37届世界标准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联合发出世界标准日祝词,主题是“标准为小企业创造大效益”。小企业可以称得上是全球最大的产业群体。据估计,全世界超过95%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因此,正如标准能给跨国企业、政府和社会普遍创造效益一样,国际标准也能为中小企业创造效益。

海洋标准作为国际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海岸带管理效率、增强全球海洋科学研究和加强国际间海洋事务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一些技术委员会制定了相关海洋标准,如海水分析标准、海洋沉积物标准、海洋声学测量标准、海洋建筑物和船舶配置的污染物处理物资、设备和技术以及操作程序方面的标准。在196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成立了海洋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联合组织(GESAMP),其主要职能之一是研究制定标准。国际海底管理局作为组织开发、利用国际海底资源的机构,已经认识到制定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在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非正式工作组会议上,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指出:“应进一步关注:一是环境数据与资料的标准化问题;二是由不同研究机构所收集的各种生物物种的标准分类学问题。”

我国海洋标准化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迄今已发布、实施了40多项国家标准和140多项行业标准,为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服务。自2005年10月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海洋标准化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是将海洋标准化工作纳入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2005-2007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和《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为“十一五”时期海洋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宏观环境;二是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修订步伐,及时开展了《海洋标准化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并健全了海洋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三是组织制定了海洋行政管理与执法、海洋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海洋公益服务、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急需的标准;四是初步与德国、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开展了海洋标准化合作,并起草了“海洋标准化‘十一五’国际发展规划(初稿)”,明确了我国“十一五”期间海洋国际标准化工作任务;五是初步建立了海洋标准化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了与国家和相关部门标准化机构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信息互联、互通。

今后海洋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是在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突破,深入研究发达国家海洋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各种国际海洋机构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加强与它们的联系和合作,逐步将我国海洋标准化工作转向国际。海洋标准化工作重点是迅速提高我国海洋标准化工作的水平和实力,扩大影响力,提高对海洋经济建设、海洋事业发展、海洋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支持力度。为实现这个目标,一是要深入研究正在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迅速调整工作方式和模式,与国家标准化整体工作保持一致;二是组织深入研究海洋标准化管理规章、技术委员会章程和秘书处工作细则,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三是建立海洋环保、海域使用、海洋管理、海洋经济、海洋技术、海洋工程等各个领域的标准化体系,持续推动、快速发展,使标准化工作深入到海洋行业的各个领域;四是要充分发挥海洋标委会委员和海洋各个领域专家的技术优势,加强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标准化工作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海洋标准化工作思路是聚集行业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艰苦奋斗,大胆创新,努力实现海洋标准化工作短期内跨越式发展。

2006年10月19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