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海洋局: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海洋

来源:正芳 韦玲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6:23 

北海中粮基地、风力发电项目,钦州千万吨炼油厂、林浆纸项目,防城港钢铁基地、红沙核电项目……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北部湾经济区正在风生水起中扬帆奋进。在这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来临之际,广西的海洋管理部门将如何依法用海、规划用海?对项目又将怎样布局?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确保这一片净海尽量少受污染?他们为北部湾经济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718日第二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来临之际,笔者就此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依法用海依法管海

海域属于国家所用,必须坚持依法用海、依海管海,进一步规范海域管理秩序,做到科学用海、集约用海,绝不浪费宝贵的海洋资源。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海洋局局长肖建刚介绍,按照自治区的重大部署,广西今年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的任务,其中涉及用海的投资项目有30多个,大部分是港口码头设施、道路交通、工业园区等方面的建设,用海需求量大,任务重,加上时间紧,因此在海域使用审批上存在不少难度。

肖建刚说,随着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地政策的从紧从严和海洋区位优势的凸现,海域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各类产业项目不断向沿海地区发展。同时,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业主和群众海洋法律法规观念淡薄,未批先用、少批多用、非法圈占海域等现象一时难以禁绝。

为提高社会各界依法用海意识,去年8月,自治区政府审查通过了《广西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并于101日正式实施,海洋管理部门对此进行了大力宣传。肖建刚说:这标志着海域使用管理的立法工作取得了突破。

依法管海首先表现在事先审批上。重大项目用海申报工作进展顺利,防城港钢铁项目、核电项目,钦州保税港区规划用海等都已报国家海洋局审批。另一方面,广西今年受理的41宗用海预审项目中,其中一宗因不符规划予以退件处理;在受理的29宗工程建设项目中,有3宗存在违法用海行为,也给予了退件处理。

依法管海还表现在日常的监察活动中。多年来,广西都开展海域使用大检查活动,全面清理工程违法用海、违反规划扩大工程用海规模、圈占海域或未批先用、少批多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仅去年就完成调查登记工程用海项目148个,查出违法工程用海项目43个,纠正和查处违法用海面积1000多亩。

合理布局为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

据了解,今年以来,工程建设项目用海飙升,截至6月底,自治区海洋局共计受理用海预审申请达41宗,累计用海面积超过3000公顷。肖建刚说:这是广西审批权限内前所未有的用海规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各项工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用海提供有力保障。

涉海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交通运输、石化、仓储以及城镇建设等,这些项目的用海量大,对沿海乃至全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些项目的用海申请,海域管理处在论证、受理、会审、拟文上报等各个环节,尽量缩短办理时间,今年以来,共受理工程建设项目用海29宗,上报区政府审批的13宗,涉海面积488公顷。

为项目服务,速度按报批时限,是自治区海洋局保障项目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配套的废水排海工程项目,自治区海洋局办理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审、报批、审核到核准,仅用了10个工作日。

肖建刚介绍说:对于国家或自治区级重大建设项目,我们尽可能做好各种保障服务。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我们在赴实地勘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办结时间,有的预审项目仅2天的时间就能办结。

在临海工业区的布局上,海洋管理部门也颇费心思。据海域管理处杨小光处长介绍,为了更好地指导基层部门做好用海申报工作,他们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北海、防城港、钦州三市进行调研和指导。特别是对于涉海面积较大、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工程建设项目,与用海业主以及基层人员到现场查看选址情况,听取业主的需求和意见,指导他们科学选址、集约用海,规范开展用海申报手续。

目前,全区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并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8-2020年)已于今年2月获自治区政府批准实施,防城港和北海目前正在加快修编进度;另一方面,作为今年海域使用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人居海岛线修测也已正式启动,已筛选确认11个主要人居海岛作为广西人居海岛岸线修测的对象。在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方面,得到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这些工作的推进,将为合理利用海洋资源,项目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

确保海域少受污染

笔者在北部湾三市采访时,都会听到一种声音——“吹沙填海,大有愚公移山的气势。那么这种围填海造地工程会不会破坏海洋的生态环境?

肖建刚指出,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有可能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海洋环境保保护的责任和压力增大。一方面,虽然广西沿海海域与中国其他岸段海域相比,属于较为清洁的海域,近期也还有一定的环境容量,但有评估认为,北部湾属半封闭型海湾,海水交换能力不强,尤其是广西沿海净化能力较差,属较脆弱海区。另一方面,海洋开发强度越大、沿海社会发达程度越高,环境风险也越来越大。

近期防城港拟建设的西湾体育休闲公园项目,就属于需要填海的项目。由于填海面积较大,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影响深远。为引导项目合理布局,科学用海,自治区海洋局组织专家到防城港与当地有关部门座谈,听取多方意见,要求用海业主充分论证,依据科学研究数据,谨慎布局,压缩用海面积,把对生态环境及相关产业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减少人类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据海洋环境保护处刘斌处长介绍说,2008年一共核准了42个项目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根据法律要求对报审的项目进行了必要的海洋环保听证。对国家审批的项目,比如防城港千万吨钢铁项目,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项目业主进行追踪落实,协助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如期在20084月底从国家海洋局获得了对项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核准。

此外,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每年向社会公布海洋环境公报,也是海洋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海水的温度是否升高了?海水的金属含量有何变化?都是监测重点。刘斌处长说,广西在近岸海域组织实施各类各项海洋环境监测,包括41个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点、13个近岸贻贝与沉积物监测站位、41个陆源入海排污监测口,还要对北海银滩和防城港金滩两个海水浴场和7个重要海水养殖区、2个自然保护区进行监测。

同时,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还对各陆源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江(河)口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各用海项目的污染防治、排污管理、倾废管理等内容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广西近年来沿海环境虽有所变化但总体情况保持良好,大部仍为清洁海域,受检用海项目单位能按要求规范围填海,减少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让红树林永绿北部湾

北部湾是红树林、白海豚、珍珠、珊瑚等珍稀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其中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我区沿海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生态系统。在大力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如何保护北部湾重要的保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此,海洋管理部门一方面在沿海设立了红树林生态环境保护区,同时还加强对红树林虫害的防治。针对近年广西红树林屡发虫害这一情况,2007年,自治区海洋局下达红树林虫害防治专项研究工作任务,专门聘请联合国环境署知名专家、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博士主持研究,由多个细分专业的高级研究人员一起,在充分考虑红树林这一交叉学科的特点后,发明了专门的实用设备,完成了红树林虫害普查工作,确定了广西红树林斑块面积80%以上的主要虫害种类。2008年底,广西红树林虫害防治专项研究已完成主体研究工作,目前正加紧进行项目后期的资料整理,预计年内可以完成评审验收。

肖建刚指出,下一步工作应尽快制定广西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开发计划,有计划地推进广西海洋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通过调查、监视、监测、评价、科学研究与宣传教育工作等手段,有效地恢复和提高广西沿海的生态功能,让红树林永绿北部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