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电视台:耕海牧渔实现海洋渔业“蓝色”发展

来源:山东电视台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6:49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是山和海也有吃空的时候。通过增殖放流,海底修复,完善海洋生物链条,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解说】
现在正是海蜇的捕获期,这两天,在莱州市三山岛码头,不时能看到一艘艘捕捞海蜇的渔船满载而归。因休渔期沉静了一个多月的码头,又重新热闹了起来。
【现场】 渔民喜悦的搬运海蜇,过秤
【同期】莱州市三山岛渔民 施立鑫:今天打了不到两千斤,毛利润不到七千多块钱。
【解说】
山东是海蜇的主产区,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海水污染和过渡捕捞,致使海蜇数量大幅降低。海蜇是大海的清洁工,它的数量减少将直接造成赤潮的发生,几乎给海洋渔业带来灭顶之灾。
【同期】莱州市三山岛渔民 施锦顺:对虾,梭子蟹基本上就灭绝了,就都看不见了,也捕不到。
【同期】山东省渔业捕捞生产管理站副站长 王云中:生物多元性遭到了严重破坏,部分海域出现荒漠化。
【解说】
痛定思痛,2005年山东启动渔业资源修复计划。增殖放流,建设人工鱼礁,设立保护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遏制渔业资源衰退。
【同期】山东省渔业捕捞生产管理站副站长 王云中:我们放流大量的海蜇他可以吃掉大量的浮游生物浮游动物,从而有效地减少赤潮的发生。可以提前占领有害水母的生态围,可以有效地抑制有害水母的繁殖和生长。
【解说】今年上半年,山东共放流海蜇3.75亿尾,预计产量可达四万吨,直接为渔民增加收入4亿多元。海洋生物链条的修复,促使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极大改善。目前山东近海常见鱼类从5种增加到28种,其中对虾、海蜇、三疣梭子蟹等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渔汛。今年山东增殖放流资金超过七千万元,放流苗种达25亿尾,均创历年之最。这将为山东20多万渔民每人多带来3000元的收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