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6:49 

提要: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关键在于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集中集约开发,立足环境保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立足我省现有海洋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沿海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培植壮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做大做强临海临港产业,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坚持一二三次产业相协调,加快建设临海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
集群化布局海洋优势产业
《意见》摘要:发展蓝色经济,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理念,重点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在全国海洋产业竞争发展中走在前列,保持领先水平。在产业政策上,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植新的战略增长点,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带动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2008年初开始,山东钢铁集团即着手在日照集中建设大型临海钢铁基地,此举拉开了我省钢铁工业发展重心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转移的序幕。不仅如此,利用国内外原油资源,依托沿海大型深水原油码头,我省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也将在上千公里海岸线布局。钢铁、化工等重大生产力布局沿海,是我省产业集群化取向的重要标志,也是打造蓝色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省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已具备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但是,我省海洋和临海生产力布局存在分散、粗放、产业低质同构等问题,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如果将适宜在沿海地区发展的临海产业、 临港产业、海洋产业等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布局在沿海地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则具有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效应。经济学家认为,产业在地理意义上的集聚行为即产业集群化,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认为,随着人们对海洋认识的加深、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依托或利用海洋,将生成、演化出越来越多的新的产业分支。从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利用等实体经济,到海洋金融保险、海洋产品期货等虚拟经济,都有希望发展成为大产业。现在,有必要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资源潜力等情况,借打造蓝色经济区之机,合理规划,突出重点,集中打造一批海洋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
目前,围绕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市着力打造海洋能源和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等七个集聚区;潍坊市重点布局化工、汽车制造、海洋制药等关联产业区;威海市确定培育以核能、风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区等六个产业集聚区;烟台市依托莱州市沿海,着力构建现代化工和机电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等五个聚集区;日照市建设临港制造业加工集聚区……专家提醒,以产业集聚形式布局沿海生产力,必须紧密跟踪世界蓝色产业发展前沿,着眼于建设现代蓝色产业体系,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突出发挥园区、基地和企业品牌的载体作用,着力推动优势产业由大变强,着力扶持新兴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变大,形成战略优势产业、骨干支柱产业、新兴高端产业鼎足发展新格局。
记者旁白:产业集群可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的共享效应,利于形成区位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也可能出现同区域内产业同质、同构现象,使集群内部产生恶性竞争,抵销区域竞争能力和优势。因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导向上,要重点选择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产业;在产业布局上,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按照规划布局,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避免产业低质同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
《意见》摘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立足我省现有海洋产业基础,以科技研发为先导,突出重点、凸显特色,接长短板、拉长链条,提升素质、拓展空间,着力培植壮大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
促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尽快崛起,背后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这就要求山东半岛各市,必须培植海洋优势产业,发展海洋产业集群。
中国海洋大学刘洪滨教授认为,发展海洋特色产业,要注重比较优势。我们应当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对山东海洋经济作一个科学定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看山东除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外,最有希望做大做强的新兴优势产业是什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实施突破。
无独有偶,国家海洋局海洋信息中心海洋经济部主任王晓惠也告诉记者,根据发改委的产业指导目录,国家海洋局在准备编制海洋产业发展的指导目录。这是山东培育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产业的重要机遇。山东要找准自己的优势产业,争取纳入到国家制订的海洋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中。
目前,山东海洋产业总体规模在国内位居前列,去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5346 亿元,占全国的 18% ,不少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一。这为我省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蓝色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我省海洋渔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已经具备了比较厚实的基础,深海资源开发、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利用、海洋工程技术等新兴产业也已起步,正孕育着激变。因此要大力推进产品和技术升级,既抓产业高端也抓产品高端,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烟台地处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前沿地带,将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机械制造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其中,海洋渔业锁定精养、远捕、深加工三大重点,加快培植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滨海旅游瞄准滨海观光游、海鲜美食游、历史文化游;海洋机械制造业则盯住大宇造船、莱佛士造船、蓬莱造船基地建设,发展造船及零部件配套,同时,培植发展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矿产、海洋能源和海洋服务业五大海洋新兴产业。威海海产品的生产加工居全省首位,船舶制造业、滨海旅游业,以及以风能、核能为代表的新的能源体系也都初具规模。该市提出,要成为海洋产品的生产加工、船舶制造、新能源和滨海旅游休闲等产业的领军城市。
海洋装备制造业在产业升级中起到强大的驱动和支撑作用。海洋科研装备、产业装备、工程装备及军工装备是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瓶颈技术,目前 90% 以上大型科研设备依赖进口,海洋产业装备的自动化程度非常低。我省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有适宜的自然条件、较为雄厚的科技基础和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总量太小,亟待做大做强。我省也正在向这一方向努力:随着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基地落户山东,一个新兴的装备产业会迅速崛起,大到船舶平台,小到测试仪器,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产学研的大联合,会迅速推出一批国产化的系列产品。20053月投资成立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已成为我国生产海上石油钻探、开采设备的一个重要基地……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认为,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必须用现代海洋科学技术引领、支撑海洋产业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集约型的经济体系,无论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等传统产业,还是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开发等新兴产业,都需要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求取创新。他告诉记者,我省已建立了一批科技特色鲜明的海洋产业示范基地。例如:海水养殖优良苗种基地,目的是通过多倍体育种、基因转移、细胞克隆、性控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苗种培育中的应用,加快新品种培育、改良和引进。
山东半岛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海洋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开发高端旅游产品,系统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山东蓝色旅游品牌,山东条件得天独厚。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建议,充分挖掘山东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半岛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树立滨海大旅游观念,实施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合作开发,实现品牌资源、市场共享,走大联合、大开发、大市场的路子,发挥整体效益,培植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国内著名旅游胜地。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少安教授指出,山东省淡水供应缺口很大,要靠海水淡化来解决。必须未雨绸缪,在海洋生态环保产业上形成优势。要加强对海洋产业循环技术的研发,依托沿海园区,大规模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把海水利用作为战略性的接续产业加以培植,扩大海水利用的产业规模,推广应用高效化、规模化海水淡化技术,形成工程开发中心和产业发展基地。
记者旁白: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需要海洋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海洋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我们要放宽视野,树立大海洋观念,不仅要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能源,而且要开发利用好海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景观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等;既发挥传统海洋产业优势,又注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培植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壮大蓝色产业,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
以集成创新实现集成绩效
意见》 摘要: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以增强素质、提升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区域打造、生态保护四位一体,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优化中提升,在提升中优化,坚决防止盲目开发、无序竞争,绝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发展,要努力走出一条以集成创新实现集成绩效,以立体发展创造综合效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蓝色经济发展新路子。
坚持集成知识,整合创新发展模式,总部位于潍坊的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沃”)仅用 10 年时间,发展成为一家以农业装备、工程机械、车辆为主导业务的大型产业装备制造企业。公司董事长王金富认为,所谓集成知识,既包括技术、 管理、 营销、 品牌方面的知识集成,也包括与之相关联的全球化人才集成、全球资源集成等。通过集成,充分吸收、消化世界范围内先进的战略、运营等各方面知识,形成雷沃特有的知识资产。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将特有的知识资产转化为管理技术,运用到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并快速放大经济效益。目前,公司拥有员工万余人,总资产60亿元,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
通过集成创新实现集成绩效的雷沃模式,正在成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价值取向和有效途径。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沈志渔认为,山东是海洋大省,不仅拥有占全国 1/3的海岸线、 200多处海湾、物种齐全的海洋生物资源,还云集了占全国40% 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及国内一流的海洋科研教学机构,具有集成、 吸收国内外海洋知识,培育、创新海洋优势产业发展的潜质和基础。如果能够借开发蓝色经济区之机,承担起国家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开发利用海洋的重任,不仅可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而且还能提升国家海洋综合实力。
集成创新的关键要提高技术与管理的系统集成能力,即加大产、学、研、官、银之间的协作力度,形成系统匹配能力。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李永健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我省在创新基础、条件、资源等方面,存在着部门分割现象,在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既要特别注意加强钢铁、化工、食品、纺织、机械等传统主导产业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又要构建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海洋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等高新产业的公共设施平台,在资源、技术、设备共享中爆发竞争合力。同时,在构建蓝色经济区集成创新体系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让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真正主体。
事实上,集成概念演化到一个区域,则意味着多种资源、要素的统一调度与集中、合理、高效利用。在打造蓝色经济区用海方式上,专家们提出了由分散粗放利用向集中集约利用转变的思路,即重视海洋环境价值利用,科学开发滩涂,集中连片、规模化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提高单位用海面积综合效益,优化岸线生产力布局,探索新的空间架构,为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发展创造条件,实现我省3000公里海岸线由分散粗放利用,向集中集约利用的新转变。在开发模式上,由单一、独立功能性开发,向立体、综合功能性开发转变。
尤为重要的是,蓝色经济区要特别强化复合功能区,以提升资源开发的关联度、延伸性和带动力,形成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区域打造、生态保护四位一体的开发、保护、利用新格局。
记者旁白: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由于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必须集成各种优势要素,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具有整体优势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并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创新体系建设是集成创新的核心。就总体而言,我省整个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制约着创新效应的有效传导。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融通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方方面面的力量,汇聚创新合力,必将加快推动蓝色经济区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建设临海现代产业体系
《意见》摘要:要充分发挥沿海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以产业为纽带,以基础设施为支撑,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沿海集聚,坚持一二三次产业相协调,加快建设临海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临海临港产业,促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 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国家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成为主要目的国之一,东部沿海地区优势尽享。
沿海意味着交通运输方便快捷,意味着资源配置空间广阔,意味着商品生产的成本优势。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说,依托港口,产业联动,已成为现代海洋经济的必然选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港口已由传统的装卸转运功能逐步向工业功能、商贸功能、综合物流功能转变。由于港口行业自身的特点,其经营活动的前后向联系强度很大。在直接产业、关联产业和港口大工业的基础上,吸引其他产业的聚集,必将形成日益广阔的经济辐射面。
壮大蓝色产业,首先要充分发掘我省区位优势、港口资源等有利条件,突出发挥港口大进大出的枢纽作用,引导船舶、钢铁、石化、海化等产业资源重组,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向港口、沿海园区和产业带集聚,打造以临港工业为支柱、港口物流为特色的港口经济集群,把我省现有优势产业与临港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带动全省经济蓬勃发展的龙头力量。
山东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郑贵斌指出,当前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表现在由注重海洋一、二产业发展向注重海洋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尤其是注重海洋服务业发展转变。临海临港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服务业来支撑。我省沿海城市,特别是要按照与制造业相匹配的要求,突出发展与生产密切关联的以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创意产业、滨海旅游等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
打组合拳,形成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已成为沿海城市的战略选择。青岛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市长助理武铁军说,该市建设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的重点任务是一带三城规划建设:一带是环胶州湾地区,三城包括即墨的鳌山新城,胶南的魄力新城和红岛新城。通过一带三城区域规划,青岛将重点发展造船、科技、海洋等优势产业,现代金融业和海洋科技教育服务被置于重要的位置。滨州市提出,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业、生态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构筑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给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带来新的契机,必须把蓝色经济与绿色经济结合起来,以蓝色产业带动农业资源深度开发,提高农业国际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突出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品牌农业,构建开放型涉海农业体系,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潍坊市市长助理王秀河告诉记者,在滨海新城建设中,结合北部沿海资源优势,潍坊市大力发展滨海物流,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用产业发展推动新城的建设。而在东营市的规划里,提出依托生态高效农业区,重点发展生态渔业、生态畜牧业和特色园区,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基地。实施宜渔荒碱地开发和养殖池塘整理提升工程,建设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对虾、浅海贝类护养等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依靠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实施养殖、加工、物流、科研综合开发,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效生态养殖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打造山东省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特色园区。
记者旁白:一个港口,不仅仅是一个出海口,更是一座可以带动广大腹地发展的引擎。依托港口,大力发展临海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蓝色产业带动农业资源深度开发,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必将打开我省沿海各市在区域经济竞争和发展中的全新思路,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乃至全省的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