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投资分析

来源:潘晔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7:18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722日电(记者潘晔)今年年中,《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讨论通过,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是把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东部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沿海板块--长江三角洲,江苏沿海地区再次被重新部署,赋予全新的发展诠释,必将给江苏沿海县市带来更为直接的政策导向性的重视、项目布点上的倾斜、舆论环境上的支持,江苏沿海开发将真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从投资角度分析,早期的战略开发将率先在港口、临港工业以及风电发力三方面体现出投资亮点。

港口投资的巨大的机会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为沿海港口投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机会,政策上的优势给江苏省港口面向长江中上游和整个长江流域、面向沿海、面向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朱晓明指出,江苏沿海三大港口的群定位已经明确:连云港为国际性、综合性远洋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盐城大丰港口群侧重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专业性港口,南通港则建设成多功能综合性近洋枢纽港。他表示,内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江苏沿海港口的开发也要整合周边资源,做好互动。江苏深水海港、组合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上海港口作为东部沿海港口的龙头,一路来都与浙江紧密合作,布局基本上是断线的,跳过江苏连云港以后,就是山东的日照,一直到青岛。渤海湾主要是以青岛、大连和天津为中心。北面有这样一个格局(经济圈),南面又有另一个,恰好就在江苏段这个漫长的沿海线上没有连接上。"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任平认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沿海经济链,打破上海一路来与浙江紧密合作,与江苏却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并缩小苏南与苏北之间的距离。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江苏港口的开发投资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促进了江苏省沿海港口投资开发的巨大潜力。他指出,苏中、苏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江苏沿海、沿江港口的腹地,正好组成了一个统-的有机综合体,在江苏深水海港、组合港的开发中可承担不同的功能。该组合港的投资开发中可促使货物分流,加快货物集中及疏运的速度,充分发挥不同港口的独特功能,扬长避短、相互协作。另外,江苏沿海港口可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力侧翼,并与上海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造共同的物流交易平台,实现两大港口群在竞争中的协同发展。

连云港港口集团董事长俞向阳表示,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得更多的优势要素聚集连云港,未来十年,港口还将多元投入300多亿元,形成2亿吨和1000万标箱以上的设计能力,港口功能和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将为连云港融入长三角、对接上海港货物中转带来积极推动作用。

"黄金海岸线"的发展前景广阔

江苏沿海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口,大陆岸线全长954公里。江苏沿海地带由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个市所辖区以及赣榆县、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响水县、滨海县、射阳县、大丰市、东台市、海安县、如东县、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14个县()组成,人口1730万人、土地面积2.8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江苏省的22.7%和27.7%。江苏沿海开发,是江苏继沿线(沪宁线)、沿江(长江)、沿带(东陇海线经济带)之后,又一次重要的生产力战略布局。

"江苏有954公里的海岸线,有占全国约1/4的沿海滩涂资源。石化、造船、现代纺织业、新型装备业、新医药、新能源……这里将迎来新型工业化的快速崛起。到2020年,江苏沿海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达到当时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业内专家向记者描绘江苏"黄金海岸"时说。

其中,江苏沿海的临港工业投资优势明显。有资料显示,临港工业于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布置在条件优良的深水港湾地区,一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临港工业具有极高的效率。工业原料或燃料大多经过大型船舶从海上或经河流直接运入,经过工业企业的自动化作业线的处理后,生产的产品再从港口运出。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港区内完成,并通过缩短生产运转时间,把生产流程缩短到最低限度,因此具有极高的效率。 而江苏拥有天然的优势,江苏沿海具有临江临海的资源优势,通过密集的内河航道等网状设施不断向腹地扩展,并通过各工业中心的错位发展与合理分工,以沿海港口城市为龙头,充分发挥港湾众多、海运发达的优势,重点可发展以进口原料与出口产品为主的"大进大出"工业、港口与工厂企业联结成整体。

据了解,今年6月以来,在"一体两翼"沿海开发的战略部署下,作为沿海开发的主力城市--连云港市已有14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具备项目进驻条件,数百家船舶制造、新型能源、现代制造、石油化工等临港企业成功落户。

风力发电具有很大的投资潜力

江苏沿海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沿海陆域面积和海域空间大,土地后备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新能源的重要资源。本次通过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明确的提出积极发展以风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在江苏进行风电的投资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据介绍,沿海风电开发分为滩涂风电和海上风电。与滩涂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运行环境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施工难度更大。江苏沿海地区处于长三角电力负荷中心,对风力发电具有强烈发电需求。长三角是我国五大经济增长极中经济实力强、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同时又是资源缺乏的地区,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电荒,它已经成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同时,江苏苏北沿海地区历来是我国重要的产盐区,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煤炭、石英砂、陶土、天然气等储藏量较大,在资源短缺的江苏和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这些资源的开采需要大量的风电。

迄今为止,江苏已投产和在建的滩涂风电场有7座,已完成前期研究工作的有6座,预计2010年江苏省滩涂风电总装机容量达181万KW。江苏滩涂风能开发所剩不多,江苏优质的海上风能资源正引来众多电力巨头试水海上风电开发。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评估,我国近海海域风电装机容量可达1亿至2亿KW,海上风电开发前景广阔。江苏近海蕴藏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潜力巨大,约为2500万KW,是陆上可开发风能资源的2至3倍。

此外,投资风电设备的制造和安装便捷。江苏沿海地区制造业基础好,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快,产业加工能力强,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江苏有着先进的制造业基础,使得风电场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设备可以就地制造与安装。

新近出台的《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MW级及以上风电整机、小型家用风电整机、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实现风电产业集聚发展。在该纲要中,江苏省将风电行业划分成MW级风电整机、小型家用风电整机、关键部件等几个部分,结合省内风电产业发展基础,确定了今后各市的重点发展方向。(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