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上半年海洋化工业依然面临困境

来源:山东海洋与渔业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7:21 

200810月份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海洋化工产品一直呈现市场萎缩、价格暴跌、开工不足、亏损增加等困难的运行状况。今年上半年,全省二大主要海洋化工产品氯碱和纯碱产量分别为366.0万吨和127.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 1%24%
2009
年以来,氯碱行业生产运行仍然困难,产品产量下降,销价低位震荡,企业普遍亏损。一是开车率和产品产量均有下降。1-6月累计生产烧碱195.3万吨,同比去年基本持平。30%隔膜碱开车率维持在30-40%左右,比一季度下降10个百分点;32%离子膜碱开车率70%左右,比一季度下降10~30个百分点;电石法PVC开车率30%,比一季度下降20个百分点。二是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低位震荡。其中:烧碱,1~2月省内东西部差异化销售明显,出货由畅转平,价格整体小幅回落,由于出口减少,产品多转为内销,主要是通过沿海、运河跨地区销往长三角和珠三角。省内30%隔膜碱490-530/吨,32%离子膜碱550-580/吨。三月下旬产品销售小幅回升,短时期内拉升了烧碱的价格,32%的离子膜碱达到了600/吨以上。进入二季度后市场又现下滑,目前30%隔膜碱已降到360/吨、32%离子膜碱降到380/吨。此价格下该产品已严重亏损。氯气,春节后全国性的抗旱拉动了对塑料管材的需求,PVC产品生产率开始上升,用氯量也随之增加,液氯价格小幅上涨到了1100-1150/吨,但市场价格很快又降到了600/吨以下。三月下旬始下游需求略有好转,整体形势趋好,出现了今年第二轮的涨价启动,价格从600/吨上调到了1200-1300/吨。5月份又下降到600元以下。目前由于烧碱和PVC开车率降低,氯气生产量减少,氯气价格回升到800元左右,每吨亏损400元以上。PVC(聚氯乙烯),春节后需求量稍有起步,价格略有回升,三型材料6100/吨,由于缺乏有效需求的支撑,二月下旬起价格出现大幅回落。随着三月份电石大幅涨价,PVC成本大幅上升,中银、海晶、郯化等企业采取进口VCM生产借以弥补亏损带来的损失。目前VCM进口若悬河价高达700美元/吨,县货源紧张。国内电石价格维持在3200/吨,PVC产品价格尽管上升到了6700/吨,仍然摆脱不了亏损的困境。单纯的氯碱企业经营相当困难。
纯碱行业。2009年国内纯碱行业产能过剩明显。去年四季度后,随着大批纯碱项目投产,国内产能明显增加,加上国内外需求萎缩,行情迅速走弱;今年山东海化新投产项目产能逐步发挥,市场供需格局严重失衡,市场竞争加剧。一是产量大幅下降。1-6月累计生产纯碱127.1万吨,同比下降 24%。其中:山东海化生产纯碱72万吨,下降23.6%,青岛碱厂生产纯碱27.8万吨,下降14.1%。二是出口有所增长。全省1~5月累计出口纯碱26.9万吨,同比增长6.8%。三是库存大幅增加,价格低位徘徊。6月底两大碱厂库存纯碱12.2万吨,同比增长36.4%。其中海化库存11.2万吨,同比增长54.1%6月底海化纯碱不含税价格950/吨,青岛碱业1030/吨,延续了上月的低位徘徊状态。作为大宗基础化工原料,纯碱行业的景气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目前全球经济好转要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因此纯碱行业景气度将不容乐观。目前,山东海化纯碱生产负荷5成左右,轻质碱出厂价格在1250/吨,重质碱出厂价在1400/吨。另外,企业一套60万吨/年的纯碱装置正在试车。
预计全年海洋化生产和运行发展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当前,化工涉海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纯碱、烧碱等行业产能相对过剩问题比较突出,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二是氯碱、纯碱等产品价格继续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大多亏损;三是受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从行业看,化学工业是基础原料产业,处于整个产业链条的上游,是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经济下滑引发下游市场萎缩,导致化工产品需求减少,企业开工不足,效益下降。具体到化工涉海产业的纯碱、氯碱由于其下游产业需求疲软,产品价格下降,基本处于行业性亏损状态。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