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山东省渔业经济运行平稳

来源:山东海洋与渔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7:58 

2009年上半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带动下,全省渔业生产和渔业经济运行平稳。1-6月,全省水产品总产量317万吨,同比增长4.1%,略低于全国增幅(4.9%)。其中:海洋捕捞119.3万吨,同比下降6%;海水养殖138.4万吨,同比增长12.1%;淡水产品59.4万吨,同比增长9.1%。渔业经济总产值715.8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渔业产值253.5亿元,同比增3.5%;渔业工业和建筑业291.7亿,同比增长21.5%;渔业流通和服务业170.6亿元,同比增长9.4%。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海水养殖产量增,价格减,生产形势喜忧参半。从统计数据看,刺参、鲆鲽鱼、对虾、海带、扇贝、鲍鱼、梭子蟹、菲律宾蛤、鲈鱼、牡蛎等海水养殖十大优势主导品种养殖规模继续扩大,十大优势品种产量102.4万吨,同比增长6.8%,占海水养殖产量的74%,主导优势逐年提升,对现代渔业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大菱鲆养殖强劲反弹,产量1.6万吨,同比增长95.3%。海带、海参、鲍鱼等主要品种虽产量同比稳定增长,但价格跌幅都在20%以上。

二、海洋捕捞小船亏,大船平,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从产量看,上半年全省海洋捕捞产量119.3万吨,减产7.3万吨,同比下降6%。据分析,海洋捕捞产量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近海渔业资源状况较差;二是远洋作业鱿鱼钓产量下降;仅威海市远洋鱿鱼钓产量即同比减产1万多吨;三是近海捕捞休渔期提前。从产情看,虽然因柴油降价导致捕捞生产成本大幅下降(约30%以上),但主要受渔业资源衰退(特别是高值捕捞渔获量)影响,近海捕捞依然面临大面积亏损的窘境。以荣成为例,上半年荣成市以捕捞近岸地方性渔业资源为主的小马力渔船85%以上亏损;600马力以上大马力对船平均产值400万元左右,300马力钢壳渔船对船平均产值200万元左右,产值同比分别减少30%以上,由于大马力渔船普遍开展了冷藏保鲜技术改造,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益仅略有下降,总体与去年持平。渤海区域通过连年的增殖放流,部分经济种群如三疣梭子蟹、对虾等已成为近岸小马力渔船的主要捕捞品种,本区域小马力渔船产情较好,100马力渔船一般产值维持在15万元左右。由于朝韩敏感水域捕捞作业的退出,加之远洋捕捞鱿鱼资源的衰减,全年捕捞生产形势堪忧。

三、水产品加工外销减,内销增,出口降幅逐步趋缓。2009年上半年,全省实现水产品进出口92.9万吨,值23.7亿美元,分别下降13.8%5.8%。其中:进口水产品49.7万吨,进口额8.07亿美元,分别下降16.6%13.7%;出口水产品43.2万吨,创汇15.7亿美元,分别下降10.6%1.2%。创汇分别占全国水产品和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33.7%36.2%。由于受经济形势回暖影响,出口贸易呈现降幅逐月减小趋势。以荣成为例,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延续去年底大幅下滑趋势,一季度降幅25%以上,四月底同比下降为15%,而5月底同比下降为10%。另外,由于主要加工龙头企业,纷纷调整经营策略,注重国内市场开发,内销形势较好。日照一龙头加工企业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6%

四、内陆渔业规模扩,产量增,生产形势较好。内陆渔业外向型特征不明显,经济危机对内陆渔业的影响不大。由于内陆湖库区持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及实施标准化生态池塘整理工程,淡水渔业实现平衡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省淡水产品59.4万吨,同比增长9.1%。潍坊市峡山区因增殖放流今年开捕(实施隔年开捕休渔制度)和池塘整理工程实施,淡水产品增产近3万吨,淡水捕捞和淡水养殖同比增幅均在200%以上;济宁市也因实施池塘整理工程,淡水养殖同比增产2.4万吨,增幅29%以上。淡水养殖生产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乌鳢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87.3%;河蟹养殖3571吨,同比增长81.1%。从价格看,由于我省淡水鱼销售多以本地和国内市场为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上半年淡水鱼市场供求基本平稳,水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价格总体呈现较为平稳态势。从效益情况看,河蟹、鳖等淡水名优品种养殖效益较好,淡水常规品种养殖依然薄利运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