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奇迹背后的谜踪

来源:李明春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4:27 

事情发生在整整600年前。在郑和的率领下,一支来自大明王朝、由200多艘船只和两万七八千人组成的巨大船队,以当时各国航海者无法想象的恢弘气势,打通了东西方的海上航线。一个遥远东方古国的文明礼仪、各种高贵的礼物开始为地球上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接受,并为之心神向往。
郑和的影响至今依旧存在,然而,那些航海的过程却显得扑朔迷离:
郑和是谁,他如何就成为了创造人类海上奇迹的英雄?
西洋在哪里,是什么吸引郑和7次前往?
哪里是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队航行的终点……

□明朝的历史档案,卷帙浩繁,但郑和船队的第一手资料《航海日志》却至今没有找到。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保存着明代万历年间的刻本《殊域周咨録》,这是一本记录明代周边国家情况、专供当时官员出使用的参考书,1583年写成。这本书是有关于郑和下西洋档案的最早记录,作者是当时的职业外交官严从简。
严从简曾任行人司行人,他在此书中记载道:著此书时,余赋闲家中,对百年前旧事,兴味颇浓,遂始追踪郑和旧迹,搜寻史料,终理出线索若干。
严从简还写道:时兵部尚书项忠入库查验旧案,见关诸郑和船队之档案已不翼而飞,时其未知,兵部郎中刘大夏已先行擅毁文件。
郑和,所代表的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在总计341卷的《明史》中,关于郑和的记载仅有区区700多字。明史开始修撰的时候是清顺治二年,完成是在乾隆四年,即1739年。
编纂明史,时距郑和下西洋已300余年,可谓人琴俱渺,音讯难觅,搜集史料可谓大海捞针,极其艰难。出于慎重,书中只留确凿的史实,《郑和传》的开篇如下: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宝太监者也。
□从《明史》中,我们至少可以得知,郑和是云南人。
在云南滇池西南岸昆阳,有一座明朝的墓碑,是郑和父亲的墓。郑和的父亲叫马哈只,在明朝的军队打到云南时死于战乱,去世时仅39岁。墓志铭把郑和父亲的情况和他的家世、生平全部介绍了。
在墓碑的题记中有这样两行字:“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由此可知郑和原来本不姓郑而姓马,他有个大哥叫马文铭,还有4个姊妹。
郑和为什么要改姓?他又是怎样远离家乡,去当时的首都南京的呢?
1381年的秋天,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率30万大军征伐云南,12月攻克昆明,次年平定云南全境,摧毁了元朝残余的政权。郑和当年居住的和代村,也遭到了明朝军队的攻击。
战争改变了时年仅十几岁的小郑和的命运,使他成为南京皇宫里的宦官。这里只不过是他命运的中转站,他随后被送至北平燕王府中,很多年后,他才在参与了一场皇位角逐的事件之后,以胜利者的身份回到南京。
郑和在北平第一次见到了那个对他后来的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人朱棣,也许那个时候他还叫马和或者“三宝”。
三宝后来被赐“郑”姓,与北平郊区一个小村庄有关,村庄名叫郑村坝,现在是北京的东坝。据说在后来爆发的“靖难之役”中,郑和在这里立下战功,于是燕王朱棣便赐他“郑”姓。
所谓“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之间爆发的一场争夺帝位的战争。1402年7月13日,朱棣的军队杀入了南京城,皇帝内宫燃起了大火,建文帝在这场宫廷大火之后神秘失踪。
□郑和开始出现在大明王朝刀光剑影的权力中心,并且成为一支庞大船队的指挥者,一场壮丽的海上事业即将开始。
《明史》写道:成祖(指朱棣)以武力夺权,入正大统,而建文帝去向则为国之大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郑和、李挺等众曾奉旨,查访建文于内陆,积数年不遇,成祖遂命郑和、王景弘率舟泛海,寻诸海上。
不管永乐皇帝朱棣是出于掩人耳目,还是另有所求,下西洋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了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朱棣非常喜欢术士,曾经编过《柳庄相法》的袁忠彻,根据朱棣的要求专门考察过郑和,并且在皇帝面前力荐这位来自云南的内官。袁忠彻在《古今识鉴》中记载:“三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这可能是惟一一段关于郑和形象的记载了。
相貌堂堂,是朱棣选择郑和担负这一使命的原因之一,但显然并非最重要的条件。郑和是作为内官监的最高级别的官员即太监,太监是正四品的官员。
在朱棣决定遣船出洋的同时,一系列宏大的工程也在同时进行。我们至今可以从武当山金顶,一座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中看到朱棣的气魄;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万里长城,大多是始于永乐年间修建的明代长城。俯瞰今天的万里长城,人们仍能感受到那个强盛王朝的时代气氛和这位皇帝的远大胸怀。
显然,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有着宏大的时代和政治的背景,永乐皇帝正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时代,让中国与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建立一种和睦的关系,让光华璀璨的中华文明为世界知晓,是这位具有世界眼光的皇帝的一个政治理想。
□1405年7月11日,大明王朝永乐皇帝朱棣颁布了一道命令,派遣一支庞大船队,在郑和的率领下出使西洋。由这一天始,郑和与他的船队陆续进行着漫长的海上穿越,实现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一系列远航,宣告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
1403年,整个中国都处于重大的变化之中。纪年由建文改为永乐,北平则改为北京。永乐皇帝的海上梦想,几乎把整个中国的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变成了一座巨大的造船厂,从1403年到1405年,全国共建造和改造了2000艘以上的船只。
与造船同时,水手的招募与训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1403年开始,郑和从浙江、江苏、福建等省迅速招募几万名水手,并且开始了堪称严酷的训练。郑和还专门聘请了一些具有远航经验的穆斯林船员,随他一同出航。
1405年7月,郑和船队从江苏浏家港出发,航行600海里,到达福建长乐的太平港,船队将在这里进行休整,等待冬季海上的东北季风带领船队穿越南中国海。
郑和时代的远洋航行,专靠季风驱动,夏季御西南风而来,冬季逐东北风而去。1405年的冬季充满吉祥的预兆,如约而来的东北季风,像一道命令,使人精神振作。拜过妈祖,满载着货物,35岁的郑和率船队顺着东北季风离开了长乐太平港,“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整个船队浩浩荡荡,在海面上绵延数百里。
郑和率领他的船队不仅经受了台湾海峡风暴的考验,而且还成功歼灭了海盗,跨越苏门答腊岛北端的帽山岛。《瀛涯胜览》中记载:自苏门答腊往正西,好风行三昼夜,可到南渤里国。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半日可到,名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帽山乃西洋之界标也。但因《航海日志》的失踪,使得船队跨越这一界标的确切时间被隐藏在历史深处。
1405年,郑和首航印度西海岸的科泽科德,那里是当时印度西南的大国古里,访问古里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护送朱罗王朝的王子回古里继承王位。
郑和前3次下西洋,都是以古里为终点。无论对于东方还是西方,盛产胡椒等香料的古里一直是海船航行的中转站。从1405年12月,到第二年4月,郑和船队可能一直停留在古里,他们一边等待季风,一边进行贸易。
旅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1406年6月,郑和船队抵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正值爪哇东、西两王相互争战,当他们登陆上岸与当地人进行贸易时,意外发生了,一场屠杀降临到他们头上,船队170多名水手被爪哇西王的部队无故杀害。
许多史料都记载了这场杀戮,郑和的船队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战争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发生,郑和遵照永乐皇帝“不可欺寡,不可凌弱”的旨意,和平解决了这一事件,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
□就在郑和的船队航行在大洋之上时,朱棣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的计划已使23万人投身其中。紫禁城在陆上,船队在海上,共同代表了朱棣已经到达无上的权力巅峰。
1412年12月18日,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在印度洋上航行了1个多月,郑和船队接近了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即今天的霍尔木兹海峡。郑和第四、第五和第六次下西洋,都曾到达这里。
古代的忽鲁谟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16世纪初人口超过5万,雄踞印度洋诸国之首。伴随着航线的延伸,郑和船队的海外基地,也由满剌加、古里而转移到这里,由于宝船过于庞大,无法靠岸,船上的货物由一些小艇分送到岸上进行贸易。
郑和第四次航行还到达了阿丹国。对于郑和船队而言,前往阿丹国,应该是他们无法省略的行程。郑和七下西洋,最后3次都访问过阿丹。而当年因迁都大典匆匆结束的第五次航行,郑和在这里获得了一头长颈鹿。中国人把这只从未见过的
动物称为麒麟,麒麟是神话中的动物,中国人把它与龙、凤、龟称为四神兽。
船队带回的麒麟,成为迁都大典上最华丽的装扮。麒麟在中国成为仁德的象征,郑和船队带回如此祥瑞之物,几乎使朱棣完全沉醉于自己一手营造的盛世图景中。
□当郑和的航行逐渐向前延伸的时候,远航事业的倡导者明成祖朱棣却于1424年死于征讨阿鲁台的路上,有关大明王朝的航海事业,开始在朝廷陷入空前激烈的争论之中……
1421年的5月9日,郑和奉命启程,开始了他的第六次航行。而这次航行,郑和要把随船而来参加迁都庆典的16个国家的使臣送回去。这16个国家的使臣,少则也有几百人,所以郑和这个时候运外宾、运国王,也就是旅客运输了。
但第六次航行为历史探索者设置了许多艰涩的迷局,那几只分舟宗船队的去向一直处于人们的猜测之中。此次航行之前,到达东非的那条最远的航线,也只耗费了船队两年左右的时间,而在第六次航行中长达4年的空白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人所不知的奇迹?
郑和在结束第六次航行之后,才知道永乐皇帝去世的噩耗。朱棣的死去,使郑和的事业处于捉摸不定的摆动之中。
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在他继位的第一天,即1424年9月7日,就下了一道停止航行的诏书。
下西洋停止,1425年3月,郑和被任命为南京的守备使,那一年,郑和已经54岁。
朱高炽即位仅9个月后就死去了。朱高炽28岁的儿子朱瞻基即位,年号宣德,郑和曾企盼着这位皇帝能续写海上诗篇,然而他等到的却是皇帝赋予他的另一件重要使命:督建南京大报恩寺。
□1430年,六月初九,宣德皇帝颁布《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诏》,命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
时年已60岁的郑和,他的第七次航行能否像以往一样顺利呢?他似乎已经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为了使船队的历程不被时间湮没,出发之前,他在太仓浏家港和福建长乐的天妃宫中特意树立了两块石碑,记述6次航海的历程。
1432年1月12日,郑和从长乐出发,开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远航。
1432年3月7日,船队抵达爪哇。7月24日,船队抵达旧港。8月3日,船队到达满剌加。11月28日,船队抵达锡兰山。12月10日,船队到达古里。1433年1月17日,抵达忽鲁谟斯。分舟宗船队不仅抵达了西亚和非洲东岸,甚至可能超越以往任何一次航行,抵达中国人从未到达过的“际天极地”。
1433年3月,船队在忽鲁谟斯等待季风返航。但此次郑和再也没有机会回来。
《西洋蕃国志》详细记录了郑和第七次航行的过程。然而,在它所提供的大事记中,却找不到郑和的名字。我们从《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中,找到了关于郑和的最后记载:1433年,逝世于古里。
1435年,36岁的朱瞻基突然驾崩,大明王朝的航海史诗,彻底划上了句号。
(中央电视台10套《探索·发现》栏目供本报专稿)7月26日至30日播出

2005年8月31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