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端 山东省威海渔业借势绘“蓝图”

来源:潍坊新闻网   发布时间:1900-01-01 00:00:00 
丰收的石碟鱼出口韩国。(资料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水产品精深加工已成为荣成的支柱产业之一。(资料片)

海洋渔业一直是威海的支柱产业之一。威海拥有近千公里的海岸线,1万多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浅海、滩涂300多万亩,近千家海洋与渔业加工企业……去年,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205万吨,水产业产值561亿元,渔业经济主要指标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时代赋予了威海渔业更多的内涵和要求。面对近海资源枯竭、养殖单位分散、企业加工以粗放为主的发展现状,威海海洋渔业到底应该向何处去?

向远洋捕捞、名优养殖和海产品精深加工科学调整,依托目前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全力向海洋渔业高端迈进,从过去的规模扩张型向着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威海渔业进军蓝色经济区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的航标,指引着威海渔业扬帆驶向半岛蓝色经济区。

修复近海资源 促进远洋捕捞

61日是伏季休渔第一天,在远遥中心渔港码头,船主李英端和船员们在收拾渔网、渔筐等作业工具。今年春季的渔情不好,价格也比去年也低了些,捕捞的水产品不多,能够包住油钱和船员的工资就不错了。李英端说,这几年近海捕捞一年不如一年。

昔日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优势逐年减弱,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山大威海分校海洋学院教授汤庭耀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捕获的鲅鱼普遍在1公斤左右,这样规格鲅鱼的母体中却很少见到鲅鱼籽,而现在巴掌长的鲅鱼羔子体内就开始有鱼籽了。这是生物物种的本能反应———在种群数量大量减少,面临生存压力的时候,没有完全长成成鱼的个体开始担负起繁殖后代的使命。

根据908专项资源调查的数据,我省近海渔业资源种类逐年减少,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沿海鱼类资源有200余种,2006年调查近海渔业资源仅发现113种。

发展捕捞业对打造蓝色经济区而言,不仅仅提供产值,更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料。但在当前形势下说捕捞业的发展,资源的保护与恢复任务比开发的任务更重。

一方面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工作,一方面加快发展远洋捕捞,为我市水产加工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董崇强说。

在资源修复方面,自2003年以来,我市实施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渔业资源修复行动,报废渔船1000多艘,转产渔民5000多人,放流渔业苗种数量近20亿单位,建立了7处渔业资源保护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渔业资源急速衰退的势头。今后几年,我市将通过底播增殖、藻类移植、人工放流、鱼礁建设、筏式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手段,建设海洋牧场,逐步改善近海荒漠化程度,使海洋资源得到有效修复和不断恢复。目标是:底播增殖面积、海底森林与人工鱼礁示范区分别达到30万亩、15万亩和15个,促进渔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努力再造黄金渔场。

在远洋捕捞业方面,目前全市拥有远洋捕捞船只245艘,是目前全省最大的远洋船队。去年实现产量9.4万吨,产值9.2亿元。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发展远洋捕捞,推进远洋渔船由小型化向大型化转变,作业渔场由过洋性向大洋性转变,作业方式由单一拖网向拖、钓结合转变,建立了全省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争取远洋渔船年均递增10艘,到十二五末总数达到300艘以上,进一步确立远洋渔业的优势地位。

传统养殖遭遇瓶颈 科技养殖渐成主流

又是一个海带丰收的季节。从威海出发,沿着环海路一路走去,晾晒海带的场景随处可见。

在山东鸿洋神集团海带晾晒场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晾晒、收集、打捆。今年海带产量不错,除了供应集团加工所需,还能大批量上市销售。”618日下午,该公司副总经理倪海平指着集团东南方向一片广袤的海域介绍说,集团拥有上万亩的海带养殖场,主要养殖海带、贝类等传统养殖产品,散养部分海参,为公司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

我市的海带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占全国的40%50%,占全省的80%,海参、鲍鱼、牡蛎、扇贝等海产品养殖也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环翠区水产养殖协会会长乔志平说。

环翠区水产养殖协会秘书长王承禄,曾担任荣成市分管渔业的副市长。数十年来,他一直与海洋打交道,对威海水产养殖业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了如指掌。他说,威海的水产养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培育养殖海带开始,随后,对虾、扇贝、鲍鱼、牡蛎、海洋鱼类、海参养殖逐年兴起……

尽管养殖业发展迅猛,但除了几家大型的渔业公司之外,威海海水养殖以散户为主,占到90%以上。而养殖户分散、缺乏技术支撑和指导,产品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都是制约威海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在威海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大菱鲆风波无疑是对行业产生震动最大的事件之一。一夜之间,从市场旺销到骤然冻结,价格从每公斤七八十元跌落到10元左右。不少养殖户损失惨重,很多人被迫倒闭转产。“‘大菱鲆风波看似是一起偶然的产品安全事件,这起事件给养殖业敲响了警钟。业内人士分析说。

2007年,市财政投入300多万元专门成立了威海市农副产品检测中心,负责全市农副产品、农业投入品以及食品的检测,我市水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在严把产品检测关的同时,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面对蓝色经济区的新蓝图,作为海洋渔业的支柱,养殖业必须乘势再上新台阶。

海水养殖关键在安全健康,抓好安全健康,必须综合治理。

要通过组建渔民专业合作社、成立行业协会、开展科技入户示范活动……一系列举措,推进海水养殖在健康生产、行业自律、市场开拓方面实现新突破。成立合作社2年多了,大家组织起来学习科学规范的养殖程序,很好地提高了产品安全意识,统一规范用药,相互监督禁用违禁药品。文登小观大菱鲆养殖户许常宁说。

要抓紧实施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抓好海参、鲍鱼、海带、扇贝等优势主导产品养殖,做到养殖品种、布局、模式、环境进一步优化,建设一批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颇具规模的健康养殖园区。

病害一直是养殖业难以解决的问题。汤庭耀说,从对虾到海参,我市培育养殖的各种水产品几乎都经历过大规模的病害,上世纪八十年代对虾养殖最高峰时达到30万亩,而1995年前后,一场大规模的病害席卷全国,对虾养殖全停了下来。分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受环境变化影响,二是与物种自身变化有关。

因此,在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良种渔业,抓好水产良种场体系建设。目前积极推进的大菱鲆种质更新、海参网箱育苗等项目都将发挥积极作用。市渔技站站长王军伟说,争取到2012年,我市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50%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水产良种场分别达到6个和15个以上,大宗和主导养殖品种都有良种场。

产品加工走向精深高附加值叫响品牌

2000年,我市渔业捕捞、养殖、加工产值的比例是111.2;到2008年,这一比例变化为11.753。透过这组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市多年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渔业加工企业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的过程。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产业优势。20多年来,随着海上威海科技兴海等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威海培植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海洋与渔业企业群体。其中产值过亿元的渔业企业超过4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其中国家级5家,数量居全省首位。

好当家、寻山、泰祥……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迅速崛起,形成了一批行业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产品主导型的大型海洋与渔业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在海洋渔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竞争优势。

这是我们研制的鱼鳞胶原口服液,是利用以前一直废弃的鱼鳞为原料开发生产的,其营养价值非常高。”618日,市区一家海洋产品加工企业品质管理部部长赵奎介绍说,这是公司的专利产品,附加值较高,市场前景不错。

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名贵海产品,但传统的海参加工方法不但非常繁琐,还使其营养成分大大流失。这种即食鲜海参就是一种高端产品。好当家集团副总裁岳寿涛指着一袋即食鲜海参说。早在几年前,好当家就与山东省科学院联合攻关,并投资1000万元从日本购进先进的产品加工设备,开发出国内市场上第一枚即食鲜海参,是海参食用方法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此后,陆续开发出即食鲍鱼、即食大虾、即食扇贝等一系列高端海洋即食食品。

目前,全市累计引进和实施国家海洋“863”计划30多项,居全国地级市之首,研发的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药品达到400多个。我市在海洋食品研发方面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仍存在长线产品多、短线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的现状。

这为我们打造蓝色经济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面对新蓝图,我们没有理由沾沾自喜。

与大连、青岛等地相比,我市渔业产业在科技、品牌等方面还有不少差距。山大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吉爱国教授说,在看到威海渔业优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应该看到,威海渔业更多的还是规模数量上的优势,占据各领域主导地位的还都是以传统生产方式或是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生产为主的企业群体。威海海带产量占全国的40%50%,占全省的80%,但三分之二的海带作为生产原料被运往外地做深加工。据统计,我市去年海带产值仅为17亿元,而整个行业的终端产值高达数百亿之多,应该说,海带潜在的市场价值很大。

吉爱国教授认为,威海应进一步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种资源,对重要的海洋资源进行科学系统分析、评价、论证、规划,加大投入,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加强医学、药学、保健品方面产品的研发。

目前,威海渔业企业高端意识开始觉醒,与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程度不断加深。威海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要充分利用与科研机构合作密切的良好基础,尽快调整产品的结构,加大具有自主研发产品的比例,尽快树立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大放异彩。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