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用海与渔业用海矛盾突出创新机制产业与环境和谐发展

来源:孙建国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4:31 

近年来,随着青岛市委市政府“挺进西海岸”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大港口、大造船、大旅游等涉海产业在青岛开发区内迅速崛起,这些大项目建设用海的规模正逐步扩大,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是渔业海域范围逐步缩小

随着新区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依托和利用沿海资源优势的陆域工业(如石化)和以港口、造船、旅游为重点的涉海产业迅猛发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用海规模不断扩大,渔业可利用海域范围逐渐缩小。自前湾港二期以来(下同),先后有前湾港三期、大造船、液体化工、大汽车、LG芳烃和海西湾整体拆除等20多个项目,累计围海填海和占用浅海8万多亩。不仅如此,随着南港区码头、大炼油等重大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项目用海规模将继续扩大,预计到年末将超过10万亩,占传统养殖海域的60%之多,因而项目建设与渔业用海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是渔民转产增收日趋艰难

随着项目用海规模的不断扩大,大片原用于增养殖的沿岸滩涂及浅海海域,逐步以围、填等方式,改作港池、码头、航道、造船和陆域工业等用途,大批养殖设施和养殖物随之被拆除,以养为主的传统支柱渔业被严重削弱,大量依赖于养殖为生的渔民失去(海域)基本生产资料和收入来源。据统计,近年来,青岛开发区已累计减少养殖(折合)5.7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2万亩,减少产量0.65万吨、产值0.52亿元,“失海”渔民达5000多人,占高峰期渔业总劳动力的55%,且仍在继续增加。受资金、技术、发展规划和“失海”渔民数量多、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制约,渔民转产转业形势十分严峻,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进程十分艰难。

三是资源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目前,青岛开发区涉海产业对海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内湾、沿岸为主的海域开发进度不断加快,海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但外部深水海域开发进程相对缓慢,形成内部与外部、浅水与深水海域开发不平衡的弊端。项目建设中大量的围海填海现象,致使海域污染日趋加重,海域环境质量正逐步下降,渔业矛盾纠纷不断发生,并且随着造船、化工等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种现象将越来越突出。受“失海”渔民转产渠道相对狭窄和养殖利益的驱使,以及法制观念淡薄等因素影响,一些渔村群众违法占海建造养殖池现象屡禁不止。造成沿岸资源破坏和海域使用秩序混乱,海域环境保护任务日益繁重,海洋资源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那么如何化解这些项目用海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海洋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海洋产业发展新机制

为进一步适应青岛开发区涉海产业的迅猛发展,应坚持科学开发、有序利用、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把握主导产业优先、重大项目优先、重点工程优先的用海原则,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和海洋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界定海域功能属性,科学划分海域不同用途,合理调整使用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海域使用的前瞻性、计划性和科学性,逐步建立起符合新区发展实际和适应构建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的海域使用新机制。为促进海域规范利用,他们按照依法、科学、规范、有偿的要求,严格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方式,加强年度审验,优先满足港口、旅游产业和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用海,重点控制围海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项目审批,有效杜绝易造成生态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项目用海。通过规范发“证”模式,强化海域使用金征管,全面实现由海域使用权属管理向海域承包使用个体管理延伸的重要转变。

二、培植支柱渔业,实现高效渔业发展新跨越

针对项目建设用海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养殖受到严重削弱、“失海”渔民数量不断增多的实际,按照生产领域向外、养殖结构调优、产业范围拓宽的新思路,大力培植现代高效渔业。

(一)实施“南海”开发,重点发展深水网箱渔业坚持政府引导、财政扶持、企业化运作的方式,规划总投资1.5亿元,大力推广普及挪威大型抗风浪网箱和简易式联体抗风浪网箱养鱼。逐步建成位居全省前列的深水网箱养鱼基地,使其成为现代高效渔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失海”渔民转产增收的新途径。

(二)加快良种繁育产业化开展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名优新品种,推进良种繁育产业化。特别是国家863课题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北方基地、皱纹盘鲍遗传改良及中试示范、重要海水养殖贝类苗种培育设施的工程优化项目实施;国家星火计划、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三倍体单体牡蛎生产技术与开发研究;中加(加拿大)合作项目海湾扇贝遗传改良和良种选育;中国红鲍、中科红扇贝新品系建立等,使全区苗种产量突破150亿单位。

(三)加快珍品养殖规模化通过招商合作和海域使用权招标等方式,建设人工鱼礁,发展底播增殖,进一步壮大珍品支柱养殖。其次是高档鱼类工厂化养殖,改良内湾网箱养鱼品种,扩大工厂化养殖,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2万平方米、100万尾,达到5.5万平方米、养鱼300万尾的总规模,实现由牙鲆鱼养殖为主到大菱鲆、犬齿牙鲆等高档鱼种综合养殖的重要转变。

(四)坚持渔业与旅游相结合,加快发展观光休闲渔业建设高标准“海上娱乐”设施,逐步建成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大型海上生态养殖观光园区,推动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战略转变。

三、强化行政执法,打造依法兴海(渔)新局面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规范与提高并举,加强海域使用监督监察,强化渔业资源保护。首先要创新工作方式,强化管理手段,加强海域环境监督检测,特别是重点施工海域的跟踪检测,不断改善海域环境质量。针对沿海岸带建(养殖)池现象突出的问题,深入开展治理整顿,依法打击违规违法用海行为,维护海域使用秩序。坚持依法监督与群众性管护相结合,组建海洋保安队伍,完善执法装备配套,全方位推进海域使用监督管理。

其次是加强渔业执法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落实捕捞零增长方针,加快渔船报废进程,压缩海洋捕捞强度,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加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建立海上违规举报制度,严格执行中日、中韩等渔业协定,杜绝渔船涉外事件发生。强化海上执法管理,特别是伏季休渔期管理,坚持海、陆、港口检查并举,查处“三无”渔船,打击违法违规生产行为,维护渔业生产秩序。

四、优化产业服务,营造海洋与渔业发展新环境

开展海上拆迁,搞好转产服务。在搞好海上拆迁服务中,正确处理工(业)渔(业)发展关系,妥善解决项目用海与渔民增收矛盾,在及时搞好项目用海立项、评估等工作的同时,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方式方法,认真做好养殖单位(户)的拆迁动员,及时组织搞好养殖物拆除,按规定兑现经济补偿,维护广大渔民利益,为项目建设营造一流的环境。通过建立项目用海与“失海”渔民就业安置新机制,探索设立“渔民转产安置专项基金”。加强技术培训,优先发展与其配套的二三产业,拓宽渔民转产就业途径。完善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使“失海”渔民得到妥善安置。

2004年12月23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