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正面临“威胁”——继“海峡西岸经济区”之后,6月23日“关中天水经济区”获批,使得陕川渝3省市共建“西三角经济圈”、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设想变得更加现实。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开忠教授27日在济南提示说,“但西三角的国家战略尚未最终确定之时,谁都有机会争取。因此,山东的规划必须更高、更细。”
山东正在表达其急迫的心情。27日在济南、青岛两地,两场高端论坛不约而同地举行,众多省内外官员、专家、学者的观点或碰撞或交融,共同描绘山东半岛的“蓝色之梦”。
在济南,由山东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社科联、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和大众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峰论坛”上,省委宣传部部长李群认为,文化和经济总是相辅相成,“蓝色经济区”必须突出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产业。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认为,须在巩固提升传统海洋产业的基础上,推动新的产业革命。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少安认为,“蓝色经济区”必须打破其他国家的规律(辐射区域最远到海岸线200公里处),达到辐射全省。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贵斌说,龙头非青岛莫属,日照则可与青岛产生“广佛效应”。山东曾经历过“站在陆地看海洋”的阶段,1991年“海上山东”正式提出后又开始“站在海洋看世界”,现在是“站在海边,向外看看海洋、向里看看陆地”的时候了。
在青岛,由致公党山东省委员会、省科技厅、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主办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司长王殿昌认为,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东部要率先发展,而“东部发展的基础是海洋,优势也是海洋”。
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看来,“蓝色经济区”应该是陆海统筹的、立体的、复合的经济区,是海洋经济、涉海经济、沿海经济与海外经济的统一体。
王殿昌还根据我国沿海各省市的“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提示道,山东半岛宜扬长避短、错位发展,避免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的问题,要“科学用海,取之有时,用之有度”。
山东正在表达其急迫的心情。27日在济南、青岛两地,两场高端论坛不约而同地举行,众多省内外官员、专家、学者的观点或碰撞或交融,共同描绘山东半岛的“蓝色之梦”。
在济南,由山东省委政研室、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社科联、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和大众报业集团共同主办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高峰论坛”上,省委宣传部部长李群认为,文化和经济总是相辅相成,“蓝色经济区”必须突出文化特色,发展文化产业。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认为,须在巩固提升传统海洋产业的基础上,推动新的产业革命。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少安认为,“蓝色经济区”必须打破其他国家的规律(辐射区域最远到海岸线200公里处),达到辐射全省。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贵斌说,龙头非青岛莫属,日照则可与青岛产生“广佛效应”。山东曾经历过“站在陆地看海洋”的阶段,1991年“海上山东”正式提出后又开始“站在海洋看世界”,现在是“站在海边,向外看看海洋、向里看看陆地”的时候了。
在青岛,由致公党山东省委员会、省科技厅、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主办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论坛”上,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司长王殿昌认为,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东部要率先发展,而“东部发展的基础是海洋,优势也是海洋”。
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看来,“蓝色经济区”应该是陆海统筹的、立体的、复合的经济区,是海洋经济、涉海经济、沿海经济与海外经济的统一体。
王殿昌还根据我国沿海各省市的“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提示道,山东半岛宜扬长避短、错位发展,避免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的问题,要“科学用海,取之有时,用之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