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在山东莱州成功举行
来源:信息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15-05-21 02:32:08
2009年渤海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山东莱州举办,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主持仪式,贾万志副省长致词。
启动仪式上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讲话
孙政才部长、姜大明省长和环渤海四省市有关领导共同启动放流活动
莱洲湾放流活动现场.
孙政才部长、姜大明省长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向大海投放鱼苗
姜大明省长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6月16日上午,在渤海南部的莱州湾,由10艘中国渔政船、1艘中国海警船和24艘渔船组成的庞大增殖放流船队将1300万尾中国对虾等重要经济苗种投向大海。这是农业部首次联合环渤海地区的山东、辽宁、河北、天津四省市人民政府在我省开展的渔业资源增殖活动,也是今我省大规模增殖放流计划中的一部分。
在中国渔政37016号船,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等领导亲手将一批批鱼虾蟹苗投放到海洋。姜大明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大规模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农业部和环渤海四省市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积极保护,渤海一定会变成最富庶的、生态最好的内海。他说,这次放流活动非常成功,通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山东渔业将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此前,在莱州市三山岛港口码头,隆重举行了2009年渤海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启动仪式。环渤海三省一市人民政府发表了《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宣言》,共同承诺要以《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为指南,统筹制订和实施渤海生物资源养护规划,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加强以人工渔礁为重点的海洋牧场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各司其职、相互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渤海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启动仪式上,孙政才部长指出,渤海渔业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产业,加强渤海养护,促进渤海渔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受水域污染、涉海工程建设和过度捕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渤海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态荒漠化更加严重,加强渤海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他说,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有效措施,对于促进渔业资源恢复、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以及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环渤海四省市要全面落实“养护行动宣言”各项承诺,不断强化海洋伏季休渔、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等渔业管理措施,加强渔政执法管理和生物栖息地保护,切实保护渤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他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养护渤海生物资源,使渤海变成海水更清、鱼虾更多、渔民更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在致词中表示,在莱州湾举行渔业资源集中增殖放流活动,将对莱州湾乃至整个渤海生物资源养护、生态环境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山东省将认真落实《行动宣言》的各项承诺,加强与环渤海其他各省市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渤海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生物资源养护行动,完善渔业资源保护措施,努力推进环渤海区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主持启动仪式,环渤海四省市有关领导、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沿海市政府分管市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和社会各界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农业部渔业局、黄渤海区渔政局、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和烟台市人民政府承办了本次放流活动。齐鲁电视台、人民网、齐鲁网等媒体对本次增殖放流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