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神话” 山东制造业崛起的缩影

来源:单保江   发布时间:2015-05-21 04:21:13 

销售收入连续4年翻番,达到了100亿元;4年企业净资产增长近70倍,国有资产增值30多倍————“潍柴神话”,是山东制造业崛起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站在“十一五”的门槛前,潍柴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一是“十一五”期间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二是以蓝擎WP6、WP10、WP12新一代发动机为标志,实现柴油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三是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全面实现与国际驰名品牌的合资合作。

“山东制造”的注解

潍柴崛起的背后,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大背景,这就是山东省集中力量,打造制造业强省的新战略。

近年来,山东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快速崛起。2004年初,山东明确提出了“高质量推进制造业强省”战略。此后出台的《山东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发展纲要》。该纲要宣称,将在未来5年投资2万亿元,打响、做强“山东制造”,通过构筑制造业新构架,力争到2010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年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潍柴在今后几年瞄准年销售收入过500亿元、打造民族动力国际品牌的宣言,无疑给了“山东制造”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解。

提起“山东制造”,人们首先想到以海尔为代表的青岛板块。但山东似乎并未满足于此。研究最新的山东发展战略就会发现,山东制造将以七大产业链为支撑,培植六大产业集聚区,涵盖了轻工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医药产业等多个产业行业。而“积极承接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资本和产业的新一轮转移,把胶东半岛建设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宣示,则凸显山东制造欲改写中国制造业格局的雄心。

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而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则是体现制造业水平的标杆。

纵观中国制造业格局,所谓制造业中心、基地无不展现出区域经济、集群经济的异彩。“珠三角”的持续繁荣,“长三角”的快速发展,京津冀都市圈的异军突起,已被公认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大增长极,而制造业正是衡量区域竞争力最重的砝码。

“百亿潍柴”的意义

哪里将成为第四增长极?从山东近几年埋头发展和不动声色的酝酿谋划中可以看出端倪:专家分析,从实力上看,山东半岛虽稍弱于京津冀地区,但比辽中南地区强,这就为山东打造经济增长第四极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百亿潍柴”对山东制造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其一,潍柴崛起于近乎倒闭之际,根基是具有58年历史的国企老厂,历经国企改革艰辛与阵痛。与“长三角”、“珠三角”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制造业相比,潍柴带有浓厚的“北方”特色:大型国企、传统行业、长时间计划经济。但企业脱胎换骨后表现出来的后发优势,以及在摆脱机制、体制束缚后迸发出的巨大活力,也正是山东经过多年发展所积累的雄厚基础和后劲的集中表现。

其二,处在逐渐成型的黄渤海经济圈中心位置的山东,立志成为该经济区的龙头。在此期间,有“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山东作为率先发展地区,有着主动出击、自我加压的内在动力。潍柴正是这个过程的典型代表。潍柴改革、发展、创新的每一步都贯穿了“不等、不要、靠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永恒主题。潍柴给北方制造业兴起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值得提倡的路径模式,也成为山东制造业奋发崛起的风向标。

“不是要问如何打造山东制造业基地吗?我们就按潍柴的模式干,看一看潍柴的速度,我们就该对这一目标充满信心……”细品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的这一评价,“百亿潍柴”带给山东制造业的不仅仅是一个惊喜。(记者 单保江)

2006年3月27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