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第三次北极考察项目验收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等对第三次北极科考任务的完成情况、科学考察情况及样品、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情况进行了验收。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主席张登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验收会上,第三次北极考察领队袁绍宏、首席科学家张海生分别向与会专家汇报了考察任务及科考任务完成情况。第三次北极科考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深入开展北极快速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和气候效应研究,在强化观测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北极快速变化的机制与效应,进一步了解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影响与机理,强化了对北极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的认识,维护了国家极地权益,提升了我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国际地位。
张登义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我国开展南极考察25周年、北极考察10周年,此次项目验收会对第三次北极考察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总结了成功的经验。这也是我们认真组织实施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把考察计划真正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陈连增副局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首席科学家张海生的介绍充分展示了第三次北极科考取得的成果,是对极地工作者的鼓励。根据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安排,明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这也是一次重要的考察,希望各部门精心组织,进一步优化考察计划,将极地考察工作落到实处。
验收专家一致认为,第三次北极考察队在国家海洋局的指挥下,在临时党委的精心组织下,实施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多学科综合考察。本次考察是我国历次北冰洋考察中跨度范围最广、深入北冰洋中心区最深的一次考察,对我国北冰洋科学研究以及密集冰区考察经验的积累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考察首次与国际大型研究项目合作,为今后开展大规模的北极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前,北极正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北极科考也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舞台。专家们建议,今后我国对北极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北极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来开展,揭示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与环境影响的机制与效应。同时,围绕国家需求和大的科学目标,整合国内北极考察的相关力量,择优组建考察队伍,使之更加有效地围绕研究重点,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北极研究,并开展更高水平和更多样化的国际合作。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